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 2 80例小儿难治性咳嗽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难治性咳嗽 ,治愈率为 96 .4 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咳嗽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寒性哮喘患儿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病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4.59±1.11)d、8.0%、92.0%、12.0%,对照组对应指标为(4.55±3.25)d、8.0%、96.0%、16.0%,经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青龙汤与麻杏石甘汤均是治疗小儿寒性哮喘的有效药物,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小儿支气管炎为上呼吸道感染 ,多因风寒或风热患病。由于小儿自身的抵抗力较低 ,病毒和有害菌等病原体感染 ,而表现为内生痰浊 ,肺失宣降 ,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稠等。小儿支气管炎为小儿常见病 ,西医用抗生素治疗 ,但这些药物很多具有过敏性、耐药性 ,给药途径有的也不方便。为此笔者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及临床经验 ,研制了小儿解毒退热灵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小儿解毒退热灵口服液的制备1.1 处方组成 :黄芩 12 0 g、金银花 12 0 g、连翘 12 0 g、大青叶 12 0 g、鱼腥草 2 4 0 g、柴胡 10 0 g、拳…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大多加强抗生素使用 ,治疗效果不满意 ,更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笔者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采用整肠生治疗小儿腹泻 3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相似文献   

5.
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俊萍 《光明中医》2008,23(4):463-46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为气不摄血、胃肠郁热、阴虚内热、风热伤络、血热妄行、瘀血阻络6型。1疗程为1个月,连用1—2个疗程。结果:痊愈56例,好转7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分型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病 ,若急性期治疗不及时 ,易并发肺炎、心衰 ,而反复发作者 ,有可能演变为支气管哮喘。笔者采用东莨菪碱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患儿 78例 ,均符合 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4 0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 2个月 ,最大 5岁。将其分为两组各 39例 ,两组患儿病情基本相同 ,均有咳嗽、憋喘、伴有或不伴有发热、三凹征明显、双肺可闻哮鸣音或 /和湿罗音。1.2 治疗…  相似文献   

7.
小儿秋季腹泻为儿科常见病 ,多发于秋冬季节 ,主要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又称病毒性肠炎。其发病机制为病毒损伤肠黏膜 ,使肠黏膜微绒毛上皮细胞受损 ,致双糖酶活性降低 ,导致双糖吸收不良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治疗上无特效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止泻药物如收敛、吸附、抗肠蠕动止泻药对其效果不明显 ,故治疗多以补液防治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我科于1 997— 1 999年秋冬季节 ,应用中药止泻散辅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患儿 1 0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例住院秋季腹泻患儿 ,均符合小儿轮状病毒肠…  相似文献   

8.
辨证推拿治疗小儿腹泻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辨证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泻 34例 ,并设药物对照组 30例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1% ,对照组为 86 7% ,P <0 0 5 ;治疗组止泻日数为 (3 3± 0 6 )天 ,对照组为 (3 8±0 5 )天 ,P <0 0 1。提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脾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36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茵 《辽宁中医杂志》2004,13(6):491-49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学龄前复感儿患病率为2 9 6 9% ,其中城市为32 6 1% ,农村为2 4 19%。近年来,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该病常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反复发作,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哮喘、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病,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运用免疫调节剂、锌制剂等治疗,疗效不确切,而且临床症状,如不思饮食、胃纳差、消瘦、汗出等改善不明显。笔者从2 0 0 1年起,以益气固表汤治疗复感脾虚型136例,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6例,均为我院儿科观察治疗2月以上患儿,其中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片、溶菌酶肠溶片、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2例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口腔炎的患儿进行病毒分离及血常规检测,再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溶菌酶素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口服。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总体疗效、血清炎症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52例患儿中病毒分离阳性率为62.5%,均为I型单纯疱疹病毒,各年龄段病毒分离阳性率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2.0%的患儿血常规提示为病毒感染。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2组患儿治疗5d后TNF—α及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IL—10则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昔洛韦片、溶菌酶肠溶片与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可有效缩短发热、疼痛、疱疹及溃疡的缓解时间,且不增加毒性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广泛应用 ,小儿农药中毒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因小儿缺乏表达力 ,症状不典型 ,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 ,因而延误治疗时机 ,为引起注意 ,现将我院收治的 1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0例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0~ 2岁 2例 ,4~8岁 7例  相似文献   

12.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1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河北中医》2002,24(9):670-670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可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 1 998~ 2 0 0 1年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 1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依据[1]  病程≤ 3日 ;每日排便 5次  相似文献   

13.
1 小儿巨结肠治验小儿巨结肠病是新生儿顽固性便秘病证 ,中医称之为新生儿“锁肚”。患儿出生后数天不排便 ,腹胀如鼓 ,甚发呕吐。临床常通过导滞灌肠、插入肛管等方法 ,得以暂时缓解。但若不坚持使用这些方法 ,则又将再次出现便秘、腹胀 ,而且便秘时间更长 ,症状更加重。这是先天性巨结肠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一般往往采取手术治疗 ,但患儿痛苦大、不配合。例 1,吴某 ,女 ,4 0天 ,2 0 0 0年 4月初诊。患儿家长主诉 :患儿已 15天未有大便 ,在某某医院诊断为巨结肠 ,预做手术治疗 ,家长恐惧手术 ,故坚持寄望于中医药治疗。刻下症 :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医对症治疗一周后,有24例显效(40.0%),33例有效(55.0%),3例无效(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宣降平调汤治疗小儿痰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0 0例痰湿咳嗽恶化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 0例采用自拟宣降平调汤治疗 ,对照组 2 0 0例口服橘红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宣降平调汤治疗小儿痰湿咳嗽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冶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寒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金沸草散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7.5%、100%,对照组分别为55.0%、9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呼吸道感染 ,大多因病毒所致 ,由于病毒种类繁多 ,变异快 ,加之小儿肌肤薄弱、卫外不固 ,外邪易侵 ,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单纯西药治疗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笔者采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 30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大者 13岁 ,最小者 1岁 ;上呼吸道感染者2 0例 ,支气管炎者 15例 ,肺炎者 10例 ,支气管哮喘者 5例 ;合并有厌食者 35例 ,多汗者 4 0例。所有患儿免疫功能检查 ,均显示血浆免疫球蛋白异常。2 治疗方法加味玉屏风散 :黄芪、白术、白扁豆各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临床特点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3— 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 16 2例小儿慢性再障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对加味参芪仙补汤对其辨证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小儿再障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以贫血、出血症状为主 ;外周血以血小板减少最为显著 ,白细胞计数约 5 0 % >4 0× 10 9L-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计数约 5 0 %在正常范围 ,但绝对值绝大多数明显减少 ;骨髓增生活跃病例多于增生低下者 ;T淋巴细胞亚群绝大多数异常 ,以CD3 ,CD4阳性细胞减少 ,CD8阳性细胞增高 ,CD4/CD8比值减低为特点 ;免疫球蛋白绝大多数异常。加味参芪仙补汤为主治疗小儿慢性再障总有效率为 87% ,治愈缓解率为 6 0 % ,疗效显著。结论 小儿慢性再障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 ;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再障疗效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自拟柴石汤治疗风热伴食滞型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感发热 ,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然多发于冬春气候变化之时 ,若施治不当或不及时 ,极易导致肺炎喘咳 ,入营厥变和并发挟痰、挟滞、挟惊。在小儿外感发热中 ,外感风热伴食滞型较为多见。笔者自 1998年— 2 0 0 1年自拟柴石汤治疗风热伴有食滞型小儿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