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重塑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变化过程中,神经系统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近年来由于非侵入性脑功能影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对于机体行为模式变化,特别是口腔行为模式变化(如:牙齿缺失、种植义齿修复后)引发的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的神经重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神经重塑的机制,以及口腔行为模式变化引起大脑皮层神经重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免疫细胞可合成并分泌儿茶酚胺(CA)类物质,其对CA类物质的代谢作用与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对CA类物质的代谢相似。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免疫细胞合成的CA类物质,不仅在机体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一些炎性疾病,如急性炎性肠病、急性炎性肺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CA类物质在机体代谢及炎性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问答题 1.答:咀嚼系统系由牙、牙周组织、颌骨、颓下颌关节、咀嚼肌及与其有关的神经和血管所组成,该系统可视为发挥咀嚼功能的统一体。其中,咀嚼肌为主动部分,牙、牙周组织、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为被动部分,但均通过神经系统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应激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网络关系,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引发或加重牙周炎。本文从应激对抗体水平的影响、免疫细胞的变化、细胞因子及其他炎症调节因子的变化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使口腔医生了解应激影响牙周炎的免疫机制,重视应激在牙周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激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网络关系,降低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引发或加重牙周炎。本文从应激对抗体水平的影响、免疫细胞的变化、细胞因子及其他炎症调节因子的变化等几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使口腔医生了解应激影响矛周炎的免疫机制,重视应激在牙周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稳态(homeostasis)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 生物体系统通过这种过程保持系统稳定, 同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 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稳态医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细胞、器官及全身稳态平衡的科学, 是以维持稳态平衡为立足点继而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诊疗疾病的综合性学科。稳态医学(homeostatic medicine)着眼于机体整体, 聚焦稳态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有望为维持健康和诊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在机体多系统稳态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硝酸盐可以通过硝酸盐-亚硝酸盐-NO途径调节机体NO发挥重要生理作用以维持机体稳态。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内的硝酸盐转运通道唾液酸转运蛋白(sialin)可介导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功能, 其与硝酸盐产生的NO一起, 共同成为调控机体稳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可感受酸、甜、苦、咸、鲜五种味道,不同的味觉有助于机体鉴别营养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哺乳动物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味觉的产生需要味蕾、外周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目前对哺乳动物味蕾的发育与重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小鼠模型的研究,在分子层面对上述两个过程有了一定认知。这一领域内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对味觉障碍与味觉丧失等疾病进行精准防治。  相似文献   

8.
当机体局部受到有害刺激会引起防御性炎症反应。炎症初期,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PMN)从骨髓或血管壁游离到血液中并聚集到炎症的局部。针对各种刺激,通过活性氧(ROS)的产生和释放蛋白酶,使PMN起到防御作用。但是,如果这些因子过剩或不适当地生成,则有可能引起组织障碍,给机体带来不利影响。如过剩的ROS可使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质(LPO)引起生物膜障碍。也有人认为,为了保护细胞免遭ROS或LPO的损伤,生物体内存在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酮蓝蛋白(CP)、铁传递蛋白等抗氧化剂,以维持机体的恒定性。但是,关于这些活性氧的产生系统和消除系统的相互关系,现在  相似文献   

9.
生物节律是机体为响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一种内在自主计时机制,调控机体各项生理活动,影响人体各类疾病的形成与转归。本文阐述了口腔颌面发育畸形、炎症、恶性肿瘤等常见疾病状态下局部组织活动节律的变化规律,辩证分析生物钟系统及生物节律对口腔颌面组织活动的重要性,重点剖析生物节律在维持口腔健康以及影响口腔常见疾病、口腔相关系统...  相似文献   

10.
牙周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及其产物侵入机体后,可引起宿主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这种防御性的应答反应,包括T细胞系统、B细胞系统及补体系统。人体存在一套完整的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是构成特异免  相似文献   

11.
应激源激活下丘脑、蓝斑、杏仁核和海马等核团,诱发机体功能紊乱及相关的病理变化,表现出紧咬牙、咬甲癖、磨牙症,甚至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口颌系统症状。三叉神经感觉及运动核团能调控咀嚼的口腔感受及咀嚼肌运动,并参与应激状态下的机体反应。本综述就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的研究做了概括,并且总结了咀嚼刺激对于机体应激状态的正性调节作用,以期探讨压力应激下口颌系统的生理、病理反应的潜在发病机制,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偏侧咀嚼对口颌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侧咀嚼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或是由于几颌系统其它疾病导致的被动偏侧咀嚼。它与几颌系统常见病的发病以及颌面部的美观密切相关,本文就偏侧咀嚼习惯的病因及其对牙体、牙周、[牙合]、肌肉、颌骨、颢下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干细胞是近年来生物学上最具挑战性、也最有吸引力的领域之一。其中造血干细胞(HSC)已经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遗传性免疫缺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除了造血干细胞以外,在机体成熟组织中还存在非造血干细胞(如肌肉干细胞、神经元干细胞、表皮层干细胞等),在机体受到外  相似文献   

14.
口-面-指综合征(oral-facial-digital syndromes,OFDS)是一类主要表现为口腔颌面部畸形、骨骼畸形或伴有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畸形的先天性综合征,目前依据临床表现分为13种类型。本文报告1例V型病例,并复习最新分型及分子诊断进展。  相似文献   

15.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的血液相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作整复的20例患者,在手术植入材料前后分别检测病员血清中 IgG、IgA、IgM、C_3、C_4、CIC 水平,结果表明,术前术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别无显著性,说明该人工骨材料植入体内后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不改变机体正常的免疫状况,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评价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ISO评价标准中的部分体内试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热原实验、过敏实验、口腔黏膜刺激实验、皮肤刺激实验,根据相关标准评价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该新型材料对生物机体无致热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明显急性毒性。结论:牙体修复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机体组织无明显毒害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涎液为机体生理性体液之一,已知有帮助消化、抵御病原性微生物等作用。据近代研究,发现涎液为机体防御机制中重要之一环,与胰岛素内分泌系统也有密切关系。许多系统性疾病均可使涎液的电解质、免疫球蛋白等成份发生明显改变。涎液生理、生化、病理学之研究正日益深入,现就涎液免疫球蛋白、涎液激素和涎液电解质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宿主防御系统的成员之一,在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牙周炎为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防御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与牙周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纳米颗粒紧压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表面化学处理和阳极氧化法等辅助方式将种植体表面结构进行改性。种植体植入后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研究显示,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细胞在机体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细胞针对种植体表面分别介导不同的免疫反应。一些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对于消除该区域的炎症,提高骨整合,促进伤口愈合提供帮助。本文就钛种植体表面的纳米改性方法、钛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与机体免疫应答之间的联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牙周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牙支持组织的疾病,可导致全身的慢性低度炎症。一旦全身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可能诱发神经炎症。神经炎症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特征,提示牙周病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潜在联系。本文列举了牙周病诱发和加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以及重度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证据,分析牙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