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持续胸膜腔负压吸引下利用自体血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对18例难治性气胸患者在持续负压吸引下一次性胸腔内注射自体静脉血60~100 m l。结果18例难治性气胸中有17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为94.4%,不良反应低。结论负压吸引下胸腔内注射自体血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确切,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2.
肺萎陷疗法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胸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气胸经胸穿抽气、闭式引流或加用持续负压吸引可治愈。如用胸闭引流并持续负压吸引超过2周,仍未完全吸收,则称为难治性气胸。难治性气胸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治疗创伤、费用较大,部分难治性气胸患者选择继续内科保守治疗。我院采用肺萎陷疗法治疗难治性气胸已4年余,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难治性气胸105例,男63例,女42例,平均年龄49·5岁。患者均为单侧气胸,肺压缩在35%~70%,经胸闭引流并持续负压吸引2周后仍未完全吸收,无心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对…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术对难治性或复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8 7- 0 6~ 2 0 0 1~ 11我们对 6 5例原因不明的难治性或复发性气胸做胸腔镜检查 ,在查明原因后 ,于直视下松解、离断胸膜粘连带而关闭脏层胸膜裂口 ,并向裂口及肺大泡表面喷撒滑石粉行胸膜固定术治疗 ,收到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的难治性或复发性气胸患者 ,难治性气胸系指自发性气胸经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漏气超过 14d ;复发性气胸指单侧气胸超过 2次或双侧气胸超过 3次发作。本组 6 5例气胸患者中 ,男 5 1例 ,女 14例 ,年龄 16~ 74岁 ,平均 (33 5 9± 10 2 6 )岁 ;其中难治性气胸 …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008年6月,我们对10例原因不明的难治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注射冰片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难治性气胸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65岁,经胸腔闭式引流〉1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有26例难治性气胸患者于本院行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在支气管镜下寻找胸膜瘘口所属支气管,局部注入纤维蛋白原加凝血酶。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21例第1次封堵成功,2例第2次封堵成功,3例转胸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最终封堵成功率为88.5%(23/26)。术后复查CT,均未发生肺不张。术中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一过性SaO_2下降,均自行恢复。2例出现术后低热,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献报告,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率为23%-50%,而第一次复发后的再复发率更高。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目的是使肺迅速复张和永久性胸膜固定,其治疗方法尚不一致。无论是胸廓切开胸膜切除术或大瘤切除术,还是电视引导下经胸腔镜胸膜切除术或大疤切除术,创伤均较大,患者难以接受。作者报告用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方法1986、一必纳年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89例。年龄中位数30.5(15-79)岁。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定义为:①复发性自发性气胸;②持续性自发性气胸(插管弓l流7天后持续漏气);③有严重肺部疾病的继发性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hartis系统联合经支气管镜呼末气CO_2监测定位难治性气胸漏气支气管的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气胸患者,且经Chartis系统检测考虑存在可疑漏气支气管3例,联合经支气管镜呼出气CO_2监测定位漏气支气管,然后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封堵。结果 Chartis系统和呼气末CO_2监测的漏气支气管结果一致;对两例患者采取自体血加凝血酶封堵,1例置入EBV封堵。两例采用自体血封堵者分别于术后第6天及第4天停止漏气,EBV置入1例术后第3天停止漏气。3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气胸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hartis系统联合Et CO_2监测定位难治性气胸漏气支气管,能提高定位成功率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存在侧支旁路或多瘘口的病例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联合榄香烯乳液行胸腔注射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50%葡萄糖20 mL联合榄香烯乳液40~60 mL胸腔内注射,对照组40例给予50%葡萄糖20 mL胸腔内注射。2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一次注药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3.3%vs 57.5%,66.7%vs 32.5%,均P0.05);治疗组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vs 47.5%,P0.05),2组患者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葡萄糖联合榄香烯乳液胸腔注射可有效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气胸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56例难治性气胸并发糖尿病患者作为综合护理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疼痛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气胸并发糖尿病患者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干预护理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和减轻术后疼痛,还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胸膜固定术在难治性老年性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6例老年性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作胸部CT或胸部D确诊后,作胸膜腔闭式引流术外接水封瓶引流2周,效果不佳。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取经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局部注入50%葡萄糖40ML+无菌滑石粉膜治疗。对照组40例经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局部注入50%葡萄糖治疗。观察气胸内气体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54/56),对照组有效率85%(34/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胸膜腔闭式引流管局部注入50%葡萄糖+无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治疗老年性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dei omyomatosis,PLAM)诊断和难治性气胸的认识。方法报道确诊为PLAM的新病例1例,结合国内报道的PLAM病例,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肺淋巴管肌瘤病易并发难治性气胸,50%以此为首发症状,80%在疾病过程中发生气胸。气胸常常表现为复发性,双测性。结论胸部高分辨CT对PLAM具诊断价值。对育龄妇女发生的渐进性呼吸困难、咯血、自发性气胸应及时进行胸部高分辨CT检查。并应常规进行腹部和盆腔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患者是否合并肺外淋巴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2.
硝酸银治疗难治性气胸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经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3周后仍溢出气体者称难治性气胸。近年来, 我们采用硝酸银治疗难治性气胸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本组12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气胸。男9例,女3例;年龄23~67岁。开放性气胸7例,张力性气胸5例,其中3例为复发性。患侧肺被压缩均>50%以上,其中5例>90%。12例患者经胸腔水封瓶闭式引流3周后,引流瓶内仍有气泡溢出,考虑为胸膜破裂口未愈所致,故采用胸膜药物粘连术。术前肌注度冷丁50mg。取0.1%硝酸银液20ml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注入,嘱反复转动体位,再在臀部垫上枕头稍向患侧偏斜后转动体位,使药液达肺上部。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有无  相似文献   

13.
经胸腔镜应用硝酸银稀释液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胸腔镜应用硝酸银稀释液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探讨张黎明仲光维郭其森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0±9岁,因闭式引流2周以上仍持续漏气确诊为交通或张力性自发性气胸(其中4例为应用粘连剂后复发性气胸,1例伴支气管胸膜...  相似文献   

14.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有些患者的治疗仍然是很困难的。文中报道了胸腹腔内注入大量稀释的纤维蛋白胶(Diluted Fibrin Glue,DFG)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结果。 40例对胸腔闭式引流有禁忌症的气胸患者(A组)和13例肺切除后长期漏气且伴胸膜内死腔的患者(B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膜腔内注入大量DFG治疗。A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2岁,男性39例,女性1例。左侧气胸17例,右侧气胸23例 气胸的原因有严重肺气肿、肺大泡、肺纤维化等。合并症有心肌梗死、严重糖尿病、肝硬化、肾衰、晚期癌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结节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5例患者因肺病急剧恶化正在接受机械换气。B组平均年龄60岁,全部患者为男性。DFG的用法是将纤维蛋白胶  相似文献   

15.
胸腔粘连术的临床应用及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大玮  李玉 《山东医药》1995,35(11):3-4
对86例难治性气胸及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施行胸腔粘连术。54例气胸患者中失败9例,32例癌性胸水患者中失败11例。失败原因主要为:注入粘连剂前胸腔气体或积液未彻底引流,注入粘连剂后没有向不同方向反复转动体位,注药后未持续负压引流或引流时间过短。对术中需注意的问题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随着CT和胸腔镜等诊断治疗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气胸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晚期并发的自发性气胸已经取代肺结核成为首位原因,特别是难治性气胸仍然是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世界性难题[1-3]。我们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创立了胸膜内固定,用于治疗COPD晚期并发难治性气胸,取得满意疗效。为将此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1例山东省东明县人民医院(274500)张改明张云英男患,72岁。排大便时突发右胸痛、呼吸困难2天,于1997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有慢性咳嗽、咳痰及气喘史30年,左侧气胸史2次,右侧气胸史1次。查体:T37℃,P11...  相似文献   

18.
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胸膜疾病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红霉素胸膜固定术对难治性胸膜疾病(恶性胸腔积液、复发性气胸)的治疗价值。方法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将红霉素0.75~1.0g溶于5%葡萄糖40ml溶液注入到胸膜腔治疗复发性气胸18例,恶性胸腔积液12例为治疗组,以同期14例复发性气胸,10例恶性胸腔积液用胸腔穿刺抽气、抽液和(或)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为对照组。结果以红霉素为硬化剂的胸膜固定术治疗30例难治性胸膜疾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30例患者均随访,治疗组18例气胸中2例复发,复发率11.1%,较对照组4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2例恶性胸腔积液0.5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0%、20%,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霉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胸膜硬化剂治疗复发性气胸、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9.
气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有些患者的治疗仍然是很困难的.文中报道了胸腹腔内注入大量稀释的纤维蛋白胶(Diluted Fibrin Glue,DFG)治疗难治性气胸的结果. 40例对胸腔闭式引流有禁忌症的气胸患者(A组)和13例肺切除后长期漏气且伴胸膜内死腔的患者(B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膜腔内注入大量DFG治疗.A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2岁,男性39例,女性1例.左侧气胸17例,右侧气胸23例.气胸的原因有严重肺气肿、肺大泡、肺纤维化等.合并症有心肌梗死、严重糖尿病、肝硬化、肾衰、晚期癌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结节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5例患者因肺病急剧恶化正在接受机械换气.B组平均年龄60岁,全部患者为男性.DFG的用法是将纤维蛋白胶用2~6倍的盐水或造影剂予以稀释,而后注入胸膜腔内. 结果显示,A组40例患者中,35例接受了一次DFG治疗,4例接受了2次,1次接受了3次DFG.其中8例在0~3小时时漏气消失,20例在治疗后3~6小时,7例于治疗后6~12小时漏气消失.并发症有发热6例,胸部不适2例.B组13例患者中无一例接受第二次DFG治疗.3例于首次DFG治疗后3小时内,4例在3~6小时内,6例于6~12小时内漏气消失.2例出现发热,2例感胸部不适.两组患者无一例死于气胸或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0.5~6.8年(平均4.6年),A组40例中5例首次DFG治疗后2个月~2年气胸复发.所有5例患者于第2次DFG治疗后随访2.5~6.5年(平均3.8年)无一例气胸再度复发.B组13例患者随访1.0~6.5年,无一例气胸复发. 结论认为,胸膜腔内注入大量DFG治疗难治性气胸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胡发明摘)  相似文献   

20.
低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治疗老年COPD并难治性气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负压吸引联合小导管治疗老年COPD并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低负压吸引联合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难治性气胸,于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3.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肺复张时间平均为7.31±1.25d;对照组为11.35±3.25d。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方法治疗老年COPD并发难治性气胸,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疗程短,患者痛苦少,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