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切除和面神经保护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资料齐全的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45例,对患者的影像、手术记录、术后2周(或出院时)时的面神经功能评估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28例(62%),近全切16例(36%),大部分切除1例(2%).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术后2周(或出院时)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25例(56%),Ⅲ~Ⅳ级14例(31%),Ⅴ~Ⅵ级6例(13%).术后由于瘤床血肿需手术清除1例,合并颅内感染4例,2例合并术后脑脊液耳漏,其中1例需再次手术修补,2例患者由于脑积水没有改善而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朱从付  孟宪团 《广东医学》2006,27(1):105-107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技巧,以更好的保留面神经,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17例,结合文献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进行讨论。结果17例中女13例,男4例;年龄19~63岁,平均45岁;病程2月到5年不等,平均28个月;肿瘤直径2,1~6.5cm不等。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有:患侧听力障碍、头痛、面神经和(或)三叉神经损害症状、小脑症状、锥体束征以及双眼视乳头水肿等。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扫描以及MRI检查。肿瘤在显微镜下全切14例,次全切3例,手术全切率82.4%,面神经解剖保14例(82.4%),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早期诊断,熟练的手术操作和手术前后处理是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问题,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50例听神经瘤患者且给予枕下-乙状窦经内听道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同时对该方法 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率为84.0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0.00%,随访半年面神经功能Ⅰ~Ⅱ级者占64.00%,且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保护面神经,同时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内听道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53例听神经瘤患者全部采用坐位经枕下乙状窦后一内听道入路,术中行面神经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评价及随访。结果53例中肿瘤全切46例(86.8%),近全切7例(13.2%);面神经解剖保留40例(75.5%),出院时功能保留30例(H—B分级,Ⅱ级以上),随访3个月至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36例(Ⅱ级以上),完全麻痹8例.术后颅内积气4例,脑积水3例,脑脊液漏2例,无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听神经瘤切除及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3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的全切率为93.3%(30),面神经解剖保留为90.7%(29),无死亡病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切除听神经瘤的安全有效入路;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局部显微解剖学基础知识是术中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鞘瘤的技巧及探讨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方法 我科1995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72例听神经鞘瘤。大部分病人(93%)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病人(5%)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后联合入路;1例病人采用乙状窦前入路。中型肿瘤占51%;大型、巨大型肿瘤占49%。我们对其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中面神经的保留进行讨论。结果 全切除70例(97.2%);次全切除1例(1.3%);部分切除1例(1.3%)。术中面神经解剖完整保留68例(94.4%)。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熟练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应用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明显的提高肿瘤的全切除和面神经保护率。  相似文献   

8.
许成杰 《当代医学》2010,16(19):114-115
目的分析总结听神经瘤的特点,改进治疗方法,提高面神经保留率,预防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98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听神经瘤全切除率68%,次全切除率32%,面神经保留率59%,并发颅内感染2例,死亡1例,死亡率1%。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听神经瘤有效和安全的方法,熟练手术技巧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保护颅神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效果。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06年2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显微外科手术,随访患者半年,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全切率为82.9%(58/7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1.4%(57/70),随访患者发现神经功能为Ⅰ~Ⅱ级者为62.9%(44/70),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保护面神经,提高肿瘤全切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大型听神经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肿瘤全切40例(88.9%),次全切除5例(11.1%),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6.7%(39例)。对40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32例(71.1%)。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韦红恩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6):921-922,92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镜下手术中的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大型听神经瘤纤维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手术操作技巧。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6例(81.82%),次全切除6例(13.64%),部分切除4例(9.09%);术中面神经完整保留38例(86.36%),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迹象,面瘫恢复不良5例。结论:听神经瘤体积越大,手术中保留面神经的难度越大。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下切除需要手术医师具有熟悉的显微手术技巧、对手术相当的耐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一内听道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人路显微手术治疗的11例听神经瘤,对其手术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率为72.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1.8%。术后无重残和死亡。结论乙状窦后人路治疗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解剖的熟悉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术前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I)行面神经成像,结合术中面神经与听神经瘤的位置关系,探讨听神经瘤中面神经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5例,术前行面神经DTI显示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验证面神经的位置,术前、术后2周内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结果 42例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可通过DTI显示,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解剖标识确定面神经位置与DTI相吻合者39例(92.9%),其面神经均位于肿瘤腹侧,其中,17例(43.6%)位于肿瘤中部1/3,9例(23.1%)位于肿瘤下部1/3,8例(20.5%)位于肿瘤上部1/3,3例(7.7%)位于肿瘤下极,2例(5.1%)位于肿瘤上极。41例(91.1%)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4.4%)术中未发现面神经,2例(4.4%)术中面神经位置与术前DTI成像面神经位置不相符导致操作过程中神经损伤。术后2周内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Ⅰ~Ⅱ级25例(55.6%),Ⅲ~Ⅳ级15例(33.3%),Ⅴ~Ⅵ级5例(11.1%)。42例(93.3%)肿瘤全切除,1例(2.2%)内听道部分肿瘤残余,2例(4.4%)脑干及与面神经粘连少量残留,2例(4.4%)因小脑肿胀术后去除骨瓣,1例(2.2%)术后术区出血死亡,1例(2.2%)脑干部分梗死致一侧肢体偏瘫,康复治疗3个月后可自主生活。结论 术前面神经DTI可以预测面神经的位置,听神经瘤中脑池段面神经位置多变,掌握听神经瘤中面神经的分布规律可提高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徽切除听神经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保留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未行术中电生理监测者32例为对照组;2008年8月至2009年6月行术中电生理监测者25例为监测组。对比2组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结果:监测组的肿瘤切除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切除听神经瘤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可以有效地保护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6.
邹华斌 《中外医疗》2011,30(11):27-2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3例,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常规灌注1年,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1次,必要时活检确定有无复发。结果肿瘤切除率100%,手术时间15~45min,术中2例(8%)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膀胱穿孔,随访2年,6例原位复发,1例2年内死亡。结论 TURBT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损伤少、并发症低的特点,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降低并发症是每个外科医生追求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钟鸣谷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陈忠平 《广东医学》2011,32(11):1370-137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术中无电生理监测辅助时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诊断,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中无电生理监测的40例听神经瘤病例,讨论患者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结果 镜下肿瘤全切38例(95.0%),次全切和大部切除2例(5.0%);术中面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99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49例,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功能保留率分别为21例(42.9%)、12例(24%)。结论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增强MRI对微型、小型听神经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微型听神经瘤13例(d≤10mm),小型听神经瘤19例(10〈d≤20mm),男15例,女17例,年龄33—61岁,平均41.8岁,采用SignaHDX3.OTMRI超导型MR系统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肿瘤病灶边缘、信号、邻近结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32例微、小型听神经瘤Gd—DTPA扫描呈明显强化,病灶的位置.边缘及邻近结构关系更明确。肿瘤Tl加权序列为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序列为高信号或稍高混杂信号,内听道均未见扩大。11例病灶局限在到内听道内,肿瘤直径约0.3—1.2mm,平均0.54mm;3例肿瘤位于听神经,T1WI,T2WI听神经稍增粗、未见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后呈点片状强化,18例肿瘤大部分位于内听道内,其肿瘤少部分突入桥小脑角肿瘤直径约0.8—2.0mm,平均1.24mm。结论MRI平扫+增强是防止微型、小型听神经瘤漏诊最有效方法,其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