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物衍生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肌腱体内植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用同种异体肌腱细胞与生物衍生肌腱材料体外联合培养后植入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四川锦猴15只,手术造成纤维鞘管内屈指深肌腱2.5cm缺损后,分三组。A组:生物衍生肌腱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移植组;B组:单纯生物衍生肌腱材料移植组;C组:自体肌腱移植组。术后1、2、3、6和12周分期观察植入物的大体形态、组织学和超微结构,BrdU标记表达。结果 A组植入体内后肌腱细胞能继续增殖,细胞形态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趋于正常,形成的肌腱呈白色且有光泽、致密,组织学可见胶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则,12周肌腱细胞仍成活并分泌胶原,BrdU表达为阳性;B组植入体内3周后材料逐渐变细,12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出现中断;C组植入体内2周后桥接部有纤维连接,排列较为规则,肌腱愈合。A组分别于3、6、12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肌腱细胞排列均匀,胶原纤维相互连接形成网状,主体趋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核仁清晰,细胞器丰富。随时间的增加A、C组与B组的差异明显增大。结论 同种异体肌腱细胞与生物衍生肌腱材料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植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动物体内能够再生出肌腱样组织,植入的肌腱细胞具有生命力,新生的肌腱组织在大体、组织学方面与正常肌腱相似。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化肌腱体外构建的环境优化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设计一套构建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的肌腱组织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根据肌腱细胞体内的生物力学环境,在细胞的培养过程中,设计一套能够提供张力和参数测量系统的生物反应器,在肌腱的培养过程中对肌腱施加不同形式的张应力作用,以期在体外获得力学性能优化的自体肌腱。结果 细胞培养和张应力控制系统是由完全透明的有机材料制成的,整个系统由细胞培养室、测量系统和排换液系统等部分构成,在长期的肌腱细胞培养中,可提供肌腱一材料支架动态的培养方式。细胞培养室能很方便与气动肌腱连接,产生持续的脉冲张力作用。结论 用肌腱生物反应器可以使肌腱组织复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始终处于力学环境中,促进肌腱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平行排列,提高肌腱的力学性能,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产业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化肌腱与正常肌腱力学强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组织工程化肌腱与正常肌腱的力学强度,为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提供理论参数。方法 以鸡作为实验动物,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鸡的趾腱鞘区形成肌腱组织。观察8、12、14周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采用INSTRON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正常肌腱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最大单轴抗拉力及应力-应变曲线。结果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形成的肌腱组织在术后12周其最大抗拉力可达到正常肌腱组织的63%,14周可达到正常肌腱组织的74%。应力-应变曲线显示二拉弹性模量在趾区无统计学差异。随时间推移PGA逐渐降解,胶原纤维排列逐渐与正常肌腱相似。结论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腱鞘区构建的肌腱组织在生物力学性能上能满足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兔自体肌腱细胞与碳纤维联合培养后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观察兔自体肌腱细胞与碳纤维联合培养后植入体内的改变,采用自体肌腱细胞传代后与碳纤维编织带联合体外培养,植入兔体内,分期观察了肌腱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合成胶原的类型。结果发现:体内植入后肌腱细胞能继续增殖,并能合成Ⅰ型胶原。同时发现肌腱细胞在植入4周后脱离碳纤维支架,在编织带间增殖、合成胶原,其胶原纤维相互衔接,形成了致密的组织结构。桥接肌腱处,胶原纤维互相衔接,表明植入体与受体肌腱已愈合。扫描电镜下观察肌腱细胞在碳纤维间排列整齐、均匀,胶原纤维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纤维条索主体与碳纤维方向一致。透射电镜下细胞核核仁清晰,细胞器丰富。为进一步研究有生命的人工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尸手冷藏库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手指再造,手的肌腱、腱鞘及骨缺损、关节毁坏等的修复,建立生物性能良好的尸手冷藏库。将健康青年外伤死亡的新鲜尸手,从腕部离断,消毒、灭菌、包装、标记后,置入深低温冰箱内保存,移植前剥除皮肤组织,再浸泡在抗生素溶液内1小时,复温。结果表明:冷冻的异体手指复合组织移植后排斥反应不明显,异体骨与宿主骨镶嵌连接,未镶嵌的部位有骨吸收、关节变性。异体肌腱与宿主肌腱连接牢固。证明,医院建立尸手冷藏库是可行的,与建立骨库具有同等意义,能为临床提供骨、关节、肌腱、腱鞘或手指复合组织等异体移植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自体和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后韧带止点的组织学转归。方法:取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切除双膝前十字韧带,切取伸趾肌腱,对折成双股后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胫骨和股骨骨隧道后用缝线和螺钉固定.将每条犬的左右侧膝关节随机建成自体或异体的腱-骨愈合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比较韧带重建后其止点在6周、12周、6个月时的组织学表现。结果:正常犬的前十字韧带止点具有四层移行结构,即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软骨、钙化纤维软骨和骨组织,在纤维软骨和钙化纤维软骨之间可见清晰连续的“潮线”。术后6周,自体和异体肌腱重建韧带止点均可见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充满疏松结缔组织。12周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有序.并已形成明显的“潮线”.但不连续.四层结构不清;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胶原纤维排列无序,无明显的“潮线”形成,6个月时,自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形成明显的“潮线”.且连续,四层结构清晰;异体韧带与骨隧道之间也已形成“潮线”,但“潮线”的起伏性、连续性及结构均较自体韧带差,结论:无论是自体肌腱还是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6个月后均可初步形成韧带-软骨止点:但在相同时间点.自体肌腱止点的组织学形态优于异体肌腱。  相似文献   

7.
体外冲击波促进兔ACL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采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s,ESW)治疗对ACL重建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趾长伸肌肌腱建立兔ACL重建动物模型,2—3个月龄雌雄不限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2组,ESW组ACL重建术后24h给予冲击波治疗,对照组ACL重建术后不给予冲击波处理,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取标本做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组织愈合病理学改变,血管墨汁灌注观察愈合组织新生血管含量。[结果]ESW组术后4周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合成明显增多、排列规则。术后8周腱骨界面由致密结缔组织连接,胶原纤维大量合成,呈垂直纵向规则排列,部分区域出现胶原纤维-纤维软骨组织-骨组织的移行带改变,形成类似韧带直接止点样结构。腱骨界面组织愈合较对照组迅速。术后4周和8周腱骨界面新生血管的含量ESW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P=0.008)。[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显著促进兔ACL重建后早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8.
腕关节韧带解剖及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腕关节韧带解剖及组织学特性。方法成人腕关节标本34侧,其中32侧为福尔马林固定标本,2侧为新鲜标本。解剖并观察腕关节韧带的起止、走行、与关节囊的关系及韧带的比邻;测量其长度,取每条韧带的中段测量其宽度和厚度。8侧福尔马林固定标本,解剖出部分腕关节韧带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腕关节韧带掌侧较强韧,同时数量也多。相邻韧带形成多个“V”形结构。桡舟韧带、桡舟头韧带和桡月韧带的组织结构相似,由肌腱样的胶原纤维束组成,胶原纤维束之间有少量的疏松组织,其间有血管分布,胶原纤维束呈小的波浪状。桡舟月韧带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没有粗大的肌腱样胶原纤维束,胶原纤维束很少,而血管束丰富。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的掌侧、背侧和近侧的3个部分不同,特别是近侧部与掌侧、背侧部分。背侧部分主要由粗大成束的横行胶原纤维束组成;掌侧部分也由胶原纤维束组成,其排列方向是斜行,在桡舟月韧带与舟月骨间韧带结合处,可见桡舟月韧带的血管束进入舟月骨间韧带掌侧部分;近侧部分主要由纤维软骨成份构成,其间无血管神经分布。结论大部分腕关节韧带由密集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为主构成。而桡舟月韧带,则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间血管丰富,其功能主要是供血。舟月骨间韧带和月三角骨间韧带的近侧部分,主要由纤维软骨成份组成,其间没有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腱-骨愈合是肩袖损伤修复的关键因素,通过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观察探讨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兔肩袖止点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取42只成年日本短耳兔,雌雄不限,体重2.0~2.5k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皮质骨层组(n=18)、松质骨层组(n=18)、空白对照组(n=6)。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皮质骨层组:全层切断冈上肌腱中1/2部分,将冈上肌腱直接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松质骨层组:全层切断冈上肌腱中1/2部分,去除肱骨大结节骨皮质,将冈上肌腱缝合固定于肱骨大结节。术后4、8周处死实验动物,完整切取冈上肌腱与肱骨大结节及连接部,行大体观察、HE染色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术后4周,皮质骨层组和松质骨层组标本的冈上肌均较空白对照组萎缩,腱-骨连接部界限不明显;术后8周,两组冈上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已无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示皮质骨层组术后4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移行尚可;术后8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逐渐移行,骨侧形态接近正常。松质骨层组术后4周,界面组织层与新生骨组织层连接不紧密,胶原纤维排列凌乱;术后8周,骨侧大量新生骨组织,界面组织层变薄,平行的胶原纤维长入。生物力学测试示术后4、8周,皮质骨层组最大负荷均较松质骨层组高,且每组术后8周的最大负荷均较术后4周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抗拉强度及术后4周两组间断裂强度外,其余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肩袖断裂模型中,界面处理至皮质骨层在愈合强度及程度方面均优于处理至松质骨层。  相似文献   

10.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对异体组织储备方式、保存方法的改进以及检测手段的先进和严密 ,使异体肌腱在临床上取得与自体肌腱移植近似的效果 ;并具有容易获取、不增加切口等优点。目前对异体肌腱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日益增多 ,均取得了重要的经验。肌腱组织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 ,由腱细胞、腱基质及胶原纤维束组成。胶原纤维束的排列有特定的轴向、长度和密度。腱细胞具有分泌基质及胶原的功能[1] 。大量研究表明 ,无论是异体还是自体肌腱在游离移植时都作为一个整体存活 ,并通过修复过程重建。但异体肌腱移植后的修复过程要比自体肌腱复杂 ,…  相似文献   

11.
核心蛋白聚糖在脏器纤维化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蛋白聚糖为一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与胶原纤维紧密相连,广泛分布于工人和动物的肌腱,皮肤,骨、软骨、脐带、韧带及角膜等各种组织。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它可与TGF-β结合,并中和TGF-β的所有生物学活性,因此在TGF-β过度表达引起的脏器纤维化的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用于观察肌腱胶原纤维束及周围腱内膜形态与组分分布的快速组织学制片方法。方法以猪趾浅屈肌腱组织为例,行冰冻切片,片厚6μm。大体观察切片完整性,HE染色观察组织完整性与冰晶形成情况。然后,将切片分为5组,A组行过碘酸雪夫(Priodic acid-Shiff,PAS)染色,B组行Masson染色,C组行网状纤维染色,D组行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E组切片经65℃烘烤10 min后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肌腱胶原纤维束与周围腱内膜组分分布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切片连续均匀;HE染色见组织整体结构完整清晰,无冰晶空隙形成,但无法观察到胶原纤维束与周围腱内膜组分分布情况。A、B、C组肌腱组织整体单一染色,无法辨认胶原纤维束与周围腱内膜组分分布;D组周围腱内膜单独弱显色,两组分能差异化染色,但对比度不明显;E组胶原纤维束与周围腱内膜差异化染色,两组分清晰可见。结论猪趾浅屈肌腱冰冻切片后,通过65℃烘烤10 min联合Masson染色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显示胶原纤维束与周围腱内膜组分分布形态学表征。  相似文献   

13.
肌腱损伤是手外科常见的外伤之一.肌腱愈合过程分为纤维支架形成期、结缔组织增生期和肌腱胶原纤维形成期;愈合方式有两种:腱创面附近滑膜、皮下组织等组织在肌腱断端间生长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随毛细血管长人腱创面内,随之增殖并积存胶原蛋白,形成胶原纤维,此为外愈合;另有腱细胞本身的修复,即内愈合.  相似文献   

14.
大鼠伸肌腱部分损伤和完全损伤后胶原纤维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肌腱不同程度损伤对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影响,选40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A组和B组,A组为足背伸肌腱完全切断,B组为足背伸肌腱部分切断。术后15,30,60及90天取材,对胶原纤维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术后15及30天两组间胶原纤维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0及90天两组间胶原纤维直径及分布均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大鼠伸肌腱损伤程度对肌腱晚期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形态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腱旁组织修复后对肌腱愈合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观察腱旁组织对肌腱愈合方式的影响,选用雌性罗曼鸡20只,取双侧第三趾手术,以鸡趾伸肌腱为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20趾。A组仅缝合趾伸肌腱;B组缝合趾伸肌腱后再修复腱旁组织。术后3周和6周,分别取标本进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术后3周,A组粘连广泛,成纤维细胞增生紊乱;B组修复的肌腱形成规则而光滑的“梭形体”,粘连较轻,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序。术后6周,A组粘连较重,愈合处为瘢痕组织连接,形态不规则,纤维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少而幼稚;B组粘连基本消失,肌腱及腱旁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增生的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来自肌腱和腱旁组织,排列有序,有腱束形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透明质酸钠防治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用透明质酸钠进行了兔肌腱愈合与术后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大体观察、光镜观察、成纤细胞胞计数、胶原纤维含量测定以及抗张强度测定结果证实透明质酸钠能减少术后腱周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含量,减少腿周瘢痕纤维的形成,透明质酸钠,对于防止术后肌腱粘连,改善肌腱滑移功能有良好效果,且不影响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17.
低强度超声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早期恢复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一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见超声组腱-骨结合部愈合较早;组织学观察显示超声组6周可以看到骨-肌腱结合部纤维母细胞、成骨细胞增生活跃,12周出现软骨带,部分胶原纤维长入新生的骨质中,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以人发作肌腱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邹季,陈建锋,龚梅芳,魏玉玲采用人工材料作肌腱,以重建或改善伤残患者的肢体与关节功能,近年来为临床医生所重视。以来自人体本身的生物组织人发作为肌腱材料、有其独特优势。本实验深入探讨了人发的物理、机械力学及生物学性能,组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TGF-β_1基因转染腘绳肌腱对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取重组腺病毒载体Ad TGF-β_1与腺病毒空载体Ad GFP,以DMEM培养液稀释其滴度至5×10~8 PFU/m L。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质量1.6~2.5 kg,随机分为A、B、C 3组(n=16),以兔右后肢膝关节制备自体同侧腘绳肌腱重建ACL模型;ACL重建前A、B组腘绳肌腱分别以Ad TGF-β_1与Ad GFP转染培养12 h,C组以DMEM培养作为对照。转染后12 h,荧光显微镜观察A、B组腘绳肌腱绿色荧光表达,ELISA检测A组腘绳肌腱中TGF-β_1蛋白含量。重建术后观察各组动物一般情况,并于2、4、8、12周取材行HE及Masson染色,计数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以及参照Buark评价分级标准对腱-骨愈合进行评价。结果A、B组腘绳肌腱转染培养后,均可见绿色荧光表达;A组转染12 h时腘绳肌腱组织中TGF-β_1蛋白表达量为(221.0±12.2)ng/m L。组织学观察示:A组术后腱-骨界面见成纤维细胞生成及胶原纤维逐渐增多,Sharpey纤维逐步形成;至12周时界面区见到规整Sharpey纤维,部分区域组织有直接愈合倾向。而B、C组移植肌腱与骨隧道间成纤维细胞较A组少且腱-骨连接疏松;至12周时界面区组织未见直接愈合倾向。各时间点A组腱-骨界面成纤维细胞计数以及腱-骨愈合分级均显著优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TGF-β_1基因转染方法可促进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兔ACL术后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20.
对26例成人尸体鼻标本进行了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在鼻背降眉间肌和鼻肌横部深面,存在两层排列性状不同的胶原纤维,在描述和命名上与以往国内文献报道有差异。我们认为,浅层致密胶原纤维,与鼻肌横部和降眉间肌呈包裹关系,为鼻肌─降眉间肌腱膜;深层疏松胶原纤维,分布有血管,为腱膜下疏松组织。提出鼻背软组织应分为皮肤、浅筋膜、肌肉及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四层。旨在为隆鼻术提供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