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东梅  蒋建云 《陕西中医》2012,(9):1220-1222
目的:探析风药在喉源性咳嗽中的应用。方法:从风药主散,疏风利咽;风药主行,祛风豁痰;风药能发,疏散郁火;风药走窜,搜风通络;风药升散,上通鼻喉二窍;风药走上,引经报使等方面探讨了风药在喉源性咳嗽中的应用。结论:风药是一类味辛质薄、药性升浮,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病证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从风药主散,宣肺疏风;风药主行,祛风胜湿;风药能发,散火解郁;风药走窜,搜风活血;风药升阳,健脾益肾等角度研究、探讨风药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应用,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东旭教授擅长辨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本文分析了王东旭运用含钩藤方药治疗难治性咳嗽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难治性咳嗽包括过敏性咳嗽、痉挛性咳嗽和夜咳,临床上多采用钩薄过敏颗粒和风咳浓煎剂治疗。钩藤入肝经,具清肝、平肝、镇肝之功,可驱外风、息内风、解痉止咳;治疗咳疾时注重灵活配伍肝药、血药、风药、虫药和清热养阴药;无需后下,用量宜大,最佳治疗量为30 g。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两大类。谢文英教授认为,外感咳嗽虽有风寒、风热、风燥之辨,但临床常以风寒咳嗽居多。即便病人患病初期表现为风热咳嗽或风燥咳嗽,在其治疗后期,也往往会由于前期使用了大量辛凉及清热药而不同程度的合并有寒凉伏遏的情况,这时需兼用补脾温肺之药。现选取谢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的2例验案予以佐证"治肺远寒凉"的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林季文老中医"儿童诸病气源论"治疗小儿伤风咳嗽经验。林季文老中医提出"儿童诸病气源论",认为小儿病症多因周身气机失调产生。小儿伤风咳嗽的核心病机是肺气受郁,气机失调。治疗上宜疏风宣肺,调理气机。临床上善用辛味药宣降肺气和虫类药僵蚕搜风温肺化痰,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临床论述外感咳嗽多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晁恩祥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发现部分咳嗽患者具有阵发性、急迫性、挛急性等特点,以及突发、突止,咽痒等临床表现,提出咳嗽尚有"风咳"一证,从而开辟了"从风论治"的临床治疗思路,并确立了以辛平方药为主的"疏风宣肺、缓急止咳利咽"之法,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1.受风着凉 受风着凉是引起咳嗽的最常见原因。“肺为娇脏”,不耐邪侵。空气中的各种刺激都会使人发生咳嗽,而风寒邪气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风药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51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风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治疗后,51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96.1%(49/51)。治疗期间,51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占5.9%。随访1年后,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3.9%。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风药治疗时,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减少愈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论风药治血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风药治血的机制,其主要有:祛除致病因素,风药治气,风药治肝,风药治脾,风药直接治血,风药补血,风药凉血。  相似文献   

11.
“风咳”是一种具有风证特点的咳嗽,临床上以长期慢性咳嗽为主,西医学认为其与气道咳嗽敏感性增高密切相关,临床上常以祛风宣肺法治之,但效果亦不甚显.笔者在临床上发现组方中加用几味抗风湿类药,如秦艽、徐长卿往往能起到奇效.并引临证验案1则证之.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笔者运用消风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面游风是临床上常见皮肤病,病因病机始终不离一个“风”字。风邪外感,腠理开泄,引动体内湿热、血热伏邪,风、湿、热邪妄行肌腠,内外相感,发为本病。风药具有“升、散、行、动、燥”等特性,根据面游风病机的不同,可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如风邪犯表,可以风药疏解之;脾为湿困,可以风药升阳除湿;玄府闭塞,可用风药理气开玄;中焦郁火,可用风药透热转气;巅顶之上,可用风药载之。程宏斌教授认为,面游风的病机核心在于“阳明热体当风”,结合风药的作用特点,分享验案1则,探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使用风药。  相似文献   

14.
张庆祥教授治疗咳嗽经验丰富,临床从气机角度出发,主张治咳当明辨外感内伤,并总结出诸多治疗咳嗽的对药、角药.外感咳嗽当以宣肺为主,方药可选桂枝、白芍治疗外感风寒证,桑叶、薄荷、牛蒡子治疗外感风热证,蝉蜕、僵蚕治疗风热结咽证,连翘、忍冬藤、首乌藤治疗风热闭肺证;内伤咳嗽多以降气为要,同时还要重视脏腑之间相互关系,药用半夏、...  相似文献   

15.
罗再琼  郑宇 《河南中医》2005,25(2):10-12
风药是指具有祛风、熄风等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于各种内、外风证。近年不少学者对风药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的观点,认为风药的升、散、行、透、窜、动等特性,具有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作用,将风药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病症,扩大了风药的应用范围。笔者重温古典医著,发现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早有大量方剂应用风药,  相似文献   

16.
刘莹  戴竞 《河南中医》2011,31(12):1438-1439
郑小伟教授认为在临床上凡五脏六腑的病变,影响到肺的清肃功能均可以引起咳嗽,临证时一定要辨清何脏何腑的病变。喉源性咳嗽以咽痒咳嗽,反复发作为特点,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风胜则痒""风胜则挛急"的致病特征。郑教授临床尤注重祛风药的运用。外邪袭肺易于燥化,病久咳嗽易于津伤。邪气郁于咽喉则易于咽喉干燥,咽喉干痛,在临床辨治时应祛风润燥,滋阴利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苗医肺家咳嗽临床方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对《苗族医学》和《苗药方剂学》两书中肺家咳嗽方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书共有肺家咳嗽方26首,药物106味,分型包括寒毒咳嗽、痰湿寒毒咳嗽、冷病内损咳嗽、冷经风寒咳嗽、热证咳嗽、风邪热毒咳嗽、热经热毒咳嗽、热经风热咳嗽。苗医肺家咳嗽常用药物多为苦性、辣性、甜性,且用药数量精简,处方以4~5味药常见。结论:苗医肺家咳嗽用药独具特色,但与中医有雷同之处,同时也存在药物记载遗失和描述不全面等不足。  相似文献   

18.
张效科教授在临床诊治咳嗽病中,多从外感、内伤这两点切入以辨识病因病机,治疗上多配伍藤类风药,治外感咳嗽取其辛散风邪之功,风去者脏自安,治内伤咳嗽取其引药达络以祛络病之邪之功,常用清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等来组方,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良效。  相似文献   

19.
夏以琳主任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因素除外感风邪外,亦有内风致病之说,两者同气相求,内外相引,影响肝升肺降之功,导致气机失衡则咳嗽发生。同时夏主任认为,患儿的内风与小儿体质有关,敏感体质小儿,易形成内风,又易与寒、热、痰、瘀等邪夹杂为患。治疗主张祛风通络为法,遣方用药时当兼顾内风,外祛风邪,内通肺络,注重治风止咳、治肝止咳。于祛风通络解痉的虫类药之中加入宣肺理气之品,强调风邪去、气机调、肺络通则咳嗽自止。  相似文献   

20.
HPLC法对精制银翘解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莹  江海燕  卢忠朋 《中草药》2004,35(10):1133-1134
精制银翘解毒胶囊是由连翘、金银花、桔梗等药味组成。具有显著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散风、退热作用,对于流行性感冒、头痛咳嗽、咽喉疼痛、温毒发颈、两腮赤肿具有很好疗效。连翘苷是方中主药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较强抗菌作用和抗病毒作用,并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的活性。连翘药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