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软骨MRI序列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软骨的正常MR表现,初步探讨MRI显示SIJ软骨的最佳序列.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30名10~20岁无骶髂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行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SPIR)、T2WI-TSE、T2WI-SPIR、T2WI快速场回波(FFE)、PROSET和三维水选择成像(3D-WATS)不同序列骶髂关节MR检查,观察骶髂关节软骨显示情况,利用双盲法对各序列图像进行评价,并与尸体标本进行对照. 结果 T1WI-TSE、T1WI -SPIR、T2WI-TSE、T2WI-SPIR序列只能显示出软骨信号,无法分辨骶侧、髂侧软骨;T2WI-FFE 序列软骨显示清晰,41个可分辨骶侧、髂侧软骨;3D-WATS、PROSET序列关节软骨更清晰,能区分开骶侧软骨和髂侧软骨,分别为56个和48个,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体标本骶髂关节的3D-WATS图像与健康志愿者的表现基本一致. 结论 3D-WATS和PROSET序列是显示骶髂关节软骨较好的MR成像方法,可以区分骶侧软骨、髂侧软骨和二者之间的间隙.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T_1WI、T_2WI、TIRM-T_2WI及3D-MEDIC-WE序列对骶髂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高度怀疑骶髂关节炎的患者60例,另选取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3D-MEDIC-WE序列上测量对照组骶髂关节软骨厚度;在TIRM-T_2WI、3D-MEDIC-WE序列上分别对患者组骶髂关节软骨进行分级评分。结果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厚约(2.70±0.41)mm,骶侧软骨厚约(1.21±0.22)mm,髂侧软骨厚约(0.72±0.31)mm,骶侧软骨比髂侧软骨明显厚、约为其2倍(P0.01)。患者组在3D-MEDIC-WE序列上的软骨侵蚀分数高于TIRM-T_2WI序列(P0.01)。结论3D-MEDIC-W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软骨;3D-MEDIC-WE序列对骶髂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显示优于其他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和MR检查,MR平扫均包括骶髂关节斜冠状面T1WI、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附加水激励的三维稳态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BTFE-WATS),其中24例同时行脂肪抑制T1WI增强检查;25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侵蚀破坏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的106侧骶髂关节中,X线平片和MRI显示关节面下骨侵蚀病变分别为16侧和63侧;25例CT检查中显示26侧骶髂关节面下存在骨侵蚀破坏.CT和MRI显示骨侵蚀敏感度相近(x2=0.16,P>o.05),两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4.44和17.36,P值均<0.05),在所应用的MR序列中,3 D-BTFE-WATS显示骨侵蚀破坏最佳.MRI除显示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显示骨髓水肿 32例、滑膜增厚和(或)异常强化35例,脂肪沉积16例、韧带附着点炎15例、被膜炎9例和关节软骨破坏31例.结论 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和滑膜炎等急性炎性改变,早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的诊断.方法 对46例AS的SIJ进行MRI横、斜冠状位扫描,包括快速自旋回波(FSE) T2WI,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 XL) T2WI+ 脂肪抑制,3D FW FGRE T2WI.男33例,女13例,年龄15~46岁,平均22.6岁.结果 46例早期AS骶髂关节MRI表现的患者中,Ⅰ级18例(34.8%),Ⅱ级28例(65.2%).骶髂关节单侧受累15例(32.6%),双侧同时受累31例(67.4%).早期MRI表现为骨髓水肿、关节软骨异常分别有38个、28个,骨质侵蚀20个,骨质硬化12个.结论 MRI有利于显示AS的SIJ早期表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常成年人膝关节软骨的MR多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正常成年人膝关节软骨的多序列MR表现及厚度 ,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 3 0名 ,男 18名 ,女 12名 ,分别计算并比较T1 WI、T2 WI、PDWI、短 -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和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3D -FS -SPGR)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 (CNR) ,观察各序列软骨的MR表现、三维重建并测量软骨厚度。结果  3D -FS -SPGR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CNR值均与其他序列有显著性差异 ;T1 WI和PDWI序列关节软骨约 5 0 % (13 5 0 )表现为 3层改变 ,T2 WI和STIR序列则均表现为单层改变 ,3D -FS -SPGR序列软骨分层与软骨厚度有关 ,最多可见 5层改变 ;3D -FS-SPGR序列软骨厚度的测量值较其他序列准确 ,本组正常男性与女性膝关节各部位关节软骨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2 .63± 0 .69)mm和 (2 .5 2± 0 .62 )mm。结论 SE序列 ,特别是T1 WI软骨的分层改变与其组织学结构有关 ,但 3D -FS -SPGR序列软骨的分层是由“截断伪影”所致。 3D -FS -SPGR序列较其他序列有着明显的优势 ,能使关节软骨显示更加清晰 ,厚度测量更加准确 ,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全身磁共振成像(WBMRI)在脊柱关节病(SpA)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Ingenia 3.0 T磁共振对54例临床拟诊SpA的患者行WBMRI扫描,除行全身冠状位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外,扫描序列均包括全脊柱矢状位T1WI、STIR及骶髂关节斜冠状位STIR、T1WI,由2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生分别独立分析患者的WBMRI,统计各关节受累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检查,检查用时35~ 50 min,54例中最终临床诊断SpA 50例,48例WBMRI上可见异常改变;其中病变累及骶髂关节48例(96%),累及脊柱42例(84%),累及外周关节33例(66%).结论 WBMRI可在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的时间内一站式清晰显示SpA全身多关节受累情况,在Sp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技术,定量分析正常骶髂关节(SIJ)软骨T2*弛豫时间值,探讨磁共振T2*-mapping成像用于青年健康志愿者SIJ软骨研究的可行性,为下一步AS患者SIJ软骨T2*-mapping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3月期间青年健康志愿者30名,对其行5回波GRE序列双侧SIJ斜冠状面扫描,运用T2*图测量30例骶侧软骨平均T2*弛豫时间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名青年健康志愿者骶侧软骨T2*弛豫时间值平均为(17.15±3.26)ms。30名正常青年健康志愿者中,15名男性和15名女性骶侧软骨T2*弛豫时间值分别约为(18.66±3.17)ms和(15.65±2.6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5,P0.05)。30名正常青年健康志愿者中,左侧和右侧骶侧软骨T2*弛豫时间值分别约为(17.26±3.51)ms和(17.05±3.04)ms,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516,P0.05)。结论 T2*-mapping成像可用于测量正常青年人SIJ骶侧软骨的T2*值,可为临床骶髂关节炎(SIS)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由于SIJ髂侧面软骨太薄,T2*-mapping成像应用于SIJ髂侧面软骨研究仍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正常人髌支持带的MRI检查方法,以便提高髌支持带损伤的MRI诊断.方法 收集37例正常健康者膝关节MRI检查资料,其中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16岁.使用Philips 1.5T Intera Achiera 双梯度磁共振系统,采用膝关节相控阵线圈,分别做膝关节矢状T1WI和PDWI SPAIR,冠状T2WI和PDWI SPAIR,横切T1WI、T2WI、3D-WATS.分析比较各方位、各序列髌支持带的显示情况.结果 (1)支持带在T1WI、T2WI、PDWI SPAIR呈均匀低信号强度,在3D-WATS呈中等均匀信号强度.(2)横切位支持带显示优于矢状、冠状位显示.(3)横切位3D-WATS序列优于横切T1WI、T2WI序列.结论 横切位3D-WATS序列是显示髌支持带的最佳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膝关节软骨MR成像和软骨重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正常人膝关节软骨的MR成像和软骨三维重建方法 ,为临床诊治关节软骨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使用Philips 1.0T磁共振成像仪对 2 0例志愿者行软骨序列扫描 ,然后进行三维软骨重建。 结果 软骨序列及软骨重建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软骨的结构 ,关节软骨在SE序列上显示为 3层结构 ,在SPIR/ 3D/FFE/T1WI上最多显示为 4层结构 ,重建后的软骨像具有立体直观的效果 ,并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结论 软骨MR成像和软骨重建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的软骨结构 ,可为临床对骨关节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MRI不同序列在膝关节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美琳  陈爽  冯晓源  李克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79-1082
目的:评价自旋回波(SE)序列及梯度-短时反转回复(GE-STIR)序列对急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膝关节外伤后行MRI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矢状面T1WI及T2WI加权、GE-STIR序列矢状面扫描,分析不同序列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范围、信号均匀性、边界以及伴随的半月板、软骨、韧带损伤及关节积液的表现,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差异.结果:50例病例中有45例显示有骨挫伤水肿,共有54处,其中6例伴有软骨损伤.伴有关节积液31例,半月板损伤23例,韧带损伤6例,其中前交叉韧带5列,外侧副韧带1例.在骨挫伤病例中,SE序列、T1WI显示43处,T2WI显示47处,GE-STIR序列显示54处.STIR序列在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边界中敏感性均高于SE序列,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关节积液,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中,SE序列与GE-STIR序列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E-STIR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显示中有极大价值,明显优于SE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