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Ender钉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用Ender钉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结果治疗25例,其中23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13个月(2例迟缓愈合)。结论 利用Ender钉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有良好的力学优势,同时在严格掌握清创的基础上行Ender 钉内固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矩形钉及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矩形钉及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矩形钉及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各30例,从操作方法,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及治疗结果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防6个月~2年,平均10.5个月。早期并发症有:矩形钉置人时骨折2例,伤口延迟愈合5例次,伤口皮缘缺血坏死7例次,创面2次手术10例次。晚期并发症有:骨髓炎4例,骨折延迟愈合4例(矩形钉组3例,带锁髓内钉组1例),畸形愈合3例(均为矩形钉组),骨折不愈合4例(矩形钉组3例,带锁髓内钉组1例),内固定物并发症:矩形钉退出3例,折断1例,锁钉退出1例。[结论]矩形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是适用的,但从预防术后并发症角度考虑,使用带锁髓内钉进行胫腓骨骨折治疗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3.
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在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介绍我院1993 ~1998 年4 月应用矩形髓内钉治疗45 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处理体会,强调手术中注意要点。结果:45 例病人随访时间0-5 ~3 年,平均1 年。术后优良率为86-67 % 。骨不连2 例,骨髓炎2 例,共8-89 % 。结论: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骨远端尤其是距踝关节面3cm ~8-5cm 部位的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膨胀髓内钉和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膨胀髓内钉和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004年6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胫骨干骨折57例,42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15例行可膨胀髓内钉固定。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膨胀髓内钉组在多方面均优于交锁髓内钉组。结论 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愈合快等优点,但费用昂贵,适应症较窄。  相似文献   

5.
Grosse—Kempf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对我院1988年7月-1994年11月间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进行总结,共施行手术62例,随访7个月以上的58例。结果:死亡3例(均与骨折无关),2例骨折未愈合,1例骨转移癌术后仍存活,其余52例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钉断裂2例,伤口感染1例,近端锁钉断裂1例,远端锁钉断裂2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及功能的恢复。带锁髓内钉应用范围广,骨折愈合率高,手术失败率低,拔钉后  相似文献   

6.
矩形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矩形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筛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90年1月-98年12月收治的胫骨中下1/3骨折采取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的2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学分析。结果:接骨板组10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1.5天,优良率23.5%,延迟愈合率55.88%,不愈合率20.59%。而矩形髓内钉组共114例,骨折事时间50.4天,优良率  相似文献   

7.
AO钢板、矩形髓内钉、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O钢板治疗52例,矩形髓内钉16例,带锁髓内钉36例,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骨折愈合时间AO钢板组平均8个月,矩形髓内钉组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6个月。AO钢板组发生伤口感染3例,延迟感染1例,钢板松动3例;矩形髓内钉组发生畸形愈合2例;带锁髓内钉组发生伤口感染1例,远端锁钉松动1例,膝关痛1例。结论带锁髓内钉为轴性及弹性内固定,内固定坚强,为闭合或半  相似文献   

8.
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Recon交锁髓内钉与加长DHS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64例股骨转子下骨折,其中Recon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7例,加长DHS内固定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比较两种技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等疗效指标和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DHS内固定相比,髓内钉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长、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提前,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DHS组感染的发生率较髓内钉组高、术中出血量较髓内钉组多;DHS组和髓内钉组手术后内固定失败分别为4例、1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分别为4例、1例,远期出现髋内翻畸形的分别为5例、0例;所有病例无脂肪栓塞综合征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Recon交锁髓内钉对转子部及转子下粉碎骨折进行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满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胫骨进钉点改良取骨一期回植结合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传统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胫骨干骨折随机分成2组。改良组28例,在胫骨干骺端髓内钉进钉点入口处以克氏针作引导,环锯取胫骨干骺端松质骨条,植入骨折断端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以锥形开口器开口并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下肢功能状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肢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骨折一期愈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钉点改良取骨一期回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易操作、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安全、骨折愈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韩进  路玉峰  万清明  徐晨  黄小强 《骨科》2023,14(6):489-494
目的 对比分析数字化六轴(QSF)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98例胫骨干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为(40.98±13.81)岁(16~71岁)。48例采用数字化六轴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QSF外固定组),50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等;其他随访及影像资料:完全负重时间、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成角及移位情况)、并发症等。结果 QSF外固定组病人均采用闭合复位骨折;髓内钉组有7例病人切开复位骨折,其余病人采用闭合复位骨折。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病人随访(29.38±10.1)个月(12~44个月)。QSF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伸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的末次随访中,QSF外固定组病人LEFS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 与髓内钉固定相比,QSF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创伤更小、复位效果好、开始及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取出简单。  相似文献   

11.
胫骨干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AO加压钢板、RIN钉、Ender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内固定治疗选择方面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992~ 1999年采用以上三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共 2 84例 (2 96侧 )比较三种内固定的术中、术后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AO钢板组疗效最好 ,与另两组相比 ,相差显著 (P <0 .0 5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三种治疗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AO钢板组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疗效优于RIN钉及Ender钉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运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通过微血管墨汁造影,组织切片观察等方法对RIN等不同内固定后骨折局部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对比研究。结果:骨折早期,各组皮质血容量均锐减,RIN,END组以内1/2,SPL组以外1/2的减少明显,术后7d,血容量明显恢复,各组均超过正常值。术后14d,血容量扩增至最高峰,约为正常值的6倍,之后血容量渐渐降低,术后84d接近正常。同组相比术后28d骨痂血管最丰富;同期相比RIN组骨痂血管最丰富,END组次之,SPL组最小,组间差异显著,结论:RIN对骨折局部微循环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RIGEN股骨髓内钉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4例股骨骨折患者采用TRIGEN股骨髓内钉治疗,记录髓内钉远端锁钉时间、透视次数、一次锁钉成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54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4个月。均无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远端锁钉时间为142~412 s,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7.2%,透视次数为1~6次。结论TRIGEN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损伤小、固定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Sureshot远端瞄准系统一次锁钉准确率高、操作时间短、放射量小。  相似文献   

14.
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矩形髓内钉在胫骨骨折中的应用,克服其操作时容易交叉,对胫骨上段骨折固定力学性能较差等不足,作者设计了胫骨解剖型可屈性矩形髓内钉,并将其与原矩形髓内钉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后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将新鲜成人胫骨标本制造胫骨上1/3 与中1/2 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2 种矩形髓内钉进行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对胫骨上1/3 骨折,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抗弯能力是普通矩形髓内钉的2-5 倍( 冠状面) 和4-3 倍( 矢状面) ,抗扭能力是后者的3-9 倍;对胫骨中段骨折,解剖型矩形髓内钉的抗弯能力是后者的1-8 倍( 冠状面) 和1-5 倍( 矢状面) ,抗扭能力为1-6 倍。结论:解剖型矩形髓内钉是在研究胫骨髓腔解剖学特点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其生物力学特性优良,初步临床应用已取得了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self-locking expandable intramedullary nail)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治疗胫骨干闭合骨折的临床结果,并探讨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技术要点。方法治疗胫骨骨折31例,其中自锁髓内钉组15例,交锁髓内钉组1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机透视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结果随访15~21个月。自锁髓内钉组、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2±17)min,(58±21)min,P0.05]、术中出血量[(71±25)ml,(145±31)ml,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6±2)次,(14±6)次,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胫骨干闭合骨折是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固定术的适应证,该术较交锁髓内钉术更微创,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与交锁髓内钉术大致相当,但其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试作者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 (antirotatedcompressiveintramedullarynail,ACIN)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探讨其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 14根成人股骨标本分成两组 ,制成中下 1/3骨折模型 ,一组置入ACIN及梅花针 ,另一组置入双Ender钉 ,在SWD 10实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的三点弯曲实验 ,在MTS实验机上进行破坏性的扭转实验。临床应用 18例 ,包括股骨干中下段的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结果 :ACIN组的最大扭距和弯曲刚度明显优于梅花针组和Ender钉组 (P <0 .0 1)。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9~ 2 7个月 (平均 14 .5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按照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 ,总优良率 10 0 %。结论 :( 1)ACIN设计合理 ,其防止远侧骨折段旋转及抗弯曲的能力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可以用于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 2 )手术操作简单 ,术中不需要X线机监视 ,便于推广。 ( 3 )ACIN有一定的加压作用 ,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叉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肱骨干骨折27例,对8例肱骨上1/3骨折采用顺行穿钉法,对19例中下段骨折采用逆行穿钉法,对4例粉碎骨折采用辅助有限切口钢丝捆扎后再穿钉。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乎均14.2个月。骨折均愈合,26例临床愈合时间为8~12周,1例襞裂骨折发生延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2周。肩肘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3例,良4例。3例病人术后3个月肩肘关节活动度差,拔钉后功能锻炼1个月,先后恢复良好,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结论分叉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简便可靠、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并随访10~16个月。结果58例中57例骨折愈合,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经取除远端锁钉动力化后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38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为91.4%。结论肱骨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较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辅助下和切开直视下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疗效,探讨椎间盘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的优越性。[方法]2004年8月~2008年8月本院共收治股骨远段骨折患者52例,其中32例采用椎间盘镜辅助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0例采用切开直视下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评价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结果]52例患者术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6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功能评价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椎间盘镜组优良率93.8%,切开组优良率65.0%;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盘镜辅助与直视切开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