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喻昌 ,字嘉言 ,生于明代万历己丑年 (公元 1 5 89年 ) ,江西新建人。他一生极尚仲景 ,认为“仲景《伤寒论》一书 ,天苞地苻 ,为众法之宗 ,群书之祖”,“《卒病伤寒论》十六卷 ,当世兆民 ,赖以生全 ,传之后世 ,如日月之光华 ,旦而复旦 ,万古常明可也”。他行医于江西、江苏等地  相似文献   

3.
喻昌研究伤寒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尚论篇》。喻氏持"错题简重订"论,重新编次《伤寒论》,倡"三纲鼎立"说,并重视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尚论篇》论述淋漓尽致,文字简洁明了,使人能执简驭繁,不失为学习伤寒应读之书。喻氏研究《伤寒论》结合临床,探微索隐,独具慧眼,阐发精要,贡献匪浅。  相似文献   

4.
试评喻昌《尚论篇》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昌,字嘉言,江西西昌(现南昌)人,明末、清初之名医,著有《医门法律》《寓意草》、《尚论张仲景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及《伤寒尚论篇后篇》(以下简称《尚论篇》),《尚论篇》是其伤寒的代表作。喻氏在理论上造诣甚深,诊病屡起沉疴,师授桃李盈门,颇为医林所推崇。《尚论篇》虽服膺于方有执,但因编次、注释有所创举,又从补亡角度拾遗温病,故比方氏影响为大。本文试评该书的学术思想,仅作抛砖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5.
喻昌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家,其创立了"三论一法",即:秋燥论、大气论、"代髓迪光"论、逆流挽舟法,均体 现着对脾胃的固护,可以说重胃气、慎攻下是贯穿喻昌主要学术思想的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书中首度提出"五脏六腑皆禀于胃""、胃气为本"等论述。作为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伤寒论》中虽未能直接论述《内经》所载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在疾病防治方面,注重脾胃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重视调理脾胃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倡导脾胃分治理论,创立胃阴学说,深入探讨叶氏脾胃学术思想对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喻昌(公元1585~1664年),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江西省新建人.学术上,喻氏崇尚<内经>、<伤寒杂病论>.其医学著作主要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及<寓意草>.这3部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并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叶国芝(1909—1982),湖北新洲人,原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为湖北名老中医。先生于1917年~1924年在家乡读私塾,1925年随舅父到江西南昌入官佐子弟学校初中班  相似文献   

10.
荣远航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22,(2):345-347,354
通过整理分析《医门法律》《尚论篇》《尚论后篇》《寓意草》及相关文献,探讨喻昌治疗中风病经验和学术思想.总结其治疗中风病理论如下:1)主要病机为阳虚邪乘,本虚标实;火、气、痰、郁等体质偏颇对中风病具有易感性;2)以全面的四诊合参为依据进行脏腑辨证,尤重脉诊;3)首提"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的治则;以雨治风,思路新颖;4)明...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就学于数位名老中医,承前辈之验,结合个人久事临床所悟,对脾胃病的治疗有如下认识。 气血痰瘀同治 脾胃之病以郁为多,凡气血不调所致病证都属郁。气机不畅,迁延日久继而生痰致瘀,痰瘀互结使病情缠绵,宜用平性药和之,调气理血,祛痰化瘀,因势利导,安正祛邪。可选用四七汤、四逆散等,酌加当归、丹参、泽兰、红花等药。  相似文献   

12.
马文全 《河南中医》2004,24(3):58-59
中医脾胃学说起源于《内经》和《难经》,至金元时代的李东垣,他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及“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撰有《脾胃论》一书。  相似文献   

13.
滋脾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华  胡峻彰  陈达 《新中医》2020,52(2):173-175
脾阴虚证是临床多种疾病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常见中医证型,常以或单纯、或兼夹、或为主、或为次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临床,滋脾疗法因之可以或单纯、或兼投、或为主、或为次地广泛用于内、妇、儿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其辨证宜从病理认识入手,分清其机理差异及兼证之不同,并随气候、禀赋、病情深浅,予以不同加减。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将关节劳损归为"痹证"‘痿证"的范畴,现代医学称其为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等,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笔者在临床观察及阅读<黄帝内经>过程中,发现脾胃亏虚在关节劳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将结合<黄帝内经>的有关内容,从脾胃立论,探析关节劳损的病机.  相似文献   

15.
论《脾胃论》补益脾胃方剂的用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中 ,补益脾胃方剂的用药特点。 1擅用脾胃益气升阳药物 ;2喜用风药 ;3不宜用淡渗分利药 ;4随证加减 ,灵活权变 ,因时、因人、因脏腑所伤部位不同 ,灵活掌握 ,随方加减 ;5配方君臣有序 ,每方用药剂量小 ,每次服用量也较少。  相似文献   

16.
脾胃病用药     
脾胃病变与阴阳、气血、升降、燥湿、纳运密切相关,临床用药当明辨病因病机,中病即止,有是病而用是药,用药不及,难纠其偏,用药太过,反伤其正,用药之妙,全在一个平字,切忌伤脾阴胃津、碍脾之健运、伤中碍食、助邪火伤阴、耗气伤正,脾胃有别,脾胃分治,辨证加减,合理搭配升降、燥湿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借助现代医学对脾胃病进行诊断,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的辨证治疗,采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来治疗脾胃常见病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拓宽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①病证结合,成竹在胸。②用药轻灵,平中见奇。③顾护后天,斡旋升降。④用药精简,擅用药对。⑤整体观念,全面调摄。  相似文献   

19.
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现代医学治疗,中医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本文通过对尿失禁病因病机、调理脾胃法源流,以及临床辨证分型治疗的体会结合案例进行阐释,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机体通过气化作用而实现物质转化、能量转化和形能转化,维护着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气化病是指人体气化稳态失常而导致的疾病,大致分为阳化太过、阳化不及、阴化太过、阴化不及四大类。气化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气化病是由于脏腑失调,气化失司所致。脾胃是人体气化之枢杻,与气化病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笔者从中焦脾胃入手论治多种气化病,取得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