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强  昝强  王鹏  楚向东  朱超 《中国骨伤》2007,20(2):115-1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臀肌挛缩症(均为双侧发病)和4例阔筋膜张肌挛缩症(单侧发病),男12例,女16例;年龄5-23岁,平均15.2岁。采用关节镜治疗,其中24例臀肌挛缩患者均有臀部注射史,关节镜下见挛缩纤维化的臀肌及挛缩增厚的阔筋膜,均在关节镜下切断。结果:2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黄耀添等评定标准:2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优19例,良3例,可2例;4例阔筋膜张肌挛缩症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果全部为良。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臀肌挛缩症的病因、类型及治疗   总被引:117,自引:2,他引:117  
目的 根据臂肌挛缩症的病因分类,说明臂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么髋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侯群。方法 对101例具有臂肌挛缩症典型临床表现患者的病因、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效果进行随访评价。结果 注射性臂肌挛缩症71例占70.3%。特发性臂肌挛缩症20例,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并发臂肌挛缩症3例,臂筋膜间室综合征引起的臂肌挛缩症2例,感染性臂肌挛缩症1例,多发性肌筋膜挛综合症表现的臂肌挛  相似文献   

3.
自De Velderraman 1970年首次报告儿童臀肌挛缩症以来[1],先后有较多臀肌挛缩症临床、病理、病因及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报告.近年来国内外亦见到注射性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及股四头肌、手内在肌挛缩症报告[2~6].小腿三头肌挛缩症国内未见报道.本院自2007年7月经住院和门诊共诊治罕见的注射性小腿三头肌挛缩症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是由马承宣教授1978年首次国内报道[1]。该手术已经在临床广泛开展。我院1994年8月~1998年6月收治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8例,应用小切口选择性切断臀肌挛缩带,效果满意。现就本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方式,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11岁,均为双侧。均有反复多次青霉素钾盐注射史,不伴有其它髋部疾患史。二、临床表现 患儿是蛙式步态。站立时尖臀畸形。5例下蹲时双膝必须分开作向外“划圈”动作。3例下蹲时双髋呈外展、外旋位,双…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注射后臀肌挛缩症408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1989年7月~1995年7月手术治疗408例有明确注射史的臀肌挛缩症儿童。除1例外均采用了挛缩带切断术。平均随访2年5个月,手术治愈率为98.1%。手术见臀部肌肉率缩主要为臀大肌、臀中肌,其发生频率分别为87.3%和71.8%。单纯的臀大肌挛缩占28.2%,臀大肌、臀中肌同时挛缩占40.2%,臀大、中、小肌均挛缩占18.9%。文章认为要获得良好地手术效果须切断所有术中能感觉得着的挛缩组织,并立即检查松解效果,术后维持适当地并腿屈髋体位及尽早功能锻炼。文章还对本症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臀肌筋膜挛缩症(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畸形、步态异常的一种病症。1967年Valderra-ma首次报告。一般认为:本症好发于儿童,反复肌肉注射是主要病因。病变多局限于臀大肌及筋膜,少数病例亦涉及臀中、小肌。本科于1992年2月~1995年8月共收治18例,均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12例,女6例,年龄4~16岁,平均9.3岁。2例单侧,16例双侧,城镇儿童16例,农村2例。11例有臀肌注射史,2例有臀部摔伤史。2例单侧病人,患髋后外侧曾接受“小针刀”剥离。本组中2例为2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吴伟  吴士洪 《中国骨伤》2008,21(4):302-302
臀肌挛缩症(glutealmuscle contracture,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造成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臀肌挛缩症的发病与针刺造成的物理性损伤、药物引起的化学性刺激,尤其是含苯甲醇溶液的药物注射刺激等,导致无菌性肌纤维坏死,发展为肌肉纤维化及瘢痕挛缩有关,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有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史,常因患儿家长发现步态改变。坐位双膝不能靠近而来就诊。手术治疗方法为切断挛缩组织进行松解。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9年6月,在椎间盘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56例(112侧),年龄5~20岁,平均13岁,均有臀部肌内注射史。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切开1.5 cm,置入椎间盘镜同轴工作通道,汽化刀切割挛缩纤维带,直到弹响髋消失,Obers试验阴性,屈髋屈膝90°,内收内旋都达15°为止。结果56例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外八字”步态消失,弹响髋消失,划圈征、蛙腿征及交腿试验均阴性,未发生神经损伤及感染,无术后复发。结论联合应用椎间盘镜系统与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创伤小,疗效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关节镜下分型与各型在关节镜下的手术疗效。[方法]臀肌挛缩症223例,男105例,女116例;平均年龄(19.7±6.8)岁(12~35岁),患者均有反复青霉素与苯甲醇溶媒肌肉注射史。按临床特点和术中挛缩带情况分为:阔筋膜张肌挛缩型(105例),阔筋膜张肌合并臀大肌挛缩型(67例),混合型(51例)。术后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23例,失访15例,随访时间平均3.5年(1.5~9.0年)。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198例,良18例,可7例。术后无复发、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结论]根据Ober’s征、伸髋位内旋障碍、伸髋位内收障碍来判断阔筋膜张肌、臀大肌前部纤维、臀中肌挛缩情况,镜下分型有助于提高术中对肌肉挛缩的判断,改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注射性臀肌孪缩症的适应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7例注射性臂肌挛缩症行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术后随访14~54个月.结果:患者术后以步态、并膝下蹲、交腿试验、对运动的影响为评价标准,其中优18例,良9例,目前随访时间内未发现症状复发者,患者自我感觉满意度基本为100%.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治疗注射性臂肌事缩症具有手术创伤较小,疗效肯定,恢复快,功能障碍改善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侧臀肌挛缩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0年1月-2009年9月,收治41例单侧臀肌挛缩症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6~29岁,平均12岁.39例有明确反复臀肌注射史.左侧9例,右侧32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步态异常、跛行.检查示骨盆倾斜,下肢相对不等长,脐至内踝距离相差1.2~3.8 cm,平...  相似文献   

12.
臀部软组织变性挛缩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谇为臀部肌肉注射是引起的“臀部软组织变性挛缩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根据手术实验和软组织病理变化分为五型:(1)臀筋膜变性挛缩型;(2)臀大肌筋膜变性挛缩型;(3)臀部软组织变性挛缩型。(4)隐蔽臀大肌变性挛缩型;(5)臀部软组织变性俣并皮肤挛缩型。15年中做了34例,61臀次手术。随访了54臀次,平均随访28个月,按 4级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87%。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镜系统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椎间盘镜技术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3月~2004年2月利用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臀肌挛缩症21例(共42臀),均有臀部肌肉注射史。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切开皮肤长1·5cm,置入同轴工作通道,在内窥镜监视下用电凝钩逐束、逐层套钩、汽化切割挛缩纤维带或部分臀肌止点,并动态了解髋关节松解程度,直到满意为止。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全部患者“外八字”步态消失,划圈征,蛙腿试验均阴性,本组未发生神经损伤及感染,无术后复发。结论采用椎间盘镜系统及电凝钩治疗臀肌挛缩症创伤小,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出血少,可早期功能锻炼,降低了术后再粘连甚至复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34例髋肌筋膜挛缩症患者。术中探查臀肌挛缩情况,切断、松解挛缩带,或作臀中肌肌腱延长。结果:34例患者经6个月随访,优32例,良2例;经2年以上随访,优30例,良4例,近期、远期疗效满意。结论:该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较好,是治疗臀筋膜挛缩症的较满意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20例重症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男16例,女14例,年龄7-22岁,均为双侧病变,并有幼年时臀部药物史。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再认识,手术方式及术后自理等进行了讨论认为重症病例其病变范围广泛,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甚至髋关节外旋肌群和关节囊均可受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应用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经验,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取臀部后外侧纵切口,彻底松解挛缩增厚的臀肌,术后6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循序渐进。结果 48例中,优28例,良10例,可2例,差8例,优良率为79.17%;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7个月)。其中2例松解过度,8例刀口感染。结论 臀肌挛缩症患需手术治疗,手术对挛缩的臀肌进行彻底的松解,术后适时适度的进行功能锻炼,可达到较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分型与关节镜下松解术的疗效。方法:臀肌挛缩症358例,男175例,女183例;平均年龄(19.7±6.8)岁(14~41岁),患者均有反复青霉素与苯甲醇溶媒肌肉注射史。按临床特点和术中挛缩束带情况分为:索条型(118例),扇型(107例),混合型(87例),阔筋膜张肌挛缩型(46例)。术后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21例,失访37例,随访时间平均3.5年(1.5~8.0年)。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303例,良13例,可5例。术后无复发、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结论:根据臀肌挛缩的分型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术后疗效。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田向东  陈宇明  林顺福  王正义  黄沪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0):754-756,I000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开始我院采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15例患者29侧病变。术前进行临床分型以判断挛缩组织范围;手术在组织腔室内操作,对挛缩组织行逐层切割松解;术后尽早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了随访6~32个月,优良率100%。术后无伤口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等合并症。结论关节镜技术应用对软组织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经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微创治疗成年人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松解治疗成人注射性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108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18~40岁,平均24岁.术前标记股骨大转子与臀肌挛缩带的范围、坐骨神经走行和手术切口.侧卧位,于股骨大转子切口5 mm,在臀肌挛缩带与皮下筋膜组织间钝性分离,制作关节镜手术工作腔隙.刨削刀清理臀肌挛缩带表面脂肪组织.关节镜监视下沿臀肌挛缩带前缘至后方,再沿股骨大粗隆后方,臀肌附着处弧形切断臀大肌挛缩束带.屈髋、内收、内旋髋关节,直到无弹响、无活动受限为止.结果 10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术后无复发、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臀部皮下积液3例,置管负压引流后痊愈.根据臀肌挛缩术后功能评分表,优91例,良7例,可3例.结论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松解术治疗成人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创伤小、痛苦少、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重度臀肌筋膜挛缩症及其所致臀腰部畸形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重度臀肌筋膜挛缩症及其所致臀腰部畸形患者,依Z成形术原则进行挛缩带和挛缩瘢痕的松解后,将局部皮肤进行重新分配和塑形加以治疗。结果25例双侧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步态正常,腰臀部形态基本平整,无坐骨神经损伤。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6年,无畸形复发。结论Z成形术既解除了挛缩带对关节功能的牵制,又可对局部皮肤进行重新分配,矫正挛缩造成的凹陷畸形,术后功能和外形效果均佳,是治疗重度臀肌筋膜症及其所致臀腰部畸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