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4月,选择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组(A组,27例)和传统开放跨伤椎四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组(B组,25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VAS疼痛评分等。结果 A组与B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日、术后3d伤口疼痛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取内固定后3个月,两组的矢状面指数、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术后1个月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术后1个月以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操作简便、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内固定失败率较低,伤椎高度恢复良好,利于维持后凸畸形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伤椎终板高度比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终板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联合经皮伤椎终板撬拨复位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增强骨折复位效果,最大限度恢复伤椎高度,并促使上终板复位,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行A1~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矢状面Cobb角明显减小,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升高,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椎弓根螺钉退出以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可明显降低伤椎后凸畸形风险,减少术后椎体丢失,增强患者腰椎功能,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8例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达88%~100%,Cobb角恢复至0°~6°。随访9~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钉及复位椎体高度丢失,合并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也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伤椎椎弓根置钉,较传统跨伤椎置钉,有更好的力学稳定性,避免术后伤椎复位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嫉椎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邢台市第三医院在2008—02-2011—02期间应用经伤椎行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0例,收集的病例均为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伤椎仅一侧椎弓根置钉,即五钉固定法。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椎管正中矢状径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较好复位,高度及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矢状面Cobb’s角)、椎管正中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明显减轻。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体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n=60)行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以及随访12个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随访12月的椎体压缩程度及矢状面Cobb角矫正度丢失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显著,且术后伤椎椎体高度保持和减少术后矢状面Cobb角丢失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跨伤椎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段爆裂骨折(OTBF)的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62例无脊髓神经症状OTBF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伤椎固定结合成形组(A组,30例)和跨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组(B组,32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Cobb角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 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和后凸Cobb角均小于B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TBF采取伤椎固定结合成形较跨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治疗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治疗32例胸腰椎骨折,以同期随机选择的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别测量两组病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以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12 ~21个月),放射学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脊柱重建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方面疗效相当,但对照组在术后脊柱的后凸矫形和骨折块复位方面较治疗组差(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治疗组2例,对照组5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伤椎固定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可提高骨折后凸畸形的矫正度,使脊柱和内固定物的载荷更合理、更稳定,降低了内固定失效和矫形丢失的发生,促进了骨折愈合,是弥补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不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记录植入时间,出血量,并通过X 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植入时间60 ~ 100 min,平均75 min;手术出血量40 ~ 180 mL,平均80 mL,全部患者植入过程中均无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明显改善(P < 0.0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成形可以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固定方法不同将500例患者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各250例。经伤椎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伤椎组术后1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82.69±10.53)%高于跨伤椎组的(75.42±8.65)%,Cobb角(10.06±2.13)°小于跨伤椎组的(15.58±2.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0%低于跨伤椎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固定均能维持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伤椎矫正度,但经伤椎固定能降低术后远期矫正度丢失,内固定失败率低,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Abstrac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s (NAEMSP)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Committee on Trauma (ACS-COT) believe that achieving optimal outcomes for severely injured people requires a well-functioning and inclusive trauma system. This paper is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NAEMSP and ACS-COT.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 探讨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RTW)的个案管理模式.方法 以523名在康复中心的工伤工人为回顾性队列,从病历记录中收集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医疗和RTW干预行为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检查个案管理及其他因素对RTW的影响.结果 在有效的335名调查对象中,275名(82.1%)在随访期间成功回归工作,平均休假期36.0 d.电脑技术培训促进RTW(P<0.01),而伤残适应小组则有抑制作用(P<0.05);教育程度、家庭成员对RTW的态度、伤残程度也与RTW结局有关.结论 特定技能的重建与培训是个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伤残适应小组的活动未能显示为有利因素,但可能会改善工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