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对 1 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 ,并采用胸腰椎前路Kaneda器内固定。结果  1 3例获得 1 3~ 72个月随访 ,脊髓神经功能 4例获得 2级改善 ,8例获得 1级改善 ,1例完全截瘫无改善。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 ,重建脊柱 ,固定高度稳定 ,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胸腰椎前路Kaneda器内固定。结果:13例获得13-7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4例获得2级改善,8例获得1级改善,1例完全截瘫无改善。结论:胸腰椎爆理解骨折并截瘫采用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Kaneda内固定,重建脊柱,固定高度稳定,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Kaneda、Z-Plate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中的疗效。方法对5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术,其中,采用Kaneda内固定32例,Z-Plate钢板内固定19例。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8年,其中45例获良好复位,脊柱生理曲线恢复。48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Kaneda内固定系统具有前路减压彻底、内固定牢靠及价格便宜等优点,而Z-Plate钢板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合并症少、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前路减压和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路减压Kaneda器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38例,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获随访的33例中,除2例胸椎损伤(T6、T10)并完全截瘫、2例脊髓横断无改善外,余均有Frankel一级以上恢复。结论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具有直视下直接切除致压物,有效地解除脊髓压迫,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保留了后柱的完整性,重建了中柱的连续性,使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得以一次完成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1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术前均经CT检查显示椎管内有骨块挤入。本组全部采取前路手术减压,植骨Kaneda内固定。术后经5个月~5年的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16例分别有1~3级恢复。本文同时讨论了手术方法中有关的并发症,并认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完全性截瘫脊髓压迫主要来自前方,前路减压同时植骨Kaneda内固定比后路手术更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2月以来,本科采用脊往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术共治疗腰椎体爆裂性骨折并不完全截瘫8例,随访1~1.5年,均获得满意效果.作者体会到本手术方法行椎管前方减压方便、彻底,Kaneda内固定后脊往稳定性好,又只固定三个椎体,术后对脊柱活动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双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2004年采用前路减压、双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6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5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植骨融合。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双棒内固定因具有操作方便、矫形力强、固定可靠、利于植骨融合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胸腰椎骨折侧前路减压Kaneda及Z-plate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1995年6月~2006年10月,对54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分别采用Kaneda及Z-plate内固定手术,并从生物力学结构、手术安装、内固定效果、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Z-plate比Kaneda的生物力学结构更合适,内固定安装简便,Z-plate手术时间较Kaneda缩短70 min,出血量减少125 ml,并发症少.结论 Z-plate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侧前路手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32例进行前路减压与重建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说明该手术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更直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更明确。方法对1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植骨应用Kaneda、Z-plate装置内固定,观察术前、术后Frankel评分。结果本组病例经8~10年(平均64个月)的随访,其中失访8例。Frankel评分A级24例,B级40例,C级46例,D级11例,E级11例;以上患者均有一级以上神经功能恢复,其中内固定松动3例,植骨材料为骨库提供及自身提供。结论前路减压彻底,前路重建可靠,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胸腰椎骨折侧前路减压Kaneda及Z—plate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1995年6月~2006年10月,对54例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分别采用Kaneda及Z—plate内固定手术,并从生物力学结构、手术安装、内固定效果、并发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Z—plate比Kaneda的生物力学结构更合适,内固定安装简便,Z—plate手术时间较Kaneda缩短70min,出血量减少125ml,并发症少。结论 Z—plate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侧前路手术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5例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置物并发症,172例患者神经功能提高1~2级,仅12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Synex人工椎体重建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及Synex人工椎体重建治疗18例初次后路手术疗效不佳或失败的患者,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椎节的稳定性。结果随访1-4年。依据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除1例B级及1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均有1-3级恢复。术后X线片定期随访观察,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人工椎体稳定,未发现位移。结论侧前方入路减压及Synex人工椎体重建可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5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6年收集我院 5 6例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病人。入院后给予 MRI和 X线检查 ,其中后纵韧带骨化 17例 ,特发性弥漫性骨肥厚症 4例 ,黄韧带骨化 8例 ,颈椎管狭窄 15例 ,其中 2 3例于伤后 3d内手术。19例为晚期手术 ,14例保守治疗。结果 :早期手术满意 ,较大于 72 h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明显改善 (P<0 .0 5 ) ,术后未见颈椎不稳与再关门 ,所有病人均在入院后进行 Frankel分级 ,2 w后出院再次评分 ,早期手术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X线显示颈椎内径增加 ,椎管扩大 MRI显示颈椎后侧减压明显。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早期正确诊断 ,手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2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骨折块侵占椎管35%~95%,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FrankeI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1例,D级9例。结果23例随访6~31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Cobb角由平均21°恢复到3°未发现。植骨块和骨折的移位,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恢复外,其余均获1~2级恢复。结论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钌-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有效减压,脊柱稳定性好,特别适宜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和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钉杆角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0例。方法 依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 ,碎骨块状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 :轻度椎管狭窄则行间接椎管减压 ,若有神经损伤症状同时作椎板减压 ;严重椎管狭窄、后柱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碎骨块游离、骨块旋转则间接椎管减压 +椎板减压 +脊髓前减压。结果  30例中 2 9例减压充分 ,30例固定牢固 ,神经恢复好转率占 70 %。结论 认为在采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 ,应根据骨折类型、椎管狭窄程度、碎骨块状态进行选择性椎管减压。  相似文献   

17.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 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人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次,包括详细的症状体征记录,X线片俭查,部分病人行CT俭查。与既往胸腰段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7例(资料完整)行历史对照:[结果] 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感觉平面下降8~18cm 3例,而且分别在术后4、8、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病人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对照组7例术后腰间榨感及腰背痛完全消失仅1例,感觉平面全部无下降,1例于术后8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双下肢肌力均无恢复,肌张力均明显升高。[结论]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对缓解术前腰背痛及腰间束榨,减轻肌张力增高及稳定脊柱有一定效果,但感觉平面的下降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Case 1: a 32-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 major complaints of gait disturbance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The tendon reflex was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ies, and both Babinski's reflex and clonus were strongly positive. Myelography revealed complete block in the 10th thoracic vertebral level. On April 15, 1989, a tumor in the vertebral region was exposed and excised via a right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Kaneda's device was used for internal fixation. The tumor was diagnosed as myeloma histologically.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Postoperatively, the patient became capable of walking by herself. Case 2: an 18-year-old woman was admitted because of burst fractures of the 1st and 2nd lumbar vertebrae due to a traffic accident in January of 1989. The fractured bones had been manually repositioned and fixed with plaster. However, the patient still had gait disturbance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Myelography revealed a complete block in the 2nd lumbar vertebral region. On May 7, the vertebral foramen was opened via a left anterolateral approach, and internal fix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Kaneda's device. Postoperatively, the patient recovered full ability to walk, and returned to normal social activity. From our experience, it is thought to be useful to employ a right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to the thoracic vertebrae, and a left anterolateral approach to the lumbar vertebrae. We used Kaneda's device for internal fixation, successfully. However, this device has the following disadvantages; (1) there are few plates designed for females, whose vertebrae are small, (2) it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the arteries of Adamkiewicz and (3) postoperative MRI becomes impossible.  相似文献   

19.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32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分析 132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手术时机及后路椎管减压方式、椎体内植骨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 ,治疗 132例胸腰椎骨折。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关系 ,以选择合理手术时机。测量伤椎椎管狭窄率 ,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 ,确定椎管矢状径的恢复程度及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周左右手术的病例 ,其术中出血量与 8h以内和 1~ 7d组行t检验 ,结果P <0 .0 5 ,差异有显著意义。X片示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术后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随访时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T检查显示 ,术前伤椎椎管狭窄率平均 4 4 .7% ,伤椎椎管术后 1年左右出现椎管再塑形现象 ;再塑形的伤椎椎管管径与正常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132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 33.5个月 ,其中 11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SIA)分级标准提高 1~ 3级 ;16例脊髓完全损伤患者部分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错过急诊手术时机的脊髓完全性损伤或无明显神经体征的病例 ,手术时机宜在伤后 2周左右 ;后路椎管减压应根据损伤情况采用不同方式 ,尽量保留脊柱的稳定性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