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定量(HBV DNA)与免疫标志物(HBV-M)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 用Tag酶荧光定量PCR法、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法分别检测HBV DNA、HBV-M和ALT.结果 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61.9%;HBsAg阴性者中HBV DNA阳性率1.7%;HBsAg、HBeAg、和/或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99%,其中载量〉106为91%;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38.3%,其中〉106为9%;其它HBV-M模式下,HBV DNA阳性率1.3%~18.3%;HBV-M全阴模式下,HBV DNA 阳性率1.3%;HBV DNA阳性者ALT升高,与阴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V阳性而病毒载量不同的两组间,ALT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sAg阴性者,HBV DNA也可阳性.HBeAg的阴转不能说明是病毒复制的静息与好转,有些HBeAg/抗HBe的转换后,HBV DNA〉106.ALT的升高常伴有HBV DNA阳性,HBV DNA阳性者不一定ALT升高,且ALT的升高程度不与HBV DNA值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海口岸乙肝抗原、谷丙转氨酶(ALT)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检测情况,为加强乙肝的监测工作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乙肝抗原,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ALT,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综合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珠海口岸30 962例出入境人员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1.27%,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率1.77%,ALT升高比率1.67%。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ALT升高比率和异常水平、年龄、性别比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ALT升高、HBeAg阳性者中确诊慢性乙肝203例,HBsAg阳性、ALT升高、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者中确诊慢性乙肝224例。结论通过加强对HBV DNA的检测,可提高慢性乙肝的确诊率,进一步减少其传播,保护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市虹口区初、高中毕业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情况以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并对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法检测HBsAg和ALT。HBsAg阳性者进一步做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 22259名体检者血清样本中,HBsAg阳性率为0.79%,ALT异常率为3.70%。初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ALT异常率均低于高中毕业生(χ2=4.53,P〈0.05;χ2=43.23,P〈0.005)。HBsAg阳性的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中ALT异常率无差异(P〉0.05)。在HBsAg阳性样本中,乙肝标志物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为主。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中学毕业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V感染与ALT异常之间无相关性,不是导致中学生ALT异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07级新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为防治HBV传染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空腹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HBsAg,对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三系统(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紫外-苹果酸脱氢法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结果受检的933名新生中,HBsAg阳性率为4.61%,其中男生为7.94%,女生为2.91%,男生HBV感染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间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ALT异常者占0.86%,HBsAg阳性者中合并ALT异常的人数占11.63%,ALT异常者中HBsAg阳性人数占62.50%。结论2007级新生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ISA检测乙肝5项,同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 HBsAg阳性率为6.4%,抗-HBs阳性率为58.7%,HBV全阴率为35%,ALT在HBsAg阴性新生中异常率为3.7%,ALT在HBsAg阳性新生中异常率13.7%。结论 HBV感染与ALT异常密切相关,ALT明显异常者为乙肝活动期,对大学学生应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预防HBV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为高校HBV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某高校2007-2009级本科新生17 4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新生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HBsAg阳性者再检测乙肝五项,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年中所有新生检出HBsAg阳性819例,感染阳性率为4.70%,2007-2009年HBsAg阳性率分别为5.42%、5.18%和3.54%,有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大三阳”并ALT异常者46例(0.26%).819例HBsAg阳性新生中,“大三阳”感染者346例(42.25%),“小三阳”感染者297例(36.26%),急性HBV感染或慢性HBsAg携带者176例(21.49%).所有HBsAg阳性者中,男生感染阳性率为5.56%,女生为3.8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3,P< 0.01).不同生源地以西南地区新生HBsAg感染阳性率最高(25.03%),东北地区最低(1.47%).结论 大学新生中HBV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该地区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情况,为医院有效控制肝炎在精神病患者中的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1365例精神病患者和997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sAg、采用连续检测比色法检测ALT。结果精神病患者HBsAg阳性率为19.56%,ALT阳性率为10.8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中,HBsAg男性阳性率(25.75%)高于女性阳性率(14.68%)。ALT男性阳性率(14.45%)高于女性阳性率(7.99%),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HBsAg和ALT阳性率均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712例疑似药物滥用者尿氯胺酮、冰毒、吗啡筛查情况,并分析尿检阳性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该院712例住院、门诊怀疑药物滥用者均进行尿氯胺酮、冰毒、吗啡筛查,并对1种毒品以上筛查阳性者进行HIV、HCV、TP、HBV及ALT检测,同时给予问卷调查。结果 712例怀疑药物滥用者中,尿检阳性256例。男性与女性药物滥用筛查阳性者HIV、HCV、TP、HB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滥用者中,HCV、HBV阳性合并ALT升高者比例与HCV、HBV阴性者ALT升高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滥用在该区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HIV、HBV、HCV在药物滥用人群中蔓延,对药物滥用者建议筛查ALT,并对ALT水平升高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孕妇HBV DNA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280例感染HBV孕妇晨空腹采血,ELISA法测HBVM,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测HBV DNA,速率法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以HBV DNA含量>103cp/mL为阳性,113例阳性,阳性率40.4%;按HBsAg阴/阳性分组,HBsAg阳性198例中108例阳性,占54.5%,HBsAg阴性82例,5例阳性,占6.1%,组问X2=56.5>X2.olo),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88.5%HBV DNA含量>105cp/mL,HBV DNA阳性率100%;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sAg、抗HBc阳性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38.8%和33.3%;其余感染模式也有少量HBV DNA阳性率.不同HBV DNA含量均有儿例肝功异常.线性回归X2检验ALT异常组X2=0.028<X2 0.05(3);AST异常组X2=0.75<X2(3),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半数HBV DNA阳性;孕妇ALT、AST升高例数不随HBV DNA含量增高而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 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 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 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 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 655例患者样本中, 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 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 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 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 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