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假性囊肿的病因、转归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擎天 《胰腺病学》2002,2(4):243-246
胰腺囊肿可分为胰腺真性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二种类型。真性者有先天性囊肿或肿瘤性囊肿,在囊肿内具有上皮组织,仅占胰腺囊肿总数的15%。假性者为胰腺内或胰腺周围液体的积聚,以后由纤维素性包膜所包裹,不具有上皮组织,占胰腺囊肿总数的85%,本文就有关PPC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胰腺囊肿可分为真性囊肿(先天性、寄生虫性、皮样囊肿)、假性囊肿及囊性肿瘤(囊腺瘤、囊腺癌、囊性淋巴瘤)三种。真性囊肿及囊性肿瘤均很少见,常在手术或尸解时偶被发现。假性囊肿较为多见,是胰腺炎或胰腺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假性囊肿与真性囊肿在组织学上之差别,在于后者发生于胰腺组织、囊肿在胰腺内、囊内层为腺管或腺泡上皮细胞组成;而前者是胰腺周围组织形成囊壁将积液包围成囊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PCL)的发病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病变的134例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伴发症、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胰腺假性囊肿(PPC)107例、真性囊肿(TPC)12例、囊性肿瘤(PCT)15例.囊性肿瘤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3).假性囊肿组有急、慢性胰腺炎史的病例数显著多于真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0),假性囊肿组胆道结石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囊性肿瘤组(P=0.005),而真性囊肿组同时伴有肝、肾囊肿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0).CT对假性囊肿和囊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P值分别为0.000和0.02).结论 胰腺囊性疾病应根据其发病情况、相关病史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有助于明确囊性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性疾病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PCL)的发病及诊断方法。方法对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病变的134例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伴发症、症状、体征、影像学诊断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胰腺假性囊肿(PPC)107例、真性囊肿(TPC)12例、囊性肿瘤(PCT)15例。囊性肿瘤组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3)。假性囊肿组有急、慢性胰腺炎史的病例数显著多于真性囊肿和囊性肿瘤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0),假性囊肿组胆道结石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囊性肿瘤组(P=0.005),而真性囊肿组同时伴有肝、肾囊肿的病例数显著高于假性囊肿组(P=0.000)。CT对假性囊肿和囊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P值分别为0.000和0.02)。结论胰腺囊性疾病应根据其发病情况、相关病史及影像学特点进行仔细分析,才能有助于明确囊性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最常见的一种胰腺囊性病变,约占全部胰腺囊性病变的75%,主要由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及腹部外伤所造成,病理特征为囊壁缺乏上皮层.传统的处理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治疗和内镜技术的发展,使PPC的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本文总结我院采用CT引导下外引流方法治疗66例PPC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内引流已经成为PPC治疗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新型蕈型覆膜金属支架(lumen-apposing metal stents,LAMS)在假性囊肿引流中的不断应用,展现出较好的疗效和临床实用价值,本文就PPC内引流现状,特别是超声内镜引导LAMS治疗疗效、并发症及处理对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胰腺假性囊肿(PPC)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创伤.有报道,13%的急性胰腺炎(AP)首次发作的患者可形成PPC[1].而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一直存有争议[2].通常PPC的治疗一直以外科手术以及穿刺抽液或引流为主.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探讨奥曲肽对AP后PPC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969年10月至1999年6月住院并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肿39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以探讨胰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的病因特征,提高对PPC的病因认识.方法 收集2000年4月至2009年12月间长海医院收治的PP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的软件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假性囊肿的病因及原发病.结果 共收集PPC 366例.PPC的病因为:胆源性158例(43.2%),特发性79例(21.6%),酒精性50例(13.7%),外伤17例(4.6%),胰腺肿瘤9例(2.5%),高脂血症8例(2.2%),胰腺术后7例(1.9%),其他38例(10.3%).按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共有318例PPC可纳入该分类,其中急性PPC 204例(64.2%),慢性PPC 98例(30.8%),胰腺脓肿16例(5.0%).急性PPC中前4位病因分别为胆源性、特发性、酒精性及外伤;慢性PPC中前3位病因分别为胆源性、特发性、酒精性.结论 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明显不同,我国PPC的病因以胆源性为主,其次为特发性、酒精性.  相似文献   

10.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 PPC)是一种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外伤或胰腺术后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9例PP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的分析,以期能对PPC的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一定帮助,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 PPC)是胰腺炎和胰腺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为探讨PPC的最佳治疗方法和转归,我们对1999年9月~ 2002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薇  罗和生蔡佳 《胰腺病学》2005,5(2):122-122,125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一种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外伤或胰腺术后的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9例PP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的分析,以期能对PPC的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一定帮助,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囊肿引流术(endoscopic transpillary cyst drainage,ET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st,PPC).  相似文献   

14.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的常见并发症,其中AP、CP发生率分别为2%~50%、20%~60%.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及内镜附件的发展,采用EUS引导下经胃壁或十二指肠壁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佳等优点.我科采用该方法共治疗18例患者,现总结术前、中、后的护理配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腺囊性疾病比较少见,我院1977~1987年共收治10例。其中假性胰腺囊肿6例,真性胰腺囊肿、胰腺囊腺癌、胰腺囊腺瘤、胰腺脓肿各1例。术前确诊者6例,另4例分别误诊为小网膜囊肿、肾囊肿、膈下脓肿,胰头癌。现就几种主要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断问题讨论如下: 一、胰腺囊腺癌:该病患者早期常无明显不适,随病变的生长,60~80%的病人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多呈持续性。30~40%的  相似文献   

16.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和转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胰腺炎和胰腺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为探讨PPC的最佳治疗方法和转归,我们对1999年9月~2002年1月我院收治的41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合并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或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行内镜腔内引流术(endoscopic transluminal drainage,ETD)的长期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20年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通过腹部C...  相似文献   

18.
胰腺囊性病变包括假性囊肿(pseudocysts, PC)和囊性肿瘤.近些年由于CT影像技术的发展,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率明显提高.胰腺囊性肿瘤仅占胰腺囊肿的10% ~ 15%[1],但种类繁多,并且具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不同程度分化,其中最常见的病变类型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SCA)占32% ~ 39%;黏液性囊性肿瘤包括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adenomas,MCA)和黏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MCAC),共占10% ~ 4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占21% ~ 33%[2-3].假性囊肿和浆液性囊腺瘤为良性病变,无症状者不必行手术治疗;而黏液性囊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潜在的恶性,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应行手术治疗.因此,术前确定胰腺囊性病变的性质非常重要,这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内镜超声(EUS)技术的成熟,通过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只要取得2 ml囊液,就可对囊液中的肿瘤标志物、胰酶、粘蛋白和细胞等成分进行检测,为判断胰腺囊性病变的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CP常见病理变化, 20%~40%的CP患者病程中发生PPC。PPC可加重CP患者腹痛, 部分会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 PPC是CP治疗的重要一环。临床上CP继发PPC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结合既往文献, 就CP继发PPC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入引流法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D'Egidio Ⅰ型PPC患者在CT或US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外引流,CT或US检查观察引流效果,无明显残腔后,夹管观察3~7 d,无异常即可拔管.经21 d引流不能痊愈者,给予每日无水乙醇20 ml囊腔注入治疗.结果 21例D'EgidioⅠ型PPC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外引流后,痊愈15例,治愈率为71.43%.其余6例中,治疗有效3例,无效3例.其中1例为单房PPC并感染,2例为多房PPC无感染,3例为多房PPC合并脓肿,均经无水乙醇注入治疗6~21 d后囊腔消失,治愈率100%,无l例发生并发症,6~12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 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入引流法是治疗PPC合并感染或多房性PPC有效、安全的非手术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