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分析血肿部位、体积、大小、手术死亡相关因素及其术后疗效等。方法应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注入尿激酶。结果术后1月内良好率及轻残率分别为25.2%和29.8%,死亡率9.3%,2.44例随访2个月至7年,良好率及轻残率分别为39.3%和27.9%,死亡率12.3%。结论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能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死残率显著下降。认为立体定向技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抽吸血肿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立体定向技术,手术抽吸血肿并置入导管,术后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106例。手术中根据血肿量抽吸血肿的50%~80%,术后每日向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次,每次每管注入5万U,间隔12h。结果 30d内死亡23例,病死率为21.69%;术后再出血6例,占5.67%;术后再出血所致的死亡1例,占0.94%;入院时已有脑疝的患者,30d病死率为60%。结论 立体定向结合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幕上脑出血安全有效,根据血肿量的大小和术前是否有脑疝存在,手术中清除血肿量以50%~80%为宜。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脑出血的CT检查与病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我院经CT证实的1450例脑出血病人中的38例复发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复发性脑出血病例中,2例为3次脑出血,有高血压史27例(71.05%);1年内出血复发率最高(36.84%),复发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年;再出血发生于对侧63.24%;基底节出血发生率最高,预后差。结论:复发性脑出血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是防止复发性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幕上入路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幕上入路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7例,男4例,女3例,55~71岁,平均61~29岁,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7~8分者3例,5~6分者2例,3~4分者2例,发病至手术的时间范围为5~69h,平均32h,出血量5~30mL。结果:5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幕上入路立体定向抽吸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血压性进展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通过CT导向立体定向抽吸和开颅血肿清除治疗25例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位于壳核15例,丘脑9例,皮层下1例;立体定向抽吸治疗16例,其中2例抽吸后再出血行开颅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9例。存活15例,死亡10例,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有快速扩展和迟发再出血二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魏春兰 《内科》2009,4(5):801-803
目的总结分析132例脑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展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CT确诊住院治疗的132例脑出血病例.数据处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转归分死亡、未愈(10d内自动住院)和好转,3周以上出院者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100例(75.76%),发病年龄在50—79岁之间114例(86.36%),农民92例(69.70%);好转及存活97例(73.48%),死亡和自动出院35例(26.52%);中重度以上残疾47倒(35.61%);126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6例在保守治疗的同时行锥颅微刨血肿引流。结论高血压为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内科治疗配合手术治疗可挽救生命,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对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进行分析,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79例小脑出血分别行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胸镜检查,最后均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出血原风中,肿瘤39例(49.4%),以息肉、平滑肌瘤和肉瘤居多;憩室和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均为10例(12.6%);伤寒及克隆病均为8例(10.1%)在肠血管畸形3例(3.8%);其它1例。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达75%(9/12);核素扫描阳性率为50%(2/4);小肠气钡造影为10.4%(2/19);6例剖腹探查,4例阳性,2例借助术中肠镜发现病变。结论: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及伤寒也占较高比例(22.7%),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肠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8.
经CT定位实施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术后早期死亡17例,再出血13例(均发生在术后24h以内)。术后6个月随访106例,恢复良好45例。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愈后,术前证实有出血倾向者慎行该疗法。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案。方法分析采用立体定向方式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3个月总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立体定向组和小骨窗开颅组治疗HICH血肿清除率为35.4%、8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3个月的总病死率为2.5%、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方式治疗HICH患者术后3个月ADL预后评价优于小骨窗开颅组(P〈0.01)。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消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不但具有损伤小、方便快捷、疗效明显,费用低廉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辅以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清除血肿,术中、术后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结果75例患者中死亡1例,总病死率为1.3%;其余患者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量达到80%的62例,术后1周时有70例血肿清除量达到了90%以上;患者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评价恢复良好54例(72.0%)。结论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内死亡率、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的差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后6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P〈0.05);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月内死亡率低于立体定向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具有微创、直视下清除血肿干净、术后再出血率低,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将同期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和CT定位血肿穿刺术,观察两组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2.5%、40%,再出血率分别为2.1%、18.3%,ADL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25%,P均〈0.05。认为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脑疝形成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脑疝解除快、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因素。方法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存活51例,死亡1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出血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手术时机和再出血或继续出血等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时机、再出血或继续出血为影响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d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出血量、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和再出血或继续出血等因素可以作为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术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术(简称传统组)、CT引导血肿吸引术(定向组)和微创骨窗入路(微创组)3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对10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单盲研究方法,对比3种手术方式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内传统组(34例)死亡2例,微创组(35例)和定向组(36例)均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内三组中均无新发死亡病例。结论微创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手术死亡率与致残率低,微创组及定向组Kamafky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68例。根据溶栓药物分为尿激酶组122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46例,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闭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率,采用Moil分级标准评价血管再通程度,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①尿激酶组:血管完全再通占37.7%(46/122);部分再通占46.7%(57/122);未通占15.6%(19/122),溶栓后脑出血占6.6%(8/122);预后恢复良好为51.6%(63/122),轻度残障22.1%(27/122)重度残障19.7(24/122),植物状态0.8%(1/122),死亡5.7%(7/122)。②rt—PA组:血管完全再通占41%(19/46);部分再通占52%(24/46);未通占6%(3/46),出血6%(3/46),恢复良好54%(25/46),轻度残障24%(11/46),重度残障15%(7/46),植物状态2%(1/46),死亡4%(2/46)。两组血管再通率、出血率及其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溶栓可有助于再通完全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和改善患者预后。尿激酶和rt—PA溶栓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如何预防再出血。方法:对50例病人采取:1.手术时间的选择;2.准确的定位;3.血压的控制;4.正确的穿刺手法进行探讨。结果:采用上以四种方法后,再出血率降低。结论:微创清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因不是在直视下操作,术中,术的有再出血的可能,采取以上四种方法可使再出血率降低,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该文探讨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死亡原因和预后。方法:基于华西医院卒中登记,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亚型是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类原则。分析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和1年末结局。结果:2002—03—2005—09,共纳入1913例资料完整的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599例(31.3%);缺血性脑卒中1314例(68.7%)。后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209(15.9%),部分前循环梗死417例(31.7%),后循环梗死186例(14.2%),腔隙性梗死502例(38.2%)。校正年龄和性别,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是完全前循环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1.42,95%CI为1.25~2.31);  相似文献   

18.
陈建华 《山东医药》2006,46(27):75-75
回顾性分析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但有无法止血、不能一次性清除血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李育英 《内科》2009,4(1):51-52
目的分析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78例青年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71例(91.02%),病因不清者7例(8.97%)。其中动脉粥样硬化46例(58.97%),心源性栓塞10例(12.82%),炎症性血管病8例(10.25%),凝血机制障碍5例(6.41%),偏头痛诱发2例(2.56%)。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饮酒及高脂血症。』临床特点为:多见于男性,意识障碍少,颅高压症状轻,以偏侧肢体无力为主,预后较好。经治疗本组痊愈55例(70.5%),显著进步14例(17.94%).进步6例(7.69%),死亡3例(3.85%)。结论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其次是栓塞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饮酒及高脂血症。一般预后较好,治愈率高,死亡及致残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青岛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经侧裂一岛叶人路清除血肿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15例,其中男71例,女44例;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的12例,9~12分的33例,5~8分的70例;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发病7~24h内)手术组(82例)和晚期(24h~5d)手术组(33例)。对比分析各组手术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手术后6个月随访,按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进行疗效评价。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的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手术组血肿大部以上清除76例(92.68%)、再出血8例(9.76%)、死亡6例(7.31%)、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76.82%(63/82)。晚期手术组血肿大部以上清除27例(81.81%)、再出血10例(30.30%)、死亡14例(42.42%)、术后6个月ADL良好率24.24%(8/33)。统计分析两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及术后ADL分级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245、20.1866、13.3942,P均〈0.05)。结论早期小骨窗侧裂一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具有创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