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1985年1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14例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治疗效果,对生存状况与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初次治疗结束后,全组有68例带瘤生存(68/114,59.7%).全组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91.9%,10年累积生存率为80.1%,其中无肿瘤残留组、局部微小癌残留组和局部明显癌残留组的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5%、78.5%和53.1%.年龄、侵犯食管和术后肿瘤残留情况是影响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应该以手术为主,彻底清除肿瘤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该类肿瘤预后较差,年龄、侵犯食管和术后肿瘤残留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103例胆囊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0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82个月.平均(23.17±17.98)个月.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9.57±18.4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0%,25.0%和8.0%.单因素分析示血清CA19.9水平、总胆红素水平、腹部包块、肿瘤TNM分级、Nevin分期、UICC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神经、淋巴管、血管浸润、肝十二指肠韧带侵犯、肝转移、手术方式、腹腔转移、邻近脏器侵犯与胆囊癌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得出影响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次为:UICC分期、手术方式、肿瘤淋巴管浸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侵犯.结论 UICC分期、手术方式、肿瘤淋巴管浸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侵犯是胆囊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术式与预后的争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癌(follicular carcinoma,FTC)。两者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80%~90%,其中乳头状癌占分化型癌的80%~90%。尸检及各种因良性疾病行甲状腺切除的病理检查亦发现了不少甲状腺癌,美国尸检发现率5.3%~13%,多为乳头状微小癌,过去称为隐匿性癌。而在有些国家良性病变切除后恶性检出率很高,可能与环境有关。DTC的预后很好。80年代Mazzaferri统计10000例10年死亡率为12%,近期他报道30年随访为60%,极少死于隐性癌。颈淋巴结转移(LNM)以PTC多见,发生率约40%,远处转移以肺和骨多见,成年人及儿童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对DTC的手术方式及与预后关系仍有争沦,本文就近年观点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现率,研究其特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病例资料,对单侧甲状腺癌组和双侧甲状腺癌组的13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病理证明约33.06%患者为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及第一结节≥2 cm是双侧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术前各项检查提示甲状腺第一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如患者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且第一结节>2 cm,应注意考虑是否有双侧甲状腺癌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辅以内分泌治疗,11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88例(80.0%),滤泡状腺癌22例(20.0%);淋巴结转移者22例(20.0%)。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病变行患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切除60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12例),患侧腺叶 峡部切除29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7例);双侧病变行一侧腺叶 峡部及对侧大部分切除18例(其中功能性颈清扫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 双侧颈清扫2例;1例肺转移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行131I内放射治疗。98例术后随访,10年生存率91.8%。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治疗关键是正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研究妊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生育年龄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资料234例,根据妊娠情况将其分为未妊娠组(57例)、妊娠相关组(包括妊娠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患者共47例)、有妊娠生育史组(130例),对其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妊娠相关组患者通过查体发现甲状腺结节比例(78.7%)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2),其确诊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类型、肿瘤T分期及死亡率与其他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妊娠相关组腺体包膜外侵犯(P =0.024)、肿瘤多灶性(P =0.023)、颈部淋巴结最大直径平均值(P=0.021)、N分期(P =0.020)、局部复发(P=0.001)均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妊娠为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之一(P =0.045).结论 妊娠不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死亡率,但妊娠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更易出现包膜外侵犯、多灶性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小于45岁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985年-1997年间在本院首次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全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寿命表法)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模型)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共272例,10年生存率为93.0%;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治疗时的年龄小于等于20岁、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远处转移是影响小于45岁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行^131I内照射治疗可能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有关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0例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发病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对甲状腺癌的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淋巴转移、手术方式及术后服药等因素对复发均有影响(P>0.05),其中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对复发无影响。结论对于可能复发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复发,同时也不应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9月收治110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Cox模型将110例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0.4%,5年生存率为86%。。睾丸生殖细胞肿瘤Ⅰ期、Ⅱ期、Ⅲ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1.6%、82。5%,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91.6%、67.1%。将AFP、HCG、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这4个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Cox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结果仅显示临床分期(P=0.018),病理类型(P=0.033)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尉然  郭卫  杨毅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1):1073-1080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7月间接受外科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6例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26例;年龄40~87岁,平均56.87岁。中轴骨转移占91.3%,四肢骨转移占8.7%。分化型甲状腺癌占76.1%,低分化型占23.9%。19例为单发骨转移,27例为多发骨转移。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对性别、年龄、病理类型、骨转移病灶数目、转移部位、内脏转移、骨科并发症、转移时长、首诊时已发生骨转移、原发病灶手术、接受131I治疗、原发病灶接受放化疗、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方式、病灶性质、术中出血量、应用预防出血措施、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19项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8.3%的患者接受了切除性手术,平均出血量为2603.26 ml,术后5年生存率为37.3%,10年生存率为12.4%。分化型甲状腺癌、单发骨转移、接受131I治疗、术前一般情况良好为预后良好因素,其中单发骨转移和接受131I治疗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明确甲状腺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有助于确定手术适应证,从而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TC)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探讨提高MTC生存率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间收治的MTC手术切除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选择8项临床、病理学因素,分析其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63.03%。单因素分析示: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期和根治切除程度等5项指标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示:不同年龄及不同的根治切除程度,其生存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这两因素与生存率有关。结论年龄、根治切除程度是影响MT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老龄甲状腺肿瘤应警惕MTC的存在。保证肿瘤根治切除的彻底性是提高MTC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8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 超及CT 扫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8%(66/76),84.3%(16/19),28.2%(24/85),39.6% (21/53)。全组85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包括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61例,肿瘤肠管节段切除术(SR) 8例,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并十二指肠肿瘤切除2例,短路手术14 例。患者术后总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4%,58.3%,31.9%。PD和SR术后的 的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67.7%,41.6%和100.0%,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PD和SR)、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淋巴转移和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诊断率;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7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多灶性甲状腺癌占23.6%,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和Grave病等的患者共381例,占50.2%。638例行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487例(76.3%)有颈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结合国外临床指南及该组临床资料分析,建议将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作为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法,并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考虑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连续收治的74例年轻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体检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质硬和固定的表现。术前患者均行B超检查,其中有61例患者(82.43%)B超示多发性结节;43例行同位素检查,有41例发现甲状腺结节,其中冷、凉和温结节分别为14,18,9例;11例行细针穿刺细胞活检,2例阴性,1例提示细胞有异型,3例提示癌疑,5例提示乳头状癌。结果病理检查7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髓样癌,且大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其他甲状腺良性疾病;有28例(37.84%)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同期中老年女性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率16.46%(27/16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2例于术后3年内因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年轻女性甲状腺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节的质地和活动度不应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手段;应对B超发现的结节进行细化,对直径>1.0cm的实质性结节建议行手术治疗,对直径>2.0cm的混合性结节须行同位素和细针穿刺细胞活检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5.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经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钙化患者10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恶性结节544例(53.1%)。结果恶性钙化结节在男、女之间比例分别为58.3%和52.5%(P〉0.05);在≥45岁和〈45岁间比例分别为39.2%和69.3%(P〈0.05);在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组间比例为69%和49.2%(P〈0.05);在微小钙化和非微小钙化间分别为79.1%和41.2%(P〈0.01)。结论超声探查到的钙化病灶中半数以上是恶件病变,一旦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钙化,则应密切考虑恶性可能。微小钙化对预测乳头状癌有高度特异性。当结节性甲状腺肿出现钙化或钙化出现在局部淋巴结时,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腺癌94例(74.6%),其中有2例为桥本氏病合并甲瘤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还合并有甲亢,滤泡状腺癌20例(15.9%),髓样癌5例(4.0%),未分化癌4例(3.2%),恶性淋巴瘤2例(1.6%),鳞状细胞癌1例.126例中肿瘤直径小于1 cm的甲状腺微小癌(TMC)56例,均为乳头状腺癌.术后随访5年以上78例,1~5年36例,生活质量均为良好.未分化癌4例均于术后3~6个月死亡,2例髓样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1年均因肺转移死于咯血.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可避免因漏诊再次手术,术后应早期尽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SN)的检测方法及其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术中使用亚甲蓝对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SN示踪,观察冷冻快速切片检查SN转移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及SN对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24例中成功检出21例SN,成功率为87.5%,SN平均每例3枚;1例假阴性,假阴性率为4.8%(1/21);无假阳性。SN对颈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83.3%。结论亚甲蓝染色法检测SN可较准确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7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57例)、上腹部隐痛(10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为首发临床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96.8%,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阳性率为100.0%,磁共振胰胆管显像(MRCP)为83.3%,B超为85.9%,CT为72.3%。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2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Whipple 术及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9%和44.4%;5年生存率分别为31.7%和33.3%。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和ERCP,M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腺体和淋巴结内有残余癌的发生率为76.8%。院外首次手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22例及双侧损伤的1例(总发生率为16.7%),经修复后恢复19例。再次手术后新发的喉返神经损伤3例(2.2%),甲状旁腺部分损伤2例(1.4%),喉上神经损伤2例(1.4%);无食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癌残留的发生率较高,应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选择双侧甲状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