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上的表达水平及MS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分离23例活动期、19例缓解期M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PBMCs,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s中TLR-9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其血清白介素-10水平.结果 活动期MS患者PBMCs的TLR-9mRNA表达水平高于缓解组(P<0.01)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缓解期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活动期患者(P<0.01),活动期和缓解期的患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LR-9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224,p=0.013).结论 活动期MS患者PBMCs的TLR-9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并且与MS患者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TLR9在MS免疫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MS中IL-10是一种保护性抑炎因子,可能有利于疾病的缓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外周神经免疫机制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致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半定量检测技术,分别检测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25例同胞(同胞组)及30名正常对照(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β、TNF-α及TH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结果患者组、同胞组及对照组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52±1.01、1.52±1.09和0.74±0.38;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99、1.01±0.87和0.70±0.29;TH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33、0.61±0.32和0.28±0.20。患者组和同胞组的IL-1β、TNF—α、TH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组IL-1β(r=0.420)、TNF—α(r=0.430)的mRNA表达水平与PANSS的-般病理症状分呈正相关(P〈0.01)。同胞组与对照组合并统计,IL-1β与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7,P〈0.01);IL-1β与TH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6,P〈0.01)。患者组仅IL-1β与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42,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细胞TH、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且与精神分裂症的-般病理症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马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白细胞介素1B(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致痼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戊四氮(PTZ)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致痫模型后,观察大鼠致痫过程中的行为学变化,分别于14、21、28和35d留取大鼠海马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TLR-4、IL-1β、TNF-α和IL-10的蛋白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LR-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致痫时间的延长,大鼠癫痫发作程度逐渐加重,但是致痈30d后癫痫发作程度有所减轻。随着癫痫发作的进展,海马组织中TI。R-4、IL-1β、TNF-1β和IL-10的蛋白含量逐渐升高(P〈0.01),海马组织中TLR-4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1)5或P〈0.01),而在35d有所下降。TLR-4的蛋白含量与IL-1β、TNF-α和IL-10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TOI.L样受体4表达增强及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在致痫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和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与多发性硬化(MS)免疫学发病机制、病程及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ELkA法检测了临床确诊的48例MS患者血清、28例CSF中sIL-ZR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MS患者血中mIL-2R的表达,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检测28例MS患者PBMCs体外诱生TNF-α水平。结果MS患者组激素治疗前血清及CSF中sIL-1R和血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C组)(P<0.01),其中急性复发组MS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治疗后血清SIL-2R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二者水平仍显著高于NC组(P<0.01)。而缓解组TNF-α水平低于NC组(P<0.05)。MS组血中mIL-2R表达,急性复发期MS患者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及NC组(P<0.01),缓解期MS患者则又显著低于NC组(P<0.01)。MS患者血中sIL-2R及TNF-α水平与病情显著相关而与病程无关,sIL-2R与TNF-α显著相关。结论sIL-2R,mIL-2R、TNF-α在MS免疫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探讨MS免疫发病机制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尿酸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检测88例MS患者(MS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程、病情的关系;并与其他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患者(OIND组)和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绀)比较。结果 MS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OIND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处于MS急性复发期患肯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MS的临床分期独口相关(P〈0.05),与病橼和扩展后的功能障碍状况量表评分不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S诊断及判断MS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tin-2,IL-2)水平变化,并探讨PSD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9例PSD患者、36例非PSD患者及43例正常人的血清LI-2水平;观察29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IL-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PSD治疗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非PSD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治疗组与PSD非治疗组相比,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1)。PSD组治疗前、PSD治疗组治疗后和PSD非治疗组中,HAMD评分与血清IL-2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PSD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可能影响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瘦素(leptileptinn)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1例活动期MS患者、22例缓解期MS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eptin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M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MS患者和对照组(P<0·01);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活动期M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前血清leptin越高则疗效越差(P<0·01,P<0·01)。结论活动期MS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且与MS的疗效及性别具有相关性。leptin水平升高可能与MS的活动性相关,降低血清leptin水平可能是激素治疗MS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KB和Survivin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和10例正常脑组织Survivin mRNA和NF—KB的表达,用末端转移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组织的凋亡并计算其凋亡指数(AI)。结果星形细胞瘤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度恶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度恶性组(P〈0.01);AI在星形细胞瘤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Survivin mRNA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1);NF—kB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Survivin mRN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NF-kB与Surviv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密切相关,NF-kB的过表达可能通过上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抑制星形细胞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硬化患者白介素18的表达与临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18在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多发性硬化患者和对照组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结果(1)M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疾病组和对照组,并且血清高于脑脊液(P〈0.01),但后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MRI显示有增强病灶的MS患者其IL-18水平高于没有增强病灶的。结论IL-18可能在中枢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损害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探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干预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名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及25名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的抑郁症治疗前后与20名健康对照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症患者血清IL-1β和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使IL-1β和IL-6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c-Jun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及探讨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1表达调控的意义。方法对15例颅内动脉瘤标本和6例非脑血管病患者的正常脑血管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脑血管壁组织内c-Jun免疫活性和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Jun免疫活性在颅内动脉瘤壁组织内为1.92±0.51,正常脑血管壁内为0.17±0.4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动脉瘤壁组织中MMP-9mRNA的表达是正常血管的10.06倍(P〈0.01)。颅内动脉瘤壁组织内c-Jun的免疫活性和MMP-9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818,P〈0.001)。结论活化后的c-Jun可能通过其结构域内MMP-9结合位点启动MMP-9大量转录而参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白介素(I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DEACMP患者治疗前、后血中IL-2、4、6的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和30例急性CO中毒(ACMP)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DEACMP组治疗后血中IL-2、4、6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但仍显著低于ACMP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2)ACMP组血IL-2、4、6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结论 DEACMP的发生与神经免疫病理损伤有关,血中IL-2、4、6的水平可以反映DEACMP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3.
3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监测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TNF-α、LI-2水平与占兰-巴雷综合征(GB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PAAP、ELISA法对36例GBS患者及36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NF-α、IL-2水平测定。结果 重症GBS患者外周血CD;^+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例增大,GB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2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BS患者的免疫功能处于失衡状态。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TNF-α、IL-2的测定,可直接反映恶者的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患者血清镁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偏头痛患者和21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的血清镁离子的测定,结果发现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镁水平为0.82±0.12mmol/L,自然缓解期为0.87±0.12mmol/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95±0.14mmol/L(P<0.01和0.05);而补镁治疗后缓解或血清镁水平为0.94±0.15mmol/L,显著高于发作期和自然缓解期(P<0.01和0.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认为血清镁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在发作期补充镁离子可起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疾病过程中免疫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抗脑抗体(ABAb)、抗核抗体(ANA)、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IL-6R)及可溶性gp130(sgp130)的ELISA方法商品试剂盒,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sIL-6R、sgpl30及相应抗体的含量。结果TS组血清sIL-6R、sgp13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4.078±15.777):(30.290±9.048),P〈0.01;(69.032±24.604):(47.309±14.137),P〈0.01);TS患儿血清ABAb、ANA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3.6%,P〈0.01;53.3%:25%,P〈0.05)。且ABAb水平与sgpl30负相关(r=-0.451,P=0.046)。结论在TS患者血清中sIL-6R、sgp130水平显著增高表明依赖IL-6信号传导的生理功能上调和反馈抑制的网络机制启动;自身免疫相关的损伤机制参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性糖蛋白(SPARC)基因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水平及两者相关性。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集98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和9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切取)以及胶质瘤细胞系LN229,提取DNA和RNA,利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SPARC基因甲基化状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PARC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细胞系LN229中SPARC基因呈高度甲基化,其mRNA表达水平极低;去甲基化处理后,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胶质瘤组织中SPARC基因甲基化率(70.4%,69/98)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21.4%,21/98;P〈0.01),但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P〈0.01)。而且随着胶质瘤级别的增加,胶质瘤组织中SPARC基因甲基化率明显呈升高(P〈0.05),但其mRNA表达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伴有SPARC基因甲基化的胶质瘤组织SPARC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甲基化胶质瘤组织(P〈0.01)。然而,伴有SPAR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与非甲基化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SPARC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其mRNA呈低水平表达;SPARC基因mRNA表达水平受其甲基化的影响;SPARC基因高甲基化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内质网应激(ERS)标志分子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和ERS相关促凋亡分子如生长停滞、DNA损害可诱导基因153(GADD1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人SE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建立氯化锂一匹罗卡品大鼠SE模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SE后海马BiP和GADD153的转录状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SE组SE后2、4、6、24hBiPmRNA表达升高(P〈0.01),6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P〈0.01),72h恢复至正常水平;姜黄素组BiP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同SE组类似,但显著低于SE组(P〈0.05或0.01)。(2)与对照组比,SE组SE后2、4、6、24、72hGADD153mRNA显著上调(P〈0.01),SE后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P〈0.01)。姜黄素组仅于SE后2、4hGADD153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较SE组低(P〈0.01)。结论姜黄素有可能成为在体抑制ERS的有效药物;减轻ERS、抑制GADD153表达可能是姜黄素在SE后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背景:Toll样受体9(TLR9)、肿瘤坏死因子a、Fas可能共同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目的:测定TLR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 方法: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9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 结果与结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9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病例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1)。TLR9 mRNA的表达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Fas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血清IL-2、IL-6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体型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35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予氯氮平治疗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0周末采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AS)测定血清IL-2、IL-6水平。同时记录体型指数(BMI)。选取健康志愿35例作对照组,样本采集与检测同患组。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组血清IL-2水平显高于对照组(t=2.93,P=0.006),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10周末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显下降(t=3.51,P=0.001);血清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增高(t=2.53,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组体型指数显高于治疗前(t=6.02,P〈0.01)。治疗前血清IL-2水平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显正相关(r=0.36,n=35,P=0.042)。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PANSS总分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各组精神症状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2下降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正相关(r=0.35,n=35,P=0.042);IL-6增加值与各组精神症状减分值及体型指数增加值均无显相关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IL-2、IL-6水平有显影响,其临床意义可能与精神症状的变化有关,与氯氮平引起的体型指数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联合检测G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的急性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92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出院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依次分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伤后24h内血清hCRP、IL-1β及IL-6的浓度。结果伤后24h内hCRP、IL-1β及IL-6升高,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下降,三者与GCS呈负相关(r=-0.162,P〈0.05),血清hCRP与IL-1β应用直线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147,P〈0.05)。血清hCRP与IL-6应用直线相关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196,P〈0.01),三项检测指标之间呈直线相关。GCS不同分组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中hCRP、IL-1β及IL-6浓度在GOS评分分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hCRP、IL-1β及IL-6是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脑损伤敏感而特异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早期诊治继发性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