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对比内置管肠排列术与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102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固定排列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P0.05)。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优于常规外固定排列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积极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术后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术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分析比较两组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83%vs 66.67%,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在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中临床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Foley氏管肠排列术预防和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 Foley氏管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41例与同期粘连松解术27例对照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ey氏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小,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34-135
分析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粘连性肠梗阻采取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超声辅助腹腔镜和常规腹腔镜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腔镜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治疗术前和术中超声实时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观察孔长度、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及术中肠坏死、血性腹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并发症(观察孔愈合不良1例,小肠损伤1例,尿路感染1例)合计发生率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孔愈合不良4例,小肠损伤2例,术后肠漏1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的合计发生率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治疗术采用超声辅助监测,可显著缩短手术开始至腹腔探查时间,缩小观察孔的长度,有助于减轻对腹膜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在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76±2.33、5.58±2.81d,对照组分别为4.99±2.38、5.62±2.64d,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肠梗阻术,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略微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6%(P0.05)。结论与开腹术相比,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患者所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贾素霞  陈原 《临床医学》2013,33(2):121-122
目的探讨米-阿氏管行肠内支撑排列结合留置营养管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术后护理流程,为规范术后临床护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患者术后护理流程,更好的掌握米-阿氏管、营养管术后护理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研究患者均采用小肠内置米-阿氏管同时放置肠内营养管,术后规范化护理流程为配合肠内和肠外营养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患者早期恢复。结论规范化的护理流程是应用米-阿氏管+内置营养管治疗重症粘连性肠梗阻术后的有力保障,在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非手术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保守治疗适用于没有肠绞窄或没有完全肠梗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可保证患者的安全,对于非手术治疗未见好转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肠内置Mile′s-Abbott氏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宋长滨,姜桂清,郝振勇我院自1990年~1995年采用Mlle′s-Abbott氏管经回肓部逆行插管置入小肠内行内支架肠排列术治疗33例粘连性肠梗阻,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3...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05-2806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形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手术形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手术创口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出血量、提高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使用单根Forleys导尿管行肠系膜固定小肠排列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85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应用单根Forleys导尿管对小肠系膜穿管固定,行小肠外固定肠排列术治疗,总结和评价其技术方法及效果。结果 8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因心脏疾病死亡1例,发生肠瘘1例;术后行钡餐检查17例,见钡剂在小肠通过顺畅有序;68例获随访,再梗阻1例,偶有轻微腹痛8例。结论使用单根Forleys导尿管行肠系膜固定小肠排列术操作简单,效果肯定,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靳峰 《临床医学》2012,32(6):61-62
目的探讨肠排列术对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肠粘连松解及肠排列术,其中肠外排列25例,肠内排列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5年后,4例出现不完全肠梗阻症状,无再次手术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肠瘘2例,发生率为6.5%。结论采用肠排列术来治疗广泛性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疗效确切,远期再梗阻率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976-3977
选取我院符合标准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鼻胃管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1%,治疗组患者腹部不适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效的缓解了患者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再次手术的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给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腹痛程度、手术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与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腹部疼痛感,术后并发症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月~2003年4月我们应用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10例严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获得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60岁。既往手术情况见附表。 附表 严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既往手术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蕾芳 《临床医学》2014,34(10):61-6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数据比较可见观察组患者自主排气、排便时间、病症缓解时间以及胃肠减压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26-3527
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5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其余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做出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机率为1.28%与对照组的9.09%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18±1.25)同比对照组(24.4±1.27)要短,存在显著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均存在意义(P<0.05)。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