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房颤动 (AF)可导致心房电重构 ,使AF的易诱发性增加。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拮抗剂 [AngⅡ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AngⅡ受体拮抗剂 ]作为一种扩血管药物已被广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其对心脏、血管形态重构的有益影响已被证实 ,而近年来有关AngⅡ拮抗剂对心房电重构影响的研究渐增多 ,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心房电重构的提出及其机制1.1 心房电重构的提出 1995年Wijffels等[1] 首先发表了快速心房起搏诱发AF的动物模型 ,将心脏起搏器置入山羊体内 ,以快速起搏心房的方法诱发AF ,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AT2)拮抗剂对梗死心肌组织中钙蛋白酶(calpain)系统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将成功造模的96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24只。各组术后1、3、7、14d分别检测左心室游离壁(LVFW)、室间隔(IS)、右室壁(RV)的calpainⅠ、Ⅱ及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表达。结果:术后14d,手术组IS的calpainⅠ蛋白表达与LVFW的calpainⅡ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手术加缬沙坦组及手术加PD123319组(均P<0·01);各组LVFW、RV的calpainⅠ蛋白表达,IS、RV的calpainⅡ蛋白表达以及IS、LVFW、RV的calpastatin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lpainⅠ参与MI的晚期重塑,calpainⅡ参与早期缺血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MI病理过程中,calpainⅠ和Ⅱ的上调通过AT1起作用,AT1受体拮抗剂的心脏保护作用与其抑制了calpain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已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应用的通过抑制此类系统产生抗高血压作用的药物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抑制ACE,使AngⅠ不能转换为AngⅡ,从而起到抗高血压的作用,但AngⅡ仍可由其他的酶...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基础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历史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Ⅱrecep torantagonists/blockers ,ARAorARB ,以下统称ARA)的研究历经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早在 10 0年前 ,Tigerstedt及Bergmann即已发现肾素是一种来源于肾脏并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的重要物质 ;194 0年 ,Goldblatt成功地制作了双肾一钳动物模型 ,使动物发生高血压 ,并证实缺血肾脏产生了大量肾素。此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 an… 相似文献
5.
心室重构的发生与药物逆转——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ACEI …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室重构主要病理基础包括心肌细胞的反应性变化和心肌间质的纤维化(包括负荷加重的左心室和正常负荷的右心室)两部分,心肌纤维化引起的左心室重构是指左心室几何形状的改变,即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重要突破之一就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不是决定心肌间质纤维化与心肌重构的决定性因素,心肌纤维化的发生与循环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有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抑制该系统的活性有助于心肌纤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LVRM)是梗死后心肌组织结构和心室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影响梗死后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并且是决定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1,2〕。在AMI的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证明能够阻抑LVRM并降低病死率〔3〕。近年来,已有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拮抗剂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有关此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尚未进行,其对AMI后LVRM的影响尚未明了。
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ACEI在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防治心脏与血管的病理性重构及某些肾脏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虽然ACEI可通过抑制AngⅡ的生成及缓激肽(BK)的降解阻抑LVRM,但由于ACEI不能抑制胃促胰酶等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途径转化AngⅠ为AngⅡ〔4〕,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ACEI的药理学效应。同时ACEI存在两个重要的副反应,即咳嗽和血管性水肿,这严重影响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所以人们致力于寻找可完全阻断AngⅡ作用的药物,近年来,Ang Ⅱ受体拮抗剂问世并应用于临床,成为继ACEI后具有强大AngⅡ阻断效应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1 AngⅡ受体及其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目前至少已发现了3种AngⅡ受体(AT):AT1、AT2、AT3〔5,6〕。已知的AT1受体的作用包括:促平滑肌细胞收缩、醛固酮释放、儿茶酚胺释放、体液调节以及促进心室肌和动脉壁细胞的增殖肥大等〔7〕。而AT2受体似乎具有与AT1受体相反的调节功能。它的激活可产生血管舒张,抑制细胞生长分化,促尿钠排泄,并产生NO、前列腺素、缓激肽。但AT2受体仅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表达,出生后,AT2受体表达即关闭。AT1受体拮抗剂通过与AT1受体上跨膜部位的氨基酸结合而阻止AngⅡ与受体结合,其对AT1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选择性和特异性,从而在受体水平阻断了AngⅡ的心血管效应〔8〕。与ACEI不同的是其在阻断AT1受体的同时刺激AT2受体的表达,从而激活AT2受体抗心肌和血管增殖的效应,故在药理学机制上AngⅡ受体拮抗剂较ACEI有更好的阻抑LVRM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 3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测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窦性心律患者、阵发性房颤及慢性房颤患者之间的心房组织AT1-R手AT2-R的mRNA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P均>0.05);AT1-R和AT2-R在各组患者心房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心房肌细胞;与窦性心律患者相比,阵发性房颤和慢性房颤患者的心房组织AT1-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P<0.01),而AT2-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0.05)。结论 心房在房颤时AT1-R表达下调而AT2-R表达上调,提示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房颤的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在心房重构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的多数治疗手段仍以临床为基础,且多为被动或以预防并发症为目标。加强对房颤的基础研究,建立有效的以机制为基础的治疗途径可能为房颤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文主要阐述血管紧张素Ⅱ对心房重构影响以期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拮抗剂的特征与心血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gⅡ受体主要有AT1和AT2两种,体内可能还有其它亚型,介导AngⅡ的复杂作用。AngⅡ受体拮抗剂包括肽类和非肽类,两类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非肽类拮抗剂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理工具药,而且有可能用于防治高血压和某些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拮抗剂研究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Losartan问世以来,AngⅡ受体及其拮抗剂(ARB)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最新研究的有关资料作如下概述。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基础研究 血管紧张素Ⅱ有多种受体亚型,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四种,即AT1、AT2、AT3、AT4。对人体的病理生理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主要为AT1和AT2。AngⅡ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如血管收缩、细胞生长、细胞迁移、抗利尿钠等均通过AT1表达。AT2受体则具有与AT1的活化功能相反的调节功能,它的激活能使血管舒张、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凋亡,并能产生一氧化氮(NO)。ARB通过与AT1竞争或非竞争地结合,抑制AngⅡ的作用,而不影响AT2。Senbonmatsu等[1]取去除AT2的家鼠和未去除AT2的野生鼠各分为两组。一组结扎腹主动脉以提高收缩压,使心脏超负荷;另一组不予结扎。结扎后使动脉收缩压上升的幅度两组大致相等。四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发现,经动脉结扎的去除AT2组鼠的左室重量与体重之比(LVM/BW)的升高显著受抑而与未结扎的去除AT2组的LVM/BW相当(2.72±0.08mg/g比2.84±0.12mg/g)。结扎的野生鼠组的LVM/BW比未结扎组显著提高(4.69±2.22比3.10mg/g±0.11mg/g,p<0.05)。野生鼠的心房肽心室表达随LVM/BW的变化呈平行变化,但去除AT2组无此现象。去除AT2组鼠心室提取的Calcineurin活性只有野生鼠组的62%。此实验证实,在压力超负荷致心室肥大机制中,AT2起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Pedersen等报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使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障碍者的心房纤颤发生率降低 ,但未阐明其机制。组织中血管紧张素 (Ang )在心房电重构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至今未明。本文研究 Ang 型 (AT1)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 (candesartan)或 ACEI卡托普利对快速起搏诱发的实验犬心房电重构的抑制作用。应用 S1 - S2 刺激 ,S1 :S2 =5 :1,步长 2 ms,S1 - S1 分别为 2 0 0、30 0及 40 0 ms,测定 2 4只成年杂种犬基础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继以 80 0 bpm进行快速心房起搏 ,维持 3小时 ,复查AERP。停止起搏后每 10分钟复查… 相似文献
12.
1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1,2],目前此类药物已在我国上市,下面对其特点及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itve Heart Failure,CHF)予以总结.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Ang I),再在肺脏产生的转换酶作用下,变成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除循环中的AngⅡ起作用外,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的局部AngⅡ在不同器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果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并引起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脑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15%的脑卒中事件与Af有关~([1]).因此,恢复窦性心律不仅可改善症状,而且可减少血栓栓塞,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上,Af多发于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及瓣膜病变等基础病变之上,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Af的发生率不断增高,有关Af的预防,尤其是高危人群Af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高血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志敏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21(4):171-17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疗效与其它一线降压药相同但毒副作用明显较低,是目前较理想的降压药。本文瓣近年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拮抗剂与高血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房细胞的电重构与逆向电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经典的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快速起搏及自主神经递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对心房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其恢复过程的影响,探讨观察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电重构(ER)和逆向电重构(RER)现象。方法健康豚鼠35只取出心脏,剪下左心耳,取大约2×5mm大小的肌条。用充满3mol/L氧化钾的玻璃微电极插入心房肌,记录动作电位。观察复极30%、50%、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30、APD50、APD90)、有效不应期(ERP)、动作电位振幅(APA)、静息电位(RMP)。灌流台氏液中分别加入丙基肾上腺素(ISO)、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A),艾司洛尔(Esm)和地尔硫卓(Dil)平衡20min后记录上述指标并观察其恢复过程。结果快速心房刺激可出现明显的心房电重构,心房快速刺激终止后电重构特性逐步恢复,表现为逆向电重构。乙酰胆碱和丙基肾上腺素可延长快速起搏后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的恢复。艾司洛尔和地尔硫卓均可改善短时间快速刺激后动作电位的恢复。我们提出的心脏电学顿抑是心脏的重要电生理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常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选择性结合,从而阻止多途径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在高血压、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综述了该类药物在药物代谢、临床应用、禁忌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它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ngⅡ的作用通过细胞表面的AngⅡ受体介导,根据与不同受体拮抗剂的选择性可将其受体分为两个亚型:AT1受体和AT2受体。已知的AngⅡ的生理作用是由AT1受体介导的AT2受体的功能尚不清楚,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抑制RAS活性的药物;一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它抑制AngⅡ的生成;二是AT1受体拮抗剂,它阻断AngⅡ相应受体的生理学作用。AT1受体拮抗剂的潜在临床实用性正在得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对人心房肌细胞离子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激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对窦性心律(窦律)和心房颤动(房颤)患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快速内向钠电流(INa)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和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ur)的影响,探讨AT2在房颤发生和自我维持中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