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设计眼睑肿瘤切除后缺损外周部位的正常皮肤,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安排局部皮肤的位置,以达到修复眼睑组织缺损的目的。方法设计以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周围皮肤为供皮区,采用A—T皮瓣、V—Y皮瓣、易位皮瓣、滑行皮瓣、邻近睑板结膜瓣联合邻近组织双瓣法修复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6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随访3个月至一年,无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美容效果好。结论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和技术通过局部皮瓣修复眼睑创面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院对1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并发褥疮,采用局部皮瓣转移术消除创面,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燕梅  朱华锋  王健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214-1215,F0003
目的探讨面部皮瓣运用治疗整形外科理论及手段,及如何取得最佳的治疗美容效果。方法根据面部病损切除后皮肤缺损面积的大小,采用设计法确定方法,皮瓣大小、位置,严格无菌操作。结果15例面部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坏死并发症。结论应用随意型局部旋转、推进、易位等各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病损切除后形成的继发皮肤缺损,可以治疗疾病的同时简单切除缝合及皮片移植后出现的瘢痕、畸形、色素改变及皮片收缩等不良反应。该法疾病术后治疗效果好无明显瘢痕,皮肤色泽、质地与正常组织相同,无收缩变形,符合疾病治疗及美容要求,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5.
刘淑萍 《河北医学》1998,4(3):48-49
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301800)天津市宝坻县人民医院刘淑萍鼻唇沟皮瓣在颜面部整形中应用十分广泛。作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上唇、下睑缺损或畸形共1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其中男性4例,...  相似文献   

6.
睑缘色素痣是色素性皮肤病中较少见的一种 ,但近几年来医院求治者增多。本病好发于上下眼睑的睑板处 ,若皮损大于 0 .5 cm,可直接影响病人的视野和外观。以往用激光、微波、电离子及常规手术切除治疗 ,易造成局部瘢痕影响外形。1993年 3月~ 1997年 9月 ,我们采用眼睑皮瓣转移法治疗睑缘色素痣 2 7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 7例睑缘色素痣病人中 ,男 6例 ,女 2 1例 ;年龄 19~ 6 1岁 ,平均 (38.7± 2 .0 )岁。色素痣位于下眼睑 2 0例 ,上眼睑 7例。 度皮损 9例 , 度皮损 13例 , 度皮损 5例。病程 5~2 7…  相似文献   

7.
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整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对于因眼睑瘢痕、肿物切除术造成的睑皮肤缺损,以前大多用上臂内侧皮瓣修复。作者尝试用鼻、颞侧的转移皮瓣及耳后的全层游离皮瓣进行整复手术2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1临床资料患者年龄8~72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瘢痕性睑外翻4例均为10岁以内...  相似文献   

9.
四肢因创伤、肿瘤切除、烧伤、瘢痕切除、感染等引起大范围皮肤、骨骼、肌肉、神经或血管的缺损,甚至并发骨髓炎、骨不连,使治疗旷日持久,对社会和个人都增加很多负担.作者通过观察62例皮瓣在四肢整形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各类皮瓣应用的最佳指征,探寻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缺损的最佳治疗方案<[1-2]>,探讨皮瓣移植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采取的治疗措施,以提高皮瓣的存活率及最大限度达到肢体功能兼形态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用梭形切口切除面部病损时,其两端常有皱襞突起,形似“猫耳”,需在皱襞处切除一小块三角形组织进行纠正,无形中延长了切口线。作者设计了形状似古代元宝的皮瓣,克服了切口两端出现“猫耳”的现象。自1995~1997年在15例面部色素痣手术时应用此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严志 《中外医疗》2016,(14):29-31
目的:探究眼睑分裂痣的不同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眼睑分裂痣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术;B组患者采用转移或推进皮瓣术;C组患者采用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首先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然后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所有患者的上伤口在1期即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的睑缘切痕;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B组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眼睑分裂痣的方法较多,全厚皮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以及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痊愈的效果较好,手术的操作也较为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悄然在中华大地兴起,追求时兴,强调打扮,美化自己已是人人关心的事情,然而老年医学美学在老年人中占相当地位,并且也相当普遍,如何搞好老年医学美学是医务工作的责任,也是全必须关心的情况,同时是反映着社会必须关心的事情,同时也是反映着社会进步,文明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3.
双蒂舌状头皮瓣修复头外伤造成的部分头皮缺损,可获一期修复,成功率高.较埋植软组织扩张器扩头皮修复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疗程,较单纯游离植皮能生长头发,外形美观.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对6例头外伤所造成的颅骨裸露,部分头皮缺损.实施了以双蒂舌状头皮瓣局部转移修复颅骨裸露创面的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眼睑肿瘤术后整形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可卫  张九明 《海南医学》2007,18(11):136-136,75
目的 探讨眼睑肿瘤手术切除后眼睑缺损的整形方法.方法 选择1998年至2006年我院住院病理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鳞状细胞癌40例(40眼),按Mohs法则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眼睑缺损大小分别采用对位缝合,颞侧外眦楔形切开肌皮瓣移位,异体巩膜移植替代睑板及利用同侧上(或下)睑板结膜瓣移植进行修补,术后观察疗效,评价复发率及眼睑成形效果.结果 40例眼睑肿瘤术后整形效果满意,术后肿瘤复发4例(10%).结论 Mohs法控制肿瘤切除,安全、有效,并有利于保存眼睑组织提高术后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腿与足部软组织缺损应用局部皮瓣转移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小腿与足部软组织缺损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实施与手术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皮瓣一期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皮瓣一期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χ^21.07,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避免血管危象的产生,促进皮瓣一期成活,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治愈率。临床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中老年人的特点,提出相适应的眼睑年轻化整形术。方法 取站立位设计,术中再核对。上睑设计取适合中老年人的低重睑线;下睑去除膨出眶脂;眶脂释放保留眶缘充填固定;眼轮匝肌瓣眶外侧固定。结果 术后皮肤及眶脂去除适量,年轻化效果明显。结论准确的术前设计,适量地去除松弛的皮肤和眶隔脂肪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皮瓣转移在修复手部肌腱、骨或关节外露创面及功能重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我科自1994年5月~2000年5月,共应用8种转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83例,疗效满意。现将临床工作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推进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应用眼轮匝肌蒂推进皮瓣17例,于缺损区临近部位沿皮纹设计皮瓣,皮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缺损直径,长度约为缺损直径的1.5~2.0倍,推进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观察3~12个月,肿瘤无复发,眼睑形态满意,瘢痕不明显,眼睑启闭自如.结论 眼轮匝肌蒂推进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操作简便,灵活可靠.  相似文献   

19.
谷琪  李川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1,34(2):151+154-151,154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较大色素痣切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根据面部色素痣切除后遗留的皮肤组织缺损的大小、形状、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情况,应用V-Y皮瓣、改良菱形皮瓣、A-T皮瓣、风筝皮瓣等来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2-24mo,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匹配,切口瘢痕隐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切除遗留的组织缺损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在美容整形外科中较为常见,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面部肿瘤、色素痣、瘢痕等,既往治疗多以激光、直接切除拉拢缝合及植皮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往往遗术后外形不理想、色泽不协调、瘢痕明显等问题,近3a来我们采用局部皮瓣修复的方法,治疗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共47例,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