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黄波 《中外医疗》2009,28(34):54-5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2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66-67
目的: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GA)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组(GEA),GA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GEA组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再完成全麻诱导、插管,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气腹后、术中30分钟、拔管后即刻测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糖(Glu)、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记录各时段BP、MAP、HR、PETCO2值。结果:GA组血糖(Glu)、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在术中30分钟、拔管后明显高于GEA组(P〈0.05),两组Glu、CRP在术中30分及拔管后均高于麻醉前(P〈0.05),GEA组MAP、HR在术中较GA组相对平稳,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单纯全麻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丙泊酚的用量及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方法:将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GEA组先行硬膜外穿刺后行全麻,2组均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40~50时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维持BIS在40~60。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结果:GEA组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总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GA组(P0.01)。结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可减少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两种麻醉方法对开胸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全麻及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开胸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组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即刻、切皮时、切皮后30、60、120min及拔管后即刻测外周血中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结果两组术中血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均增高,切皮后2h达高峰,GEA组低于GA组(P〈0.05)。肾上腺素水平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05)。MAP、HR于切皮后30min及60min GA组显著升高,拔管时达高峰。同期GEA组波动不明显。结论静脉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开胸肺手术应激反应,且全麻药用量减少,病人苏醒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对循环应沏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40份择期开胸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组(GEA)和单纯全麻组(GA)各20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GEA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结果:GA组、SBP、DBP、HR在插管后及术中显著升高,至拔管时达高峰,与麻醉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毕GEA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GA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开胸手术施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麻醉效果确切,机体反应明显减轻,循环稳定,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术后清醒快,拔管早,躁动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A组)与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15例。GE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根据需要给予少量肌松剂,术后行PCEA。GA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同GEA组),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术后行PCA。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并行VAS评分。结果GE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5),GE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提前且麻醉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苏春蕾  吴文冬  赵辉 《海南医学》2010,21(18):28-29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指导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维持期镇静深度调控的有效性。方法择期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异丙酚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异丙酚静脉全麻,两组均行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使BIS值维持在50-60之间。记录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术中探查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后15min(T5)的循环指标,麻醉药用量、平均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前和拔管后1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切皮、术中探查时和手术结束时的SDP、DBP和HR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用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拔管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的指导,可以预防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术中知晓,减少异丙酚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用量,从而提早苏醒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上腹腔开放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Ⅰ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每组各300例。记录麻醉诱导、复苏时喉罩置入及退出,气管插管及拔管即刻及其前、后5min HR、MAP波动幅度,麻醉维持中HR、MAP,麻醉诱导、维持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结果Ⅰ组诱导、复苏HR、MAP的波动幅度远远低于Ⅱ组(P〈0.01),两组麻醉维持中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诱导、维持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术毕清醒明显早于Ⅱ组(P〈0.01);Ⅰ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喉罩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腔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优于气管内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4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 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GEA,n=15)与全麻组(GA,n=15),测定入室(T1)点基础值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与插管后5min(T2),切皮后5min(T3),切皮后1h(T4)及拔管后即刻(T5)等时间点NE、E值。结果两组病人组间及各时点(除基础值T1)NE、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T2、T3、T4、T5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与T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EA)与单纯全麻(GA)均能抑制剖胸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两组比较GEA组应激反应明显小于GA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肺癌或食道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监测两组患者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后(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时(T3)及术毕拔管时(T4)的MAP、HR,并记录各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等全麻药用量及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结果:GEA组全麻诱导插管后、切皮时、手术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的MAP、HR明显低于GA组,GEA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用药量均显著少于GA组,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比GA组短.结论:0.375%罗哌卡因复合全麻不仅能减少全麻药用量,清醒快及拔管早,而且使手术过程中血流动 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麻(GA)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GEA)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择期行LC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A麻醉后行气管内插管,实验组患者采用GEA麻醉;在麻醉前、插管后、气腹后、术中30 min和拔管后的5个时间节点测定患者外周血中的血糖(Glu)、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30 min和拔管后的Glu、Cor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SBP、DBP和MA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EA与GA相比,对老年患者LC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更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欧普乐喉罩在下肢侧卧位患者全麻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侧卧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欧普乐喉罩组(O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观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气道峰压(P融)、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记录O组插入喉罩1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及完成操作时间,平卧位及侧卧位呼吸道密封压(PTOP);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O组插入喉罩1次成功率为88%,2次成功率为100%,完成操作时间最短9S,最长126S,平均(28±13)s;O组插管期及拔管期的HR、MBP均较T组降低,T组插管期及拔管期的HR、MBP均明显高于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PTOP为(32.58±1.23)cmH20,侧卧位PTOP为(29.17±1.08)cmH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V、VT、Ppeak、SP0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期躁动、呛咳及咽痛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声嘶、口腔黏膜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反流误吸和喉痉挛。结论侧卧位全麻手术中欧普乐喉罩可以达到和气管插管同样满意的通气效果,安全可靠;欧普乐喉罩组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更小,拔管期呛咳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中单次静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妇科全麻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实验组(D)与对照组(C)组(n=21):D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以0.9%生理盐水替代,于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基线)、研究药物输注结束后、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10min,30min,60min,手术结束时的BIS,MAP和HR以及插管后10min,30min,60min时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及手术结束后七氟醚的总用量。观察和记录手术结束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t)及清醒拔管时间(t1);记录术中及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药物注射完毕后实验组的BIS值明显降低(P<0.05)。手术结束后实验组七氟醚的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诱导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插管时的MAP和HR明显升高(P<0.05),但实验组无明显变化。麻醉维持期间,实验组患者的HR及七氟醚的呼气末浓度较对照组降低(P <0.05),但MAP无明显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用于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经济、有效,可减少麻醉药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不影响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老年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全麻择期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1.8mg/Kg)诱导组(KP组);丙泊酚诱导组(P组)。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KP组组间SBP、MAP、DBP和HR变化有显著性(P〈0.05);P组组间SBP、MAP、DBP和HR变化有显著性(P〈0.05);KP组与P组比较,T1、T2和T3时点的SBP、MAP、DBP、HR的变化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够有效减低老年人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3种麻醉方法对高龄LC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高龄LC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E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EGA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期(T1)、气管插管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B)HR、SBP、DBP、MAP、PETCO2、ECG,GA组与EGA组同时监测异氟醚MAC、气道压、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肌松情况及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结果EA组有17例麻醉效果优良,SpO2〉95%,PETCO2维持在正常范围,EG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GA组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A组在麻醉10~15min后血压下降程度与GA组、EGA组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相似(P〉0.05),EGA组在气管插管/拔管期血压波动不明显,而GA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EA组与GA组麻醉效果相似,EGA组麻醉效果优于GA组(P〉0.05)。结论EGA组麻醉椎管内局麻药用量、全麻维持药用量、肌松药用量等均相应减少,呼吸循坏功能较为稳定,术毕麻醉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多数患者术毕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是高龄LC手术患者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全身麻醉下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人复苏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老年病人80例,年龄60~81岁,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随机分为两组:LV组:潮气量为7mL/kgPBW;C组:潮气量为12mL/kgPBW,PBW为预测体重。两组通气频率均从12次/min开始调整,使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保持在正常范围(35~45mmHg)。术毕入恢复室苏醒拔管,记录苏醒评分,拔管时间,低氧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再插管情况等及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两组术中BP、SPO2、HR、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LV组较C组明显缩短(P<0.05),恢复室肺部并发症LV组较C组低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老年病人全身麻醉中,采用合理的容量限制机械通气策略:保持二氧化碳分压正常范围、适当降低潮气量,维持轻度增快的通气频率,可减少苏醒过程肺部并发症,减少恢复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Proseal喉罩用于乳腺手术全麻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每组30例。入室后开放下肢静脉,监测生命体征,麻醉诱导以力月西0.1mg/kg、芬太尼6μg/kg、阿曲库铵0.6mg/kg、丙泊酚1mg/kg,麻醉维持以丙泊酚4~6mg/(kg.h)、阿曲库铵8μg/(kg.min)、瑞芬太尼0.2μg/(kg.min)微量泵泵注。观察气管插管及置入喉罩前、即刻和苏醒拔管及拔罩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分压值(PETCO2),记录拔管拔罩期及术后24h并发症。结果: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置管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LMA组置罩及拔罩即刻的MAP、HR略高于置罩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LMA组置罩及拔罩即刻的MAP、HR,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PO2、PETCO2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拔罩期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呛咳、咽痛、声嘶发生率比较,LMA组明显低于T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h咳嗽、咳痰、咽痛、咽干情况比较,LMA组明显低于T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seal喉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乳腺手术,能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通气效果,并且喉罩能有效地减少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A组)与静脉麻醉组(B组)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OPLAC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喉罩插管时(T2)、喉罩插管后5min(T3)、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药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苏醒评分明显增加(P〈0.05),患者MAP、HR、Sp02的稳定性显著升高(P〈0.05),麻药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麻药剂量,患者意识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更适合高危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静脉预注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8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各组麻醉诱导前用药分别为:D1组:地佐辛0.05mg/kg;D2组:地佐辛0.1mg/kg;D3组:地佐辛0.2mg/kg;C组:生理盐水5mL。4组患者均给予芬太尼3tL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给药前(T0)、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MAP、HR值比较,C组、D1组在T2-4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P〈O.05),D2组仅在T2、T3时升高(P〈0.05),D3组变化不明显;但相同时点比较,MAP、HR值D2、D,组低于C组(P〈0.05)。BIS值比较,与T1时比较,C组、D1组在T2、T3时明显升高(P〈0.05),D2组仅在T2时升高(P〈0.05),D3组在T4、T5时显著低于T1时(P〈0.05),D3组在T2-5时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地佐辛0.1—0.2mg/kg预注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