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给予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奥扎格雷钠针8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按改良爱丁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评定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1%,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银杏达其注射液治疗.疗程15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尼莫通治疗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d17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d17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7d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较对照组(7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TCD检查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TCD检查提示治疗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改善脑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崇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27-27,30
目的对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性治疗及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点,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1次,低分子肝素钙4100IU皮下注射,每日2次,14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PT、APTT、T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FIB较对照组减少,但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功能康复治疗仪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35例接受脑功能康复仪治疗(治疗组),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功能康复治疗仪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可选用于不同病情程度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 htheparin,LMWH)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LMWH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6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但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脑血管搏动指数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孙光印  史德海  张卉田  赵梦杨  贺磊  孙乾  谭建伟 《西部医学》2009,21(10):1707-1708,1710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住院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3倒)和联合治疗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简式Fugl-Meyer法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O.01);联合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O.01)。结论卒中单元联合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秦雪 《中国民康医学》2013,(2):31+75-31,7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接受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同剂量的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58例,随机单盲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依达拉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04%,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1.31%(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部分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安全、方便等特点,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或抗凝、调脂治疗、脑保护、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3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石(IL-6)浓度、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30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血清hs—CRP、TNF-α、IL-6浓度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辅治急性脑梗死,相比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另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50%,2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丹参、川芎嗪静滴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71%,高于对照组的69.35%(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高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4 d、21 d研究组ES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14 d、21 d、3个月研究组ADL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d、14d、21d,研究组的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只进行脑梗死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北大之路,恩经复18ug≥9000AU),18ug,im,q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和第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示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NGF)能较快速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符合条件的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均给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应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d、90d的功能状态,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后90d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4d及90d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90d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轻型性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近期预后,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滋养肝肾方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口服滋养肝肾方,对照组80例静脉滴注血栓通粉针,疗程均为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中医证侯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养肝肾方对恢复期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牛秀清  牛韧 《中外医疗》2013,32(5):1-1,3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94%和93.55%;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81%和77.42%。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翟慧琴 《中外医疗》2014,(29):40-4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PES)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ES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S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