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缺失的分析章小维张琼郭燕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新发现的定位于人9p21区的p16基因,其产物是一个可特异性地影响细胞周期的调节因子,在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16基因纯...  相似文献   

2.
Guan X  Lang J  Bian M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3):165-167,I005
目的了解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PCR-SSCP)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46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外显子5、6、7突变的检测和分析。结果p53基因突变8例并得到证实。包括8个点突变(6个错义突变,1个静息突变和1个内含子突变)和1个碱基对插入突变(在下游产生终止信号)。突变中碱基转换突变占总突变的88.9%(8/9),并以G→A的转换突变为主,占转换突变的87.5%(7/8)。175、245位密码子的突变占总突变的62.5%。临床Ⅰ、Ⅱ期的突变率为20.0%,临床Ⅲ、Ⅳ期为16.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是自发性突变,是由于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中的随机错误所致。175与245位密码子可能是卵巢上皮性癌p53基因突变的主要位点。p53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无关,故认为p53基因突变于卵巢癌早期就有所发生,并持续于肿瘤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以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及演进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p53蛋白过度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中为52.7%,而在正常及良性肿瘤中为阴性。不同期别卵巢癌中,p53蛋白过度表达阳性率不同,早期癌(I ̄Ⅱ)中为27.9%,晚期癌(Ⅲ ̄Ⅳ)中为70.6%,差异非常显著(P〈0.01)。p53蛋白过度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卵巢癌中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C(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C)与多种肿瘤的发病相关,通过检测第9内含子PAT-/+和第15外显子A/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1年12月至2005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卵巢上皮性癌患者208例和正常对照者23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XPC的多态性基因型.结果 XPC基因第9内含子PAT-/+SNP,第15外显子A/C SNP卵巢癌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等位基因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A基因型做参照,与其它两型比较均不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将卵巢癌组病理类型分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及在各病理类型之间相比较,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Ⅰ、Ⅱ期)卵巢癌与晚期(Ⅲ、Ⅳ期)卵巢癌的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未发现XPC基因第9内含子PAT-/+及第15外显子A/C多态与卵巢癌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p533种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性癌石蜡切片中CerbB2、nm2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3种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CerbB2蛋白表达率为31.4%,与其临床分期有关;nm23蛋白表达率为38.6%,其表达在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标本中有一定意义;p53蛋白表达率为34.3%,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表达率较粘液癌为高。(2)3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患者生存随访表明,CerbB2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无表达患者;nm23和p53对生存期影响不显著。结论CerbB2蛋白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对其预后有显著影响。nm23蛋白表达可能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型有关,但二者均与预后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C—erbB2,nm23和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履光  杨坤禹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2):101-104,I003
目的 探讨C-erbB2、nm23和p53 3种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检测70例放巢上皮性癌石蜡切片中C-erbB2、nm2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3种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C-erbB2蛋白表达率为31.4%,与其临床分期有关;nm23蛋白表达率为38.  相似文献   

7.
p15、p16基因是近年来发现和分离的两个抑癌基因。研究表明,p15、p16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在多种原发性肿瘤及其肿瘤细胞系中均存在p15、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1]。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卵巢上皮性癌(OEC)中p15、p16基因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探讨其在OE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可否作为肿瘤标记物应用于OEC的诊断、监测及预后的判断。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43例OEC、11例卵巢良性上皮性瘤及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瘤取自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及解放军第九○医院妇产科1995~1997年住院…  相似文献   

8.
p53基因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ang S  Duan LH  Zhang JH  Guo W  Wang N  Li Y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754-758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妇女卵巢上皮性癌 (卵巢癌 )易感性与 p5 3基因第 4外显子的第 72密码子和第 3内含子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以PCR技术检测 12 4例卵巢癌患者 (卵巢癌组 )和 12 8例健康妇女 (对照组 )的p5 3基因第 4外显子的第 72密码子和第 3内含子的基因型。结果 卵巢癌组和对照组脯氨酸 (Pro)、精氨酸 (Ar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5 3 2 %、4 6 8%和 4 6 1%、5 3 9%,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5 6 3,P =0 10 9) ;卵巢癌组Pro/Pro、Pro /Arg、Arg/Ar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 9 0 %、4 8 4 %、2 2 6 %,与对照组 (2 1 1%、5 0 0 %、2 8 9%)相比 ,差异也无显著性 (χ2 =2 5 98,P =0 2 73) ;按病理类型分类 ,浆液性癌和宫内膜样癌两者间或分别与对照组间 ,其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按手术病理分期分类 ,Ⅲ~Ⅳ期卵巢癌患者Arg等位基因及Arg/Ar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 (χ2 =7 4 94 ,P =0 0 0 6和 χ2 =8 318,P =0 0 0 4 )。卵巢癌组及对照组p5 3基因第 3内含子 16bp插入或缺序列 (PIN3)的A、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4 8%、5 2 %及 94 5 %、5 5 %,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χ2 =0 0 13,P =0 910 ) ;两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P16抑癌基因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对47份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和8份正常卵巢组织p16mRNA与p16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16mRNA与P16蛋白阳性表达皆主要位于胞浆内,呈红色颗粒状,阳性表达细胞多呈灶状分布。p16mRNA与P16蛋白在卵巢浆液性癌中检出率(48.5%、42.4%)皆低于良笥浆液性瘤(均90.0%)及正常卵组织  相似文献   

10.
抑癌基因p53与卵巢上皮性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陈波洁王世阆王靖华黄光琦我们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分析技术,对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及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点突变进行研究,以期对p53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统计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的胚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致病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诊治的EOC患者的胚系BRCA 基因检测情况,并对BRCA基因致病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EOC患者中BRCA1突变18例(24.3%),BRCA2突变7例(9.5%),主要突变方式包括框移突变15例,无义突变5例,突变主要集中在外显子编码区(CDS9和CDS10)。BRCA基因突变组和BRCA基因野生组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血清CA-125水平、恶性肿瘤家族史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基因突变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长于BRCA基因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31,P=0.027);2组患者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家族史(HBOC家族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59,P=0.044)。结论: 有HBOC家族史的EOC患者的家系女性成员进行BRCA基因检测是筛查卵巢癌高危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晚期卵巢癌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包括 8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 ,其中Ⅲ期 77例 ,Ⅳ期 12例。所有患者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常规化疗 6~ 8疗程 ,均用顺铂加紫杉醇及其他药物化疗。 89例患者中 ,完全缓解 (CR)或部分缓解 (PR) 6 2例 ,肿瘤无变化 (NC)或进展 (PD) 2 7例。采用单核苷酸延伸技术 ,检测肿瘤组织中MRP2基因促进子 (C 2 4T)、第 10外显子 (G12 4 9A)及第 2 8外显子 (C3972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其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MRP2基因促进子及第 2 8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反应无明显影响 ,而MRP2基因第 10外显子突变型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MRP2基因第 10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晚期卵巢癌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血清DNA 3号染色体短臂基因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hang H  Li Z  Chen M  Zhang G  Xu K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5):298-300
目的:探讨血清NDA3号染色体短臂(3p14,25)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并结合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多态性方法,分别对38例卵巢癌及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DNA 3p14,25的4个微卫星位点(D3S1029,D3S1228,D3S1300,D3S1481)杂合性丢失进行检测,另外,检测38例中18例患者的组织及相应血清DNA 3p14,25杂合性丢失。:18列卵巢癌血清与肿瘤组织DNA3p14,25基因2个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丢失率之间存明显的相关性(P<0.05),38例血清DNA标本中有29例(76%)至少在1个微卫星位点出现杂合性丢失,17例(45%)有2个以上微卫星位点出现杂合性丢失,卵巢癌II期,Ⅲ期,Ⅳ期出现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1/4,78%,8/9,。卵巢癌病理类型仅在微卫星D3S1029位点的杂合性丢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74)。8例良性肿瘤组织及血清均未出现杂合性丢失。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DNA与肿瘤组织DNA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密切相关,血清3p14,25出现杂合性丢失率与卵巢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膜联蛋白A8(Annexin A8,ANXA8)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5例卵巢组织(正常卵巢组织组11例、卵巢浆液性良性肿瘤组13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组17例、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组34例)中ANXA8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ANXA8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ANXA8在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组中的高表达率(23/34,67.65%)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组(1/11,9.09%)、卵巢浆液性良性肿瘤组(3/13,23.08%)及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组(5/17,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6、0.010)。在34例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患者中,FIGOⅢ~Ⅳ期患者的ANXA8的高表达率(21/24,87.5%)明显高于FIGOⅠ~Ⅱ期患者(2/1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盆腹腔残余病灶直径>1 cm患者的ANXA8高表达率(15/17,88.2%)明显高于残余病灶≤1 cm患者(8/17,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FIGO分期、淋巴转移、残余病灶、ANXA8的表达都是影响总生存期(OS)的重要因素(均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表明ANXA8的高表达是影响卵巢浆液性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9,HR=11.465,95%CI:1.498~87.757)。结论:ANXA8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卵巢癌不良预后有关,可用于临床监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申彦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39(4):360-363,372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基于临床、分子遗传学和病理组织形态学的研究,新近提出上皮性卵巢癌的“二元论”,即根据发病模式分为Ⅰ型癌与Ⅱ型癌.由于组织学类型、肿瘤细胞的起源与发病机制不同,故目前认为应选用不同的参数进行个性化分级,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在评估预后与指导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而血清CA125与人附睾蛋白4(HE4)双联检测及尿液中间皮素(mesothelin)检测有望实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微小RNA-210(miR-210)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miR-210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聚腺苷酸加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A)-RT-qPC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miR-210的表达。结果:miR-210在卵巢癌组中表达低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213,P=0.000);且随着卵巢癌组织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的进展,miR-210表达有下降的趋势。结论:miR-210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低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抑癌基因作用,且与卵巢癌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粘附分子CD44v6表达和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癌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卵巢癌粘附分子CD44的变构体CD44v6表达和p5 3基因突变与卵巢癌转移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正常卵巢 2 0例、良性卵巢肿瘤 2 0例、卵巢癌 45例 (其中 2 0例肿瘤无转移 ,2 5例肿瘤有转移 )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卵巢癌细胞DNA含量及其在细胞周期各相中的分布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及特异探针D3 对卵巢癌细胞进行DNA印渍杂交分析 ,并对杂交条带进行辉度扫描 ;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检测卵巢癌细胞p5 3基因突变 ,并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卵巢、良性卵巢肿瘤、卵巢癌无转移和有转移者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10 %、75 %、88% ;而p5 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0 %、5 %、40 %、6 0 % ,两者都呈逐渐上升趋势。CD44v6辉度扫描 ,卵巢癌无转移者 (382 0± 2 89)与有转移者(10 132± 15 2 1)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卵巢癌CD44v6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中 ,G2 M期细胞平均值分别为 5 .90 %和 5 .0 6 % (P >0 .0 5 ) ;异倍体细胞分别为 5 7%和 5 0 % (P >0 .0 5 )。而在p5 3基因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中 ,G2 M期细胞分别为 11.15 %和 5 .85 % (P <0 .0 5 ) ;异倍体细胞分别为 74%和 36 % (P <0 .0 5 )。结论 CD44v6表达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进一步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基因)的失活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搜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NKI数据库中200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关APC基因甲基化与卵巢上皮癌相关的文献,纳入研究均为包含病例组及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标准。使用Stata 11.0软件进行OR值、异质性及发表性偏倚的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包括641例卵巢癌患者和377例对照者。总病例组与总对照组的APC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19,95%CI:4.08~9.41,P=0.000);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APC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88,95%CI:3.66~9.45,P=0.000);卵巢癌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APC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99,95%CI:3.12~15.64,P=0.000)。结论:APC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卵巢癌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