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抗真菌剂三氮唑含硫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合成了12个三氮唑类化合物,其中10个为三氮唑含硫化合物,后者未见文献报道。作者还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合成了12个三氮唑类化合物,其中10个为三氮唑含硫化合物,后者未见文献报道。作者还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三氮唑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16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醇类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1HNM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b、7d、7 e和7 i对除薰烟曲霉菌外7种菌株的抑菌活性优于对照药氟康唑,与伊曲康唑相当。结论引入正丁基和三氮唑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翟哲  马彩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24-25,27
目的:合成三氮唑并噻二嗪类杂环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得到新的三氮唑并噻二嗪类衍生物。方法:以乙酸乙酯为原料通过肼解、缩合等步骤合成甲基取代均三氮唑,再与儿茶酚类经亲核取代、缩合等步骤合成三氮唑并噻二嗪类杂环化合物母核,用醋酐酰化进行结构修饰,修饰结构用质谱进行认证。结果:合成了3-甲基-6(3,4-二羟基苯基)-1,2,4-三氮唑并[3,4-b]噻二嗪及其酰化产物,化合物的分子量通过MSQUEDING。结论:本法简单、方便,为较好的三氮唑并噻二嗪类杂环化合物酰化反应物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微波辐射催化法合成5-H/氯(苯并三氮唑甲基)四氮唑类化合物。方法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三乙胺盐酸盐为催化剂,2-(5′-H/氯苯并三氮唑)乙腈系列化合物和叠氮化钠在甲苯溶剂中回流0.5h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得到5个相应的四氮唑类化合物,其中4个新化合物通过熔点、IR和1 H-NMR确认结构,产率在70%~90%。结论使用微波辐射法合成目标产物,与传统加热方法(回流36h,产率64%)相比较,具有时间短、产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新型三唑苄胺类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3个1-[2-(N-甲基-N-取代苄基)氨基-2(2,4-二氟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选择8种临床致病真菌为试验菌,观察本类化合物对它们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与布替萘芬和益康唑作比较。结果和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试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活性明显高于布替萘芬;化合物2、13对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是益康唑的64-128倍,化合物2、3、13、16对多数真菌显示较强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苄胺类和氮唑类化合物的特征结构组合在一起,对某些真菌的抑菌活性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但苄基为萘苄时,对多数深部真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的三唑及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有关光谱数据证实,对合成的所有化合物经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对所试验的常见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4-[(1H-1,2,4-三氮唑基)甲基]-苯腈的合成方法。方法:以4-氨基-1,2,4-三氮唑代替1H-1,2,4-三氮唑与4-溴甲基苯甲腈经N-烃基化反应合成4-[(1H-1,2,4-三氮唑基)甲基]-苯腈。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为79%。结论:。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抗真菌药酮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类新型、高效、低毒的氮唑类衍生物,探究其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 根据前期酮康唑与雌激素受体的计算机模拟对接结果,保留先导化合物酮康唑分子母核结构中的2,4-二氯苯基和三氮唑环,对侧链进行改造,合成了11个氮唑类衍生物.以他莫昔芬为阳性对照药,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测试瘤株,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和结论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为首次报道,并经1HNMR和13CNMR确证结构.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具有正丁基和三氮唑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了16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取代-2-丙醇类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 1HNM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 初步的体外抗真菌测试结果表明,所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具有环丙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台成了10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MS和元素分析验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特别是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0.125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以上.结论:引入环丙基和烷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抗真菌活性,随着烷基侧链增长,目标化合物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新-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方法设计合成了1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4种不同真菌均有-定的抑制活性,有4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活性强于氟康唑;1个化合物对薰烟曲霉菌的活性强于氟康唑;2个化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的活性优于氟康唑。结论脂水分配系数和立体化学因素的改变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 1H 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其中化合物6a、6d 和 6j 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15 6 μg/ml)是氟康唑的16倍;化合物6m和6n对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03 9 μg/ml)是氟康唑的128倍,比其他对照药活性都高。结论:引入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Duringthepasttwodecades ,theincidenceofsys temicfungalinfectionhasbecomeveryprominentinpa tientsundergoingchemotherapyforcancer,organtranspla ntsandpatientswithAIDS[1,2 ] .Theover useofantifungalagentsinrecentyearshasresultedinthedevelopmentofdrugresistance[3 ] .Thesignificantclinicalimplicationofresistancehasledtoheightenedinterestinthestudyofnovelantifungalagentswithmorepotentactivity ,lesstox icityandbroaderspectrum .MATERIALSANDMETHODS  Instrumentandagent Meltingpointswerede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具有环丙基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合成了9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结构都通过1HNMR、MS和元素分析验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特别是深部真菌均有比较强的抑制活性,所有目标化合物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0.125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以上,与伊曲康唑活性相当。结论:1-(1H-1,2,4-triazole-1-yl)-2-(2,4-difluoro-phenyl)-3-\[N-cyclopropyl-N-(3,4-dichlorobenzyl)amino\]-propanol(化合物6f)的活性比较好,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寻找高效抗真菌化合物,探讨2-[(1-取代苯基-1H-1,2,3-三唑-4-基)甲硫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设计合成了20个2-[(1-取代苯基-1H-1,2,3-三唑-4-基)甲硫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化合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6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红色毛癣菌、克鲁氏假丝酵母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对所测菌株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8m, 8o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约为氟康唑,酮康唑的3倍;化合物8a, 8e, 8k, 8l, 8n 和 8p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也较氟康唑,酮康唑强。结论:所合成的化合物中,苯环上连有体积较小取代基的化合物抗真菌活性较好。 [关键词] 合成;噁二唑;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1(2)-N-乙腈基取代苯并三氮唑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索合成目标产物1-N和2-N乙腈基取代苯并三氮唑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以苯并三氮唑和氯乙腈为原料,在不同反应体系(三乙胺/DMF、KF/DMF、无水碳酸钾/乙酸乙酯)、不同温度条件下合成了[2-(1-H-苯并三氮唑-1-基)乙腈](I)和[2-(2-H-苯并三氮唑-2-基)乙腈](II),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苯并三氮唑和氯乙腈在缚酸剂作用下合成[2-(1-H-苯并三氮唑-1-基)乙腈]和[2-(2-H-苯并三氮唑-2-基)乙腈],选择的缚酸剂不同,产物的得率也不同。相同温度下反应总产率顺序为:无水碳酸钾/乙酸乙酯〉KF/DMF〉三乙胺/DMF。结论以无水碳酸钾为缚酸剂,乙酸乙酯为溶剂,在回流状态下,反应得到标的物总产率最高,产率88.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取代哌嗪侧链的引入对三唑醇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1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选择8种真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紧密着色真菌及薰烟曲霉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特别是深部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有7个化合物对白念珠菌的MIC80值≤0.125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以上,与伊曲康唑活性相当.结论:脂水分配系数和立体化学因素的改变对该类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高效抗真菌化合物,探讨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方法:根据三氮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设计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芳氧基-2-丙醇类化合物,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薰烟曲霉菌和紧密着色真菌8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MIC80).结果:以氧原子替代侧链中的硫原子后,侧链中含有邻位取代苯基的化合物的总体抗真菌活性不高,而侧链含有间位或对位苯基的化合物表现了很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结论:间位或对位取代苯基的引入有利于此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