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的多模态影像模式对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分析和总结其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和MRI的特征性表现。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为单侧乳腺单发病灶,1例为双侧乳腺多发病灶,9例伴腋窝肿大淋巴结。9例患者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均未见毛刺征及钙化,7例表现为肿块影,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1例表现为非对称致密,1例病灶未能显示。13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均表现为以低回声为主的高低混杂回声,无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清晰,质地较软,彩色多普勒可见内部或周边丰富血流信号。7例患者行MRI检查,表现为T1WI低信号,抑脂T2WI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信号较均匀,动态增强早期明显均匀强化,DWI明显高信号,ADC值(0.36~0.74)×10-3mm2/s。肿瘤最大径为1.5cm~14.5cm,中位直径为5cm。结论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和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乳腺X线摄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且常常低估其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其超声表现。结果:18例中,病理为良性者14例,交界性3例,恶性1例。乳腺超声主要表现为分叶状肿块11例;最大径≥3cm 7例;11例内部回声不均匀。乳腺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55.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分叶状形态及不均匀内部回声是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PTB)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PTB 35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特征。结果35例 PTB(36个病灶)中19个良性,8个交界性,9个恶性。X 线表现为卵圆形(16/36)或分叶状肿块(20/36),大部分呈高密度(30/36),边界清晰(28/36),所有病灶均未见钙化、毛刺、皮肤增厚、乳头内陷及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 MRI 表现为分叶状肿块,T1 WI 呈等/稍低信号,T2 WI 呈不均匀高信号,DWI 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为Ⅱ型。结论PTB 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术前可提示诊断,最终诊断依靠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B)的X线和超声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PTB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及病理特点.23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其中有3例术前行核芯针穿刺活检.结果 23例PTB术后病理诊断:良性6例,交界性4例,恶性13例;X线表现为直径1.70~13.5 cm单侧孤立肿块,呈类圆形5例,有分叶18例;高密度16例;边界清晰14例,7例伴有“晕征”;2例伴有周围腺体结构扭曲,3例可见“彗尾征”,4例伴有少量粗大钙化,5例伴有血管增粗;超声表现均为低回声团块,21例回声不均,5例有囊变坏死;6例后方回声增强;17例包膜完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13例血流信号丰富.本组均未见腋下淋巴转移.3例术前行核芯针穿刺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交界性1例,恶性2例.结论 PTB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缺乏特异性征象,多种影像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对可能为PTB的病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作为术前辅助诊断相对肯定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肿瘤分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术前乳腺X线检查资料。结果26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21例(80.8%)交界性3例(11.5%)恶性2例(7.7%)。其中18例乳腺叶状肿瘤多位于外上象限,直径1.7~9.3cm,19例肿块表现为圆形、边缘光整,5例表现为分叶状,7例为多发肿块,2例为边缘模糊、有毛刺征,1例发现钙化灶,21例发现"透明晕"。结论妇女乳房内肿块大、分叶状且周边有"透明晕"是乳腺叶状肿瘤较特征的X线征象,近期肿块迅速增大有助于叶状肿瘤的诊断。X线表现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关系,边缘模糊,有毛刺提示恶性程度较高。认识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表现和X线特征,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特点和超声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观察其超声的声像图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与后方回声、有无液化和钙化,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33例乳腺叶状肿瘤中,良性12例,交界性12例,恶性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晰、规则,内部以实性低回声为主,回声大部分均匀,部分可见散在的无回声区,无或少有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所有肿块的内部和/或周边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乳腺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4例均做了钼靶X线摄影检查,其中19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10例超声检查和3例核磁共振检查。结果:74例钼靶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44例(59.5%),结节影18例(24.3%),无异常发现者12例(16.2%)。1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为囊肿型8例,囊肿伴导管硬化型6例,导管增生硬化型3例,终末导管囊性扩张型2例。10例肿块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实性病变8例,呈低回声;囊性病变2例,呈无回声液性暗区,伴有明显的后回声增强效应。3例乳腺囊肿,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结论:乳腺增生症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其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MRI检查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8.
王康  王之  彭屹峰  周翔 《放射学实践》2016,(12):1201-1204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NHLB)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HLB患者的影像表现.6例中,4例行X线检查,4例行CT检查(2例平扫十增强,2例平扫),5例行MRI检查.结果:6例均为单侧发病,1例同侧有2个病灶,中位瘤径5.8 cm.乳腺X线摄片表现为分叶状肿块1例,不规则肿块1例,大片密度增高影2例.4例CT平扫示病灶均呈软组织密度,1例巨大肿块的表面皮肤增厚,1例乳腺弥漫增大密度增高,2例肿瘤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5例MRI平扫示病灶信号均匀,压脂T2 WI上呈稍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3例呈均匀团块状强化、1例呈外周结节样强化、1例呈不均匀环形强化,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缓降型3例,平台型2例.结论:PNHLB的影像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征,钼靶X线片和CT对本病有一定诊断价值,MRI结合DWI和动态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病灶的大小和范围,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瘤(PT)X线和MRI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P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22例行X线检查,19例行MRI。结果 30例均为单发,表现为乳腺内直径1.5~21 cm(平均6.2 cm)的肿块;22例行乳腺X线检查者,病灶表现为圆形(5例)或分叶状(17例)、密度高于邻近腺体的肿块,边界清楚(16例)或部分不清(6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现钙化及邻近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周围乳腺结构扭曲等恶性征象。行MRI的19例患者,病灶表现为圆形(7例)或分叶状(12例),T1WI上呈等信号(8例)或低信号(11例),信号均匀(12例)或不均匀(7例),出现囊变或分隔(5例)、出血(2例);19例肿瘤T2WI上均为高信号,动态增强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平台型16例,轻度流出型3例。30例PT病理诊断:Ⅰ级14例,Ⅱ级10例,Ⅲ级6例。结论 PT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尤其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其良恶性的判定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IM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X线钼靶、超声及磁共振成像结果均参照美国放射学会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标准。结果钼靶摄影最常见的征象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形高密度肿块影,其中3例可见肿块内的微钙化灶;超声多表现为不规则低回声肿块,边缘毛刺状,2例可见后方回声衰减;磁共振均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影,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内部不均匀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廓清型或平台型。术后病理显示7例出现淋巴管侵袭,6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雌激素受体(ER)阳性8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常见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其影像学表现具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