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易新竹  秦君成 《口腔医学》1993,13(4):175-176
作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评价失牙与CMD之间的病因学联系及其联系的强度。结果表明失牙在有病组和正常组的百分率分别为24.60%、18.12%,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OR=1.47(可信限为1.21~1.80),提示失牙者比非失牙者易患CMD,可以认为失牙是CM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144名颅颌功能紊乱症病人及111名正常人作了ICP与肌电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ICP侧向移位广泛存在于正常人和病人中,但病人髁突移位比例明显增高。正常人颞肌肌电与ICP移位存在一定的矢量关系,而病人该关系不存在,且病人的升颌肌ICP紧咬电位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作者认为病人ICP移位超出了肌代偿能力,ICP与肌功能不协调。进一步分析指出,紊乱可能是这种不协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颅颌功能紊乱症ICP与肌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深覆颌与颅颌功能紊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疼痛感受器和痛觉传入纤维,颞颌关节的感受器及传入神经纤维,咀嚼肌神经支配的特点及其对颞颌关节运动的反射性调控,以及颞颌关节对咀嚼肌及下领运动的调控作用等方面,对颅颌紊乱症疼痛的外周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对颅颌紊乱症的深入研究和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第三磨牙异常与颅颌功能紊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33例有第三磨牙异常的颅颌功能紊乱患者进行了He、髁突位置、TMJ上腔造影及翼外肌上下头肌电检查。结果表明,髁突移位与第三磨牙异常有明显的关系,其关节弹响的主要机理可能是由He紊乱导致髁突移位,继之出现盘-突关系不调所致。而另一些患者髁突移位出现在弹响对侧关节,其翼外肌上下头电位异常且类似于弹响侧翼外肌功能紊乱及非弹响但有明显疼痛者的翼外肌电位。作者认为,翼外肌功能紊乱可以是上述颅颌功能紊乱的早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深覆的致病机理,对56例伴深覆的颅颌功能紊乱患者从临床,X线摄影。下颌运动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结果:①弹响以开口初、闭口末居多(75.61%);髁突以后位居多(76.79%);②有31例临床上表现牙位与肌位不一致;③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深覆(牙合)患者自然开闭口及由姿势位闭合至ICO时下颌向后运动的人数显著多于非深覆(牙合)患者,但戴咬合板由姿势位闭合至ICO下颌则呈前上方向运动;④经肌位咬合板治疗,患者症状消失,但牙位与肌位仍不一致.结果提示深覆(牙合)的主要致病机理:①切道斜度大,下颌运动受限、下颌后退导致髁突后位,盘突关系不协调;②导致牙位与肌位不一致,造成关节内微小创伤。肌位咬合板可消除或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位板对颅颌功能紊乱 CMD 症状与体征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 10 5例确诊为 CMD者 ,夜间戴用肌位板 3~ 6个月 ,咬合板使前牙平均加高 2 .6± 0 .8mm.结果 :颅颌功能恢复正常者 5 4例 ,占 5 1.4% ,颅颌功能好转 48例 ,占 45 .7% ,无效者 3例 ,占 2 .9% ,肌位板对疼痛的缓解率最高 ,2周内达 90 % ,弹响是最难消除的症状 .其中盘突关系正常者 ,可复性盘前移位者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者临床症状消失率分别为 78.8%、42 .1%和 35 .3% .结论 :肌位板是治疗 CMD症状的较好方法 ,有效率达 90 %以上 ,半数 CMD者颅颌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研究同时发现随颞颌关节病变的加重 ,CMD的症状消失率降低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颅颌功能紊乱(CMD)者耳症的发生纺、临床特征及对肌位He板的治疗反应。方法 将208例CMD者分为耳症组与非耳症组进行研究,临床症状以Helkimo指数计算。结果 CMD者耳症发生率26.4%,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其中耳鸣发生率14.9%,耳痛发生率10.6%,耳且盘突关系异常者显著多于非耳症组,临床症状表现为DiⅡ者明显遍于非耳症组,耳症出现与颞颌关系结构紊乱密切相关而与髁突器质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13.
颅颌功能紊乱者咀嚼运动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51例颅颌功能紊乱(CMD)患者及10名正常人作了咀嚼运动轨迹研究。结果,正常人咀嚼环偏向于咀嚼侧,He期轨迹阳性;CMD患者咀嚼环可以不偏向于咀嚼侧,而偏向于症状侧,疼痛较重者失去正常咀嚼环形态,He期轨迹出现率明显降低。咀嚼环形态与咬合、TMJ和肌肉功能状况有关,检查咀嚼运动轨迹可指导临床医生作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重症颅颌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咬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症颅颌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咬合观察陈永进王惠芸张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R)、颞颌关节(TMJ)盘穿孔(DP)、TMJ骨质破坏(BC)属颅颌功能紊乱(CMD)中的重症(本文称重症CMD),其发生是由于咬合异常、肌功能紊乱所致,还是由于TMJ本身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肌位板对磨牙症伴颅颌功能紊乱 (CMD)症状者最大紧咬时咀嚼肌肌电图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 31例患者戴板前 ,即刻戴入板后 ,采用EM2肌电仪分别测试最大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后束、嚼肌及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大小。嘱患者夜间戴板 3~ 6月 ,记录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结果 :肌位板能明显减少升颌肌的肌电活动 (p <0 0 5 ) ,提高嚼肌活动的对称性 (p<0 0 5 )。戴板后仅 4例紧咬牙习惯消失而不能终止夜磨牙 ,但戴板期间CMD症状持续缓解甚至消失。结论 :肌位板可明显减小磨牙症伴CMD症状者升颌肌异常过度活动 ,且提高嚼肌肌电活动的对称性 ,从而使CMD症状持续性缓解  相似文献   

16.
致痛物质与颅下颌紊乱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致痛物质与颅下颌紊乱症王海鹰周继林颅下颌紊乱症(craniomandibulardisorders,CMD)的最主要症状就是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和咀嚼肌疼痛。研究表明,大多数疼痛都源于引起组织损伤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手术治疗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颞颌关节功能率乱综合征手术治疗的22例26次手术,术式是随着手术进展而采用的五种方式,即髁状突截除术十关节盘摘除术2例2侧,髁状突囊内成形术十关节盘修补术或复位术3例4侧,关节盘摘除术2例2侧,髁状突高位截除术12例14侧,颞颌关节重建术3例4侧。术后观察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关节组织切除过多者,有张口偏位,精神症状随术后疗效而有轻重不同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手术指征的宽、严观点,手术疗效的评定标准,手术术式的选择依据,辅助治疗的重视与应用,对这些当代颇为流行,但还存在着认识不一致或者说未被重视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商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颅颌功能紊乱(CMD)者牙尖交错位(IGP)的髁位及戴入肌位He板后的改变,对戴入肌位He板后颞颌差了(TMJ)弹响消失者,观察盘突关系的变化。方法 对102例CMD者在ICP及戴入肌位He板后咬合接触时,在断层深度不变的情况,分别进行双侧TMJ侧位中层摄反后弹响立即消失者行戴板前、即刻戴入He板后及治疗后,TMJ上腔迁影的断层摄影。结果 102例CMD者ICP时,髁突一侧后位或双侧后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疼痛感受器和痛觉传入纤维,颞颌关节的感受器及传入神经 纤维,咀嚼肌神经支配的特点及其对颞颌关节运动的反射性调控,以及颞颌关节对咀嚼肌及下颌运动的调控作用等方面,对颅颌紊乱症疼痛的外周神经解剖生理学基础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回归模型对颅下颌紊乱症的病因进行多因素的分析。危险因素列为15个,调查人数283人,有效要本107对。所获资料在微机上进行条件Logisti回归模型计算,被选人回归方程的有四个因素:He干扰、后牙缺失、错He和则咀嚼、这四个因素被认为与颅下颌紊乱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