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胆汁回输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外引流术后胆汁回输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胆道外引流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胆汁回输组(n=24)和单纯外引流组(n=27),并随机选择同期无黄疸的胆囊切除术患者(n=25)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C3bRRT)、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ICRT)、红细胞cab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和红细胞cab受体花环抑制率(RFIR)的变化。结果术前,胆汁回输组及单纯引流组患者C3bRRT和RFE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CRT及RFIR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胆汁回输组C3bRRT明显高于单纯引流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被抑制,在胆道外引流术后行胆汁回输有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探讨回输胆汁方式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5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胆汁回输组和单纯引流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行PTC D治疗,比较围手术期肝功能、胆红素、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变化发现,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指标均有好转,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回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前经PTC D将胆汁引流后加温并回输至患者肠内,可促进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汁经口回输在中、重度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224例中、重度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行PTCD减黄:70例行胆汁回输(PTCD+胆汁回输组),80例胆汁不回输(PTCD组);其余74例术前未行PTCD减黄(直接手术组)。结果 PTCD+胆汁回输组较PTCD组和直接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17.2±5.7)d vs (21.5±8.3)d vs (22.8±9.8)d]、排气时间[(47.5±11.6)h vs (54.9±17.0)h vs (56.5±15.9)h]及中心静脉拔管时间[(9.9±2.8)d vs (12.0±3.6)d vs (14.3±6.4)d]短(P<0.05),且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PTCD组和直接手术组[4.28%(3/70) vs 12.50%(10/80) vs 12.16%(9/74),P<0.0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第10天,PTCD+胆汁回输组C反应蛋...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引流前后胆酸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汁回输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对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7例术后行胆汁外引流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胆汁回输组(A组)、EEN组(B组)、胆汁回输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联合组,C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1、3、7天晨同一时间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测定CRP、C3、C4、IgA、IgM、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值).观察患者病情转归情况,统计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水平低于EEN组及胆汁回输组(P<0.05).联合组与EEN组相比较,其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更迅速、恢复程度更高(P< 0.05),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系统术后恢复较快(P<0.05);联合组与单纯胆汁回输组比较,两组术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系统的恢复,在速度和程度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EEN组及胆汁回输组(P< 0.05).结论 胆汁回输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内毒素血症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49例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实验组)和81例无黄疸胆系疾病患者(对照组)围手术期外周血的内毒素(ET)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①术前ET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术后10~12天夹闭T/Y管后ET阳性率明显低于术前和夹管前(P<0.001);③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CST)的患者ET阳性率明显高于无ACST的患者(P<0.001)。作者认为,本组梗黄患者中出现的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以及2例患者的死亡,可能部分与内毒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内毒素与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60例男性梗阻性黄疸 (阻黄组 )患者术前 1d、术后 1、7d的血浆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内毒素、肝功能及前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同期住院的 40例男性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阻黄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7.4± 3 .6) μg/L、(9.1± 2 .3 )B/T× 10 0、(4 9.8± 6.6)mg/L]较对照组 [(13 .9± 5 .7) μg/L、(13 .3± 1.6)B/T× 10 0、(61.4± 6.5 )mg/L]显著降低 (P <0 .0 1) ,并与黄疸程度、内毒素水平、前白蛋白相关 (P <0 .0 1)。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轴存在明显下调 ,其原因可能与营养障碍、内毒素血症引起的生长激素受体表达受抑有关 ,并可进一步加重营养障碍和内毒素血症 ,是介导梗阻性黄疸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胆道术后双腔T型管引流胆汁回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铭  许慧 《肝胆外科杂志》1999,7(2):134-135
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引流,作为一种常规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一般T型管引流后胆汁的大量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消化吸收障碍等,并不可避免地出现胆汁的细菌污染。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8年4月间对54例胆道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的病人应用自行设计...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时的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胆道引流手术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胆红素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以梗阻性黄疸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质谱法测定其胆道引流术前后的红细胞膜脂变化。结果:胆道内引流术后两周,病人红细胞膜脂的长链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增多,双键含量增加,膜脂成分趋向正常;而外引流术后膜脂成分也有所好转,但变化缓慢,病人早期恢复并不明显。结论:胆道内引流术能较快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的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1.
利用Wistar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动态观察了胆道梗阻不同时间及梗阻解除后,血清胆红素变化规律,探讨胆道梗阻及缓解过程中肝脏代谢胆红素的机制。1.材料与方法:同种同系雄性Wistar鼠260只,随机分成13个组,分别为正常组;梗阻1、3、5、7、14、28天组;及于梗阻1、7、14天缓解,缓解第1、7天取材组。取血测血清总胆红素与δ胆红素。2.实验结果:(1)胆道梗阻1、3、5、7、14天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梗阻28天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虽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直接胆红素高于正常组(P<001));梗阻缓…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海  王炳煌 《普外临床》1995,10(4):213-215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胆汁回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探讨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施行胆汁回输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 6年间 78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患者的治疗经过 ,其中 38例施行胆汁回输 ,观察其术后表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示 ,回输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精神状态、食欲及腹胀、术后补液与电解质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回输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提示术后胆汁回输能提早恢复肠蠕动 ,维持电解质平衡 ,减少补液 ,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病人内毒素血症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硬阻性黄疸时内毒症血症对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季福综述施维锦审校内毒素血症是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人们对梗阻性黄疸时内毒血症的发生机理及其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一直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梗黄时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在高胆红素血症下,大鼠胆肠内引流联合肝切除对肝功能、肝细胞能量代谢以及肝细胞再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120只,其中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SO)组;20只行70%肝切除,同时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插管桥接(70%PH组);另94只行胆总管结扎(CBDL)制备梗阻性黄疸模型,建模成功后5d时随机取6只动物作为CBDL组,余下的动物5d后行二次手术,再分为胆肠内引流再通组(BDO-RBF组,20只)、42%PH+BDO-RBF组(20只)及70%PH+BDO-RBF组(25只)。检测CBDL组5d时及二次手术后各组术后24h、72h及7d时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代谢、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bcl-2mRNA含量及其蛋白表达、肝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的变化。SO组只测定术后0h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指标。结果正常大鼠能够耐受70%肝切除,术后肝细胞能量代谢和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肝再生良好、细胞凋亡无明显增多。较之SO组和70%PH组,CBDL导致肝细胞能量代谢恶化、肝功能不良、肝组织HGF和bcl-2mRNA含量减少,肝再生受抑制,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胆肠内引流再通后肝细胞能量代谢可迅速恢复,肝细胞凋亡减少,肝再生活跃。42%+BDO-RBF组及70%PH+BDO-RBF组肝细胞能量代谢同样能够较快恢复,肝再生良好。42%+BDO-RBF组与70%PH+BDO-RBF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高胆红素血症严重影响肝细胞能量代谢和肝功能,引起肝细胞凋亡增多,肝再生受抑制;及时有效的胆肠内引流能够迅速改善肝细胞能量代谢、肝功能及肝再生,联合肝切除时术前可不需常规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时胆道引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的胆道引流  相似文献   

18.
梗阻性黄疸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肾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肾脏损害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梗阻性黄疸病人血清内毒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内毒素水平愈高,肾脏损害愈重。内毒素水平与明功能生化指标尿素氮与肌肝含量呈正相关(r=0.48),提示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素是肾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胆汁回输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胆汁回输的临床意义,我们对100例胆道术后病人进行分析并对某些指标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00例,随机将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病人分为胆汁回输组(以下简称回输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回输组男16例,女34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20.
胆管癌、胰头癌及胆囊癌侵犯胆管起病隐匿,常常表现为无痛性黄疸。就黄疸增长速度而言,肝门部胆管癌最迅速,胆管中下段癌与胰头癌有胆囊肿大缓)中,则较缓之,胆囊癌侵犯胆管需要一定时间。长期以来,国内外同行对此类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否有必要在术前减黄以及减黄后择期手术时机的选择等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就上述问题谈谈我们的观点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