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了摸清青海省工矿企业生产性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及分布。我们于 1997~ 1999年对青海省辖区内 2734家工矿企业进行了生产性有害因素的调查测定 ,旨在为有关部门今后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提供依据。1 调查内容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凡在青海省辖区内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或单位。1.2 调查内容 制定统一的《厂矿企业劳动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由企业填写 ,专业人员统计。根据《劳动卫生工作规范》、GB574 8- 8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WS1- 1995《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采样规范》,WS/ T69- 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工矿企业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模式并制定一套方案,在某铝冶炼企业采取了问卷调查、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改进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及现场环境监测等方法,开展了健康促进的干预试点工作。通过两年的干预试点工作,工人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对职业病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0.52%提高到干预后的90.33%,对尘肺病的危害性知晓率由干预前的81.57%提高到干预后的98.98%,对化学毒物毒性知晓率有明显提高。通过工艺改造,现场环境中的粉尘、噪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逐年下降。干预试点结果提示,健康促进对提高有害作业岗位工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减少有害因素危害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矿企业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模式是可行的,健康促进近期效果是明显的,工矿企业作业场所健康促进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有害作业的监护对象是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或强度以及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个人和群体实施卫生监督及健康检查,提出改善作业环境,防治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所引起的有损于健康和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宁市辖区129家工矿企业的生产作业场所进行有害因素调查检测,发现存在职业有害因素达17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员21540人,占职工总数的23%。生产性粉尘测点合标率65.4%;化学毒物(气体)测点合标率85%;生产性噪声测点合标率48.6%。参照《化工健康监护技术规定》进行劳动条件评价,129家企业劳动条件属I级的17.1%、Ⅱ级41.9%,Ⅲ级32.6%,Ⅳ级8.5%。提示生产性有害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新建聚乙烯(PE)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卫生学评价,了解和掌握该项目作业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结果通过进行一般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测定,一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二车间为Ⅲ级,综合卫生学评价限期整改;辅助车间为Ⅰ级,综合卫生学评价合格.提出改进和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场所劳动条件符合有关要求[1].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其中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导致广大劳动者职业性损害的主要原因。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奉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对奉化市生产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开展了监测,现将2013年的监测结果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危害性因素,如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生产性粉尘、生产性噪声等,广大企业职工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和大剂量的化学物质可引起职业中毒,损害身体健康,减损劳动能力,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预防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必须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减少或消除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 在有害作业场所,企业职工长期接触剂量较大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尘肺病;生产中纺织机械的噪声强度如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上,工人经常接触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汉市某啤酒企业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作业分级,了解生产作业中的危害情况,为改善作业环境、制定职业卫生分级管理和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内容和方法1.1 职业卫生学调查 采用访问和查阅资料方法,调查企业生产布局、工艺流程、有毒有害因素、接触人数和接触方式、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设备防护和个人防护以及工人健康体检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有害因素种类不断增加,职业病对工人危害日益增大。如何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病的发病率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省乡镇企业职工约有700万人,其中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近270万人,生产大多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设备落后,缺乏卫生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尘、毒及其他有害因素浓度高、强度大,职业危害相当严重。沧州地区曾对河间县3个石棉加工专业  相似文献   

10.
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 ,职业人群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的卫生学家们认识到 ,保护职业人群健康的关键 ,不在于治疗有病的员工 ,而在于治疗“有病”的作业场所。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宣言》要求 ,“保证世界上所有工人 ,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就业形式或劳动场所的规模或位置 ,都能享有职业卫生服务” ,“确保每个劳动者都能有卫生和安全的劳动场所并享有必要的服务”[1 ] 。一、健康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职业人群主要的健康问题有职业有害因素和非职业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损害两个方面。职业有害因素包括职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柳州市企业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危害程度。方法 2002~2003年对广西柳州市181家企业的尘毒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其有害因素作业场所进行危害程度分级核定。结果本次调查尘毒作业场所共1758个,Ⅰ级危害场所占调查总数的71.27%,Ⅱ、Ⅲ级危害场所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1.56%和7.17%。调查24种有害因素的尘毒作业场所,其中苯、铅、铬、锰、矽尘、电焊尘、铸工尘、水泥尘、棉尘、煤尘10种有害因素作业场所共1442个,占调查总数的82.03%。结论 柳州市工业企业的职业危害相当严重,应加强作业场所监督监测,定期对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护,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多种经营企业有害作业场所达400处,其中有毒作业场所260处,粉尘作业场所90处,物理因素作业场所50处,有害作业人员5 000余人.这些企业所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包括皮鞋厂的混合苯、甲醇、丙烯腈、丙烯酰胺、汽油、噪声、射线等有害因素.如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职业中毒或引发职业病.同时,多种经营企业受市场经济影响,各企业以销定产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作业具有间歇、集中的特点,且人员流动性大,场所变化快,防护措施差,作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安全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40%~50%的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在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原管理模式,则由于职业卫生防治机构不健全、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不落实、职业卫生规章制度不健全、多种经营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造成职业中毒事故或职业病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劳动卫生分级标准是综合反映生产性有害因素或生产性有害因素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标准,它是衡量我国工矿企业劳动条件好坏,预防职业病能力大小,劳动卫生工作进展的主要尺度,是了解劳动卫生工作现状,确定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的危害程度,明确今后职业危害治理方向的重要依据。 为了贯彻执行劳动卫生分级标准,我们对天津市建材系统下属企业25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17个工种进行了高温作业分级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晋安区工业企业健康促进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工矿企业健康促进工程》提出了建立我国工矿企业人群需要的健康教育体系,人人享有职业健康教育,人人享有职业卫生服务,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职业生活环境[1]。晋安区劳动卫生科作为全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示范项目组成员,为了了解全区重点职业危害企业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5.
我省经济基础薄弱 ,厂矿企业生产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困扰着厂矿企业的生产发展 ,所以 ,加强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的监测、监督及作业人员的体检工作 ,进而采取有效措施 ,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省 1990~1999年 10年间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监督、健康体检报告数据 ,对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讨论 ,并提出建议与对策。1 劳动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监督及健康体检情况分析1.1  1990~ 1999年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情况  10年总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查家具工业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估作业工人接触有害因素的职业危害程度,为促进职业卫生“一级预防”和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对策。1对象与方法 以19家制造家具工业企业(木家具工业企业9家,金属家具工业企业8家,竹品家具工业企业2家)的204个操作岗位的21个工种为调查对象。作业环境中接触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物理有害因素等工作岗位,按国家标准有关分级法[1,2]和卫生部《卫生防疫工作规范一劳动卫生分册》中有害作业监督管理分级方法进行职业危害程度评估。2结果与分析2.1职业性有害…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天车,一般离地面6m左右,本身不产生有害因素,但司机却被动接触着天车下作业场所产生的有害因素。为了解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天车的接触水平,1993年以来,我们对36个厂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天车司机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按《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分册)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对天车内、天车下作业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测定,共测定6个行业36个厂12种有害因素651个样品。对某电解铝车间天车开窗和关窗两种状态的有害因素分别进行测定,共测定7种有害因素161个样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行车的污染水平。[方法 ]对行车内、行车下测定点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 [结果 ]6个行业中有 4个行业行车内下的有害因素无明显差别 (P>0 .0 5 ) ,除钢铁行业外 ,其它行业测定点有害因素综合指数超标率无显著差别 (P>0 .0 5 )。[结论 ]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行车的作业环境可受影响 ,影响水平与行车下的作业点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9.
医院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检验科是全院各种病人标本集中处理的重要科室,检验科工作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种消毒剂、放射线、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农药厂车间、工段作业环境以及从事有害作业工人身体状况;改善作业环境,确保职工身体健康。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对该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对接触有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近3年该厂生产环境监测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结论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劳动保护意识水平得到了提高,为防止职业病发生起到一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