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彤 《黑龙江医药》2004,17(6):430-433
目的:本文就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中血清供体动物的选择、给药方案及采血时间、含药血清的灭活与保存、血清的添加量和对照组的设立等几个常见问题加以讨论,为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相关文献,对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实验条件进行理论研究。结果与讨论:中药血清药理学应与现代医药理论相结合,才能推动中药药理学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及其在药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实验方法学,在我国正逐渐受到从事中药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探讨了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药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韦振源 《北方药学》2012,9(9):31-33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将中药或中药复方经口服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液、分离血清,用含有药物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半体内实验方法。1988年日本国立京都医院的田代真一提出"血清药理学"这一概念,1990年,姜廷良在全国中医方剂研究讨论会上,介绍了日本有关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的动态和情况后,国内陆续开展了中药复方及西药的药效评价及药理学研究,现将中药血清药理学药效研究应用作一综述。1中药血清药理学药效研究1.1在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研究中的应用赵晓山[1]等通过研究定心方药物血清对H2O2致乳鼠心肌  相似文献   

4.
李颖  李翔  韩燕全  高家荣 《中国药房》2014,(11):1055-1056
目的:了解中药血清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中药血清指纹图谱的文献,对其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血清指纹图谱在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中药药动学方面都有应用,已取得显著成绩。中药血清指纹图谱协同中药化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药动学一起推动着中药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向着明确化、清晰化方向发展,故中药血清指纹图谱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刘琳 《黑龙江医药》2012,25(1):116-118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对中药复方来说,因受配伍剂量的复杂性、煎剂化学反应的多样性以及胃肠道消化吸收的随机性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中药复方作用成分构成复杂和作用机制难以阐明.因此,离体实验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近年来,关于中药经典方血清药理学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药经典方血清药理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需要,反映体内真实血药浓度下的中药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已成为药理方法学研究的重点.血清药理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已为中药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但存在中药复方应用于离体实验时,体内外环境不完全一致等不足.中药脑脊液药理学方法的提出,初步解决了这一难点,为中医药研究中选择适宜的细胞离体培养体系提供了新途径,更为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血清药理学”与“血浆药理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血清药理学实验中应注意凝血后离心制备血清 ,否则可能是“血浆药理学” ,尤其是在做一些含抗凝成分的中药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近年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于体外研究中药药理的新方法学,它为中药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因起步较晚,尚有许多方法学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其方法学规范化技术研究作一阐述,旨在推动血清药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中药血清药理学概念的提出、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应用的展望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因中药及其复方本身存在各种多样性,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而基于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拓宽了思路。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现阶段基于体内过程进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谱效关系、代谢组学、中药药动学等,以期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血清药理方法学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血清药理学是指将中药、中药复方以及不明成分的药物给动物灌服一定时间后,采集动物血清,用此含药成分的血清进行体外实验的一种实验方法学。本文就该方法学在动物选择、给药方案、含药血清的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了血清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颜敏  刘建平 《药学进展》2005,29(6):260-265
介绍了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新提出的学说如证治药动学、中药时辰药动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胃肠药动学等,展望了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随着中药学国际化的进程,中药药理学的外文文献增长迅速。通过对PUBMED数据库中2002~2012年的中药药理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尝试发现中药药理学外文文献的分布情况和增长规律,帮助捕捉中药药理学研究轨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中医理论的特殊性是导致中药药效成分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的关键,进而阻遏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科学融合进程。指纹图谱技术正是契合了中药现代化这一需求而适时出现。近年来,随着众多学者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关注,中药血清指纹图谱技术正逐步形成,并协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血清药理学一起推动着中药药效成分明确化、作用机制清晰化的发展。本文在对这一领域近年新进展作以综述的基础上,展望了中药血清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谈谈中药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宇 《海峡药学》2002,14(4):108-109
本文从加强中药复方标准化、建立动物模型、开展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中药方剂药化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通过对实验动物口服给药后的含药血清进行分析,对药效物质基础及复方配伍机制进行快速筛选的一项新型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炮制研究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创新,将其与血清药理学、药动学等学科相互融合,为中药及复方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手段。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研究及其与一些学科的联合使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7,(35):5033-5036
目的:为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研究特点和系统药理学研究方法在中药不良反应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复杂,具有系统性的研究特点。系统药理学可通过药物的药动学特征(ADME/T)筛选出药物活性成分后,预测药物的靶点和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及机制,最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揭示"药物-靶点-基因-疾病"相互作用关系的网络拓扑图,从而系统地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结论:系统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可系统地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预防机制,为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以及提出新的药动学方法如血清药理学、证治药动学、时辰药动学、微透吸技术及分子生物学在药动学中的应用。展望了中药药动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清热活血补益方影响肝脏胶原代谢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中药复方清热活血补益方 (肝纤方 )如何影响大鼠肝脏的胶原合成及降解。方法 :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中药含药血清 ,将之作用于从SD大鼠肝脏分离培养的肝星状细胞 ,并测定Ⅰ型胶原含量、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胶原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含药血清组Ⅰ型胶原含量降低 ,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 ,胶原酶的活性增加 (P <0 .0 5 )。结论 :清热活血补益方通过抑制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来减少胶原的合成 ,通过提高胶原酶的活性来促进胶原的降解 ,这可能是其多位点抗肝纤维化的部分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 "五原则" ,结合中药血清化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和预测玄参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玄参水煎液中化合物以及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中原型成分,经网络药理学预测原型成分主要作用靶点、通路,依据靶点、通路与玄参传统功效关联性,筛选出与传统功效密切相关的活性成分,并基于原型成分生源关系确定其特异性,综合研究结果确定玄参Q-Marker。结果:在玄参水煎液以及大鼠血清中分别鉴定出50个化合物和5个原型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哈巴苷、哈巴俄苷和安格洛苷C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的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联系更为密切。结论:哈巴苷、哈巴俄苷和安格洛苷C可作为玄参Q-Marker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