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三支病变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行PC 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而需外科搭桥以及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多,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提示经介入治疗后症状和(或)体征缓解明显。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后症状和(或)体征缓解明显、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危冠心病是指高龄(>8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例如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相关器材的发展,许多老年高危冠心病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高龄冠心病:以往的研究提示,年龄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和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今,有关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存在争议。美国国家心血管协作网(NCN)对7472例80岁以上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风险作出评价,结果显示,80岁以上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肾功能不全、休克、糖尿病等较年轻患者多,手术并发症、住院期心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龄(≥75岁)冠心病(CAD)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我科行PCI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72例)与<75岁冠心病患者(68例)的临床和冠脉介入治疗特点、PCI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通过电话和/或门诊随访PCI术后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I安全性的主要预测因素。结果年龄≥75岁组三支病变,弥漫及钙化病变高于年龄<75岁组(P<0.05);病变部位2组无明显差异;置入支架数较年龄<75岁组少,手术即刻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心绞痛复发、亚急性支架血栓、造影剂肾损害、长期随访主要出血并发症、脑卒中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年龄≥75岁组发生心因性病死率增高(5.5%)。多因素分析LVEF是心因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0.911,95%可信区间0.868~0.954,P=0.032)。结论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状血管内腔的情况及其与介入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应用冠脉血管内窥镜观察31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和恢复期)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再通术(PTCR)组1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组10例,支架置入组15例(其中8例行PTCA后置入支架)治疗后即刻及1个月后的冠状动脉内腔血栓的形态、颜色情况.结果在支架置入组中冠状动脉内腔均为附壁内栓,无一例是管腔内血栓;而在PTCR组和PTCA组中管腔内血栓分别占86%和90%,比支架置入组管腔内血栓多(P<0.001).结论通过冠脉血管内窥镜的应用得知,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支架置入术在降低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及再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优于PTCA和PTCR.  相似文献   

5.
黄群英  刘卫华  黄晓明  庞振瑶 《内科》2013,8(3):227-228,23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与晚发冠心病(LCAD)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主要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总结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PCAD(58例)和LCAD(80例)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病例的冠脉病变特点、支架置入数和长度以及介入治疗并发症、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结果 PCAD组患者冠脉病变多累及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PCAD组介入治疗所需支架总数、长度少于LC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径路并发症、冠脉夹层、冠脉穿孔比例、介入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ACE发生率PCAD组低于LC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D组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少于LCAD患者。结论 PCAD患者冠脉病变多在LCX、RCA,介入治疗MACE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李粉侠  王爽 《心脏杂志》2009,21(3):381-382
目的 比较高龄患者在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植入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高龄患者支架的选择问题。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360例,其中DES植入196例, BMS植入164例。术后按常规服药,随访1年。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血、尿常规、粪隐血,观察有无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及病变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1年内DES组47例出现出血,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多,而BMS组出血13例,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高龄患者DES植入术后出血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37例,应用常规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或)支架术。结果 病例成功率为94.6%,病变成功率为87.7%,32例患者接受支架术,共置入支架47枚。住院期间,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都无心绞痛发作或症状减轻,死亡2例。33例患者接受6~42月随访,平均(24±9)月,15例无心绞痛发作,9例心绞痛明显减轻,2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行冠脉搭桥术,3例死亡。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且安全,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桡动脉入路,对照组行股动脉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和长度、手术时间、所用造影剂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率为95.5%.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和长度、手术时间、所用造影剂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腰背部疼痛、失眼、尿潴留、烦躁、术侧肢体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挠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 (10)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因冠状动脉 (冠脉 )损伤或穿刺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和与血管损伤无关的全身并发症 ,即非血管并发症。因受病变解剖和临床情况以及影像条件、器械条件、术者经验及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难以避免 ,因此 ,努力提高对各种并发症的识别能力并予以积极防治 ,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并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1 血管并发症1 1 冠状动脉损伤并发症  冠心病介入治疗无论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其他的介入技术均需在有病变的冠脉内进行 ,对冠脉损伤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冠脉介入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一年生存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中心绞痛发生率相比(P0.05),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等相比(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它与血管内超声(IVUS)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使其能够对支架置入后支架小梁的贴壁情况及新生内皮组织进行更好的观察和评估。观察发现,新生内膜的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导致支架术后再狭窄,并且OCT观察到新生的动脉硬化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可以对应患者在临床上出现的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助于减少支架置入治疗的并发症,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部分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由于年龄大、过分担心手术风险及心脏搭桥术创伤而合并焦虑情绪,术后存在焦虑、恐惧、失眠、出汗、乏力等,影响生活质量,但随后出现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很难与支架内血栓或冠脉搭桥闭塞相鉴别.本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合并焦虑情绪患者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加味方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94例老年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104例较年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研究组中有2例,对照组中有11例术中出现如冠脉夹层的严重并发症.两组均无静脉血栓形成,无伤口感染,无死亡病例.结论 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手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而冠心病合并肺癌的治疗方法观点尚不一致.目前有3种治疗方法,一种是先行冠脉的介入治疗,置入支架开通狭窄的冠脉,再行肺切除术;另一种是传统的一期先行冠脉搭桥术,二期再行肺切除术;第3种是同期行冠脉搭桥和肺切除术.我们对7例不适于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肺癌老年患者同期实施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G)和肺切除术,近期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2012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244例,记录和分析介入相关资料、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绞痛发作、再发心梗、靶血管重建、出血事件)等.结果 244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37例实施了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9.2%,介入相关并发症4例(1.6%),3例为血肿并发症,1例为桡动脉闭塞;住院期间共发生主要临床事件4例(1.6%),2例死亡,2例消化道大出血;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增加,共发生26例(9.8%),其中死亡1例,心绞痛23例,心肌梗死1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52例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的介入资料.结果 病例手术成功率96.0%,病变成功率92.6%.其中87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死血管,开通率100.0%.352例病人多支病变309例(87.8%),对693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63处,成功率77.8%.术前靶血管平均狭窄(86.2±9.3)%,术后残余狭窄(6.7±5.8)%.住院期间死亡10例(2.8%);严重并发症(死亡、急诊冠脉旁路移植、Q波心肌梗死)3.4%.结论 7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病人的冠脉病变严重,但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支架术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脉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及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但患者术后一年或更长时间会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以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造成患者再次住院,严重的还需再行介入治疗,甚至死亡。2006年5月开始,我院心血管内科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期改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346例冠心病患者,收集15~52个月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重建(TVR);其中72例复查冠脉造影,对其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动脉瘤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冠心病患者共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674枚,PCI术后207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10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1.3%。DES植入术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0.9%(3/346),院外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为3.7%(11/346)。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发现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8%(1/132);靶血管动脉瘤形成0.8%(1/132);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4.5%(6/132),其中4例再次于靶病变处植入DES。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过程中的出血并发症37例,白细胞减少2例。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MACE、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的特点和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0-06完成的12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不包括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和比较高龄老年组(≥75岁)与年轻老年组(60~75岁)的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不宜或未能置入支架以及术中、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结果高龄老年组(4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年轻老年组(7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老年组多见冠脉多支病变和复杂病变(P0.01);高龄老年组即刻治疗成功率(95.8%)与年轻老年组(9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及远期随访严重不良心脏事件高龄老年组(12.5%)均高于年轻老年组(5.4%),除1例死亡病例外,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高龄老年CAD患者常有重要脏器的功能减退,其冠脉病变的特点常为多支和复杂病变,PCI术中、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虽然较高,但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均痊愈,预后良好,PCI是治疗高龄老年CAD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