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付 《中医杂志》2014,(18):1558-1560,1565
探索大承气汤方证及衍生方的应用,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方证辨病如肠梗阻、肠扭转、肠蠕动迟缓症、痤疮、痈疡、疔毒、病毒性疱疹、大叶性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等。方药衍生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麻子仁丸、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等。从学习固定方转向运用衍生方是由固定思维模式转向随机应变技能的过程,也是强化和提升辨治效率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李发枝教授运用经方大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思路与临证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整理李发枝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医论,总结李发枝教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方药运用的临证经验。结果李发枝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胃郁热、胆气反胃、胃气失和,运用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维模式,重视方证辨证,运用经方大柴胡汤为主进行治疗。结论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探讨"阳明清法三证"中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以及猪苓汤的病机、方证、方药、临床应用的异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其合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及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1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各中药组分别灌胃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合方;术后5周处死大鼠计算食管系数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测血清中胃肠激素GAS、MIL、VIP含量。结果:三方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GAS、MIL含量,提高血清中VIP含量,降低食管系数,改善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其中合方效果最显著。结论: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合方能够提高反流性食管炎大鼠GAS、MIL水平和降低VIP水平,增强食管下括约压力,制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从而保护食管黏膜起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继算 《光明中医》2006,21(9):20-2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栀子汤系包括: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等五方证治.现将诸汤证从病因病位病机作一浅略较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其合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栀子甘草豉汤组、大黄黄连泻心汤组、合方组。假手术组行伪手术,其余各组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1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1.75mg/kg),各中药组分别灌胃栀子甘草豉汤(5.83g/kg)、大黄黄连泻心汤(3.62g/kg)、合方(4.78g/kg)。每周空腹称重1次。术后5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食管称重后计算食管系数,肉眼观察做大体评分,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制备食管组织匀浆,测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栀子甘草豉汤组、合方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值较模型组显著,三方均可显著降低食管中MDA含量,提高食管SOD活力,降低食管系数,改善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其中合方效果最显著。结论:栀子甘草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及合方能提高食管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防治大鼠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合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探索薯蓣丸方证旨在解读方药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剖析方证如思辨"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方证辨病如心肌缺血、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医案助读。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与《伤寒杂病论》中部分方证相近,表现出“逆、热、郁”的病机特点。以“逆”为病机的证型有气虚痰逆、阴虚气逆、脾伤饮逆、肝寒浊逆等4型,旋覆代赭汤、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吴茱萸汤等方分别治之;以“热”为病机的证型有热郁胸膈、上热下寒等2型,栀子豉汤、黄连汤等方分别治之;以“郁”为病机的证型有邪郁少阳、痰(水)气互阻、痰热互结、阳微阴弦等4型,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射干麻黄汤)、小陷胸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分别治之。应用仲景学说的相关思想可以指导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论《伤寒论》脾胃病的类方运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伤寒论》脾胃病的类方可归类为桂枝汤类方、泻心汤类方、大承气汤类方、栀子豉汤类方、小柴胡汤类方、茯桂术甘汤类方、四逆汤类方、白虎汤类方,并对类方的方证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7,16(4):9-12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的治病用方,思考方药作用及所治病证、方药配伍及用量即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探索方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方证辨病,并解读案例,以此学用当归四逆汤才能更好地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考各家之见解、历代之注评,探讨栀子豉汤的方证及方药运用规律。认为其对应非单一治疗心身疾病,而更多对治病本在胃,因攻伐伤胃、胃津受损、郁热扰胃、郁扰胸膈所致疾病。并对其临床运用加以发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典型病案分析,辨为阳明少阳合病,以泄下热结的大柴胡汤治愈;辨为阳明少阴合病,以寒热平调的半夏泻心汤治愈;辨为厥阴病,以和解散寒,生津敛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治愈;辨为少阴太阴合病,以温阳利水的真武汤治愈;黄适教授从病案角度探讨从六经辨证的发展过程及机理,先辨六经,后辨方证,凭脉开方,方证相合,注重以脉学指导用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局部与整体结合,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刁吉祥 《中医研究》2014,(11):64-66
通过分析和探讨《临症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运用栀子豉汤的案例,了解叶天士对其方证的深刻理解,对病因病机的全面认识,使经方活变,引伸触类,拓展治疗范围.既用于外感病,如风温、暑湿、秋燥;又用于杂病,如眩晕、脘痞、心痛、咯血、吐血等;还用于上、中焦病,甚至邪势弥漫三焦病.叶氏还博采众长,引用吴鞠通清肺燥、利湿热法,朱丹溪的辛润自上宣下法,以栀子豉汤化裁治疗肺燥咳嗽、湿热溺赤、二便不通等疾病.为增强栀子豉汤的疗效,每佐入微苦微辛的药物,意取“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实属匠心独运.这些宝贵的经验,对启迪后学、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索茵陈蒿汤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思辨方证及应用,结合临床病案分析运用茵陈蒿汤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慢性中耳炎,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而要在临床辨证中审明病机是湿热,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张凤武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主要包括红斑渗出性胃炎、平坦糜烂性胃炎、隆起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反流性胃炎、皱襞肥大性胃炎7种胃炎,临床辨病与辨证结合,遣方用药,获取良效。  相似文献   

16.
栀子豉汤在《伤寒论》中为治疗心中懊恼、烦、热和不得眠等症的主方,后世对其发展应用治疗诸多病症,且疗效颇佳。"方-证要素对应"是在"方证相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探究证候要素与方剂要素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属于临证组方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同时更加强调"理、法、方、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配伍组方药物的靶向更加明确。用"方-证要素对应"理论对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进行剖析,探究其演化规律,以扩大栀子豉汤及其衍化方在临床中的应用,拓展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方(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方后均注有“得吐者,止后服”。历代医家对其吐与不吐,认识颇不一致。笔者着眼于《伤寒论》的整体内容,探讨其得吐机理,旨在澄清疑惑,得出符合原书本意的结论。一、历代医家对栀子豉汤类方得吐的认识,归纳起来,约有四端:  相似文献   

18.
解读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成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方证辨析如权衡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以及辨治寒热病变的基本准则,方证辨病如肌肉疾病、关节疾病、腰胸颈椎疾病、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验案导读如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椎炎等,以此用之则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方证对应对于提高经方的疗效意义深远。《伤寒论》《金匮要略》言简理奥,后学者用之不易,药王孙思邈亦引张湛之言感叹经方之难用。栀子豉汤为经方之一,然后世对于该方及其类方的运用和研究不多。导师张立山教授,上溯仲景,擅用经方,察色按脉,临证处方,用思精细。现结合张师门诊医案,总结张师学术经验,从临床角度探析栀子豉汤类方。  相似文献   

20.
陈亚兵  陈革 《江西中医药》2007,38(11):44-44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最为常见,笔者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兹就临床辨治谈谈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