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从甘蔗产区广东和广西六个县市采集的119份甘蔗样品中,节菱孢阳性样品9份,占7.6%,检出节菱孢81株,占检出霉菌总数5.399株的1.5%(最低为0%,最高为5.1%);110份土壤样品均未分离出节菱孢。在变质甘蔗中毒流行区河北、河南、辽宁和内蒙11个县市的94份变质甘蔗样品中,节菱孢阳性样品53份,占56.4%,检出节菱孢1.424株,占检出霉菌总数5,541株的25.7%(最低为4.1%,最高为52.5%),74份土壤样品中,有3份样品检出节菱孢,占4.0%。变质甘蔗中毒流行区的甘蔗节菱孢阳性样品及节菱孢的  相似文献   

2.
随机采取西宁市售甘蔗48份进行霉菌菌落计数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霉菌2315株,节菱孢137株,镰刀菌1270株,各占总株数的5.9%、54.9%。48份样品中3份检出节菱孢,阳性率6.3%,其产毒率为50%。霉菌菌落计数大于50个/g的样品占25%。  相似文献   

3.
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因研究 Ⅱ.病原菌的分离及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起中毒的变质甘蔗样品及其他20份甘蔗样品进行了毒性试验和霉菌的分离鉴定,并取其优势菌进行产毒培养和毒性试验,经过对比分析,结果证明节菱孢霉(Arthrinium)是这2起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随机采取西宁市售甘蔗48份进行霉菌菌落计数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霉菌2315株,节菱孢137株,镰刀菌1270株,各占总株数的5.9%、54.9%。48份样品中3份检出节菱孢,阳性率6.3%,其产毒率为50%。霉菌菌落计教大于50个/g 的样品占25%。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上海地区41份甘蔗样品,发现检出节菱孢的甘蔗占12.2%;检出节菱孢菌株8株,占总霉菌数0.2%。被测试的5株节菱孢中产毒株为1株。8株节菱孢分种鉴定结果为:甘蔗节菱孢7株,暗孢节菱孢1株,其中2株进行了电子显微镜扫描分析。对分离到的4530株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变质甘蔗中毒病原菌节菱孢在外环境中的分布,证明节菱孢主要腐生于甘蔗;分析了节菱孢侵染甘蔗与贮存期的关系。对该菌产生3-硝基丙酸的性能进行了测定,证明产毒株占48.8%,强毒株占14.6%;菌株最高产毒量为1200μg/g。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我国五个省的市售甘蔗中节菱孢的污染调查。257份样品中分离到节菱孢2株;另外从19份中毒同批甘蔗样品中分离到节菱孢23株;从库存一个月的9份甘蔗样品中分离到33株,並分析了节菱孢的污染与甘蔗保存期的关系。对所分离的38株节菱孢进行了产3-硝基丙酸的测定和分种鉴定,结果证明,各个菌株的产毒性不同,且无论是在产毒菌或非产毒菌中,甘蔗节菱孢均占优势。对168份甘蔗样品同时进行了节菱孢分离和3-硝基丙酸的测定,结果二者的相符率为79.8%。  相似文献   

8.
市售甘蔗样品中节菱孢的污染调查及产毒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五个省的市售甘蔗中节菱孢的污染调查.257份样品中分离到节菱孢2株;另外从19份中毒同批甘蔗样品中分离到节菱孢23株;从库存一个月的9份甘蔗样品中分离到33株,并分析了节菱孢的污染与甘蔗保存期的关系.对所分离的38株节菱孢进行了产3-硝基丙酸的测定和分种鉴定,结果证明,各个菌株的产毒性不同,且无论是在产毒菌或非产毒菌中,甘蔗节菱孢均占优势.对168份甘蔗样品同时进行了节菱孢分离和3-硝基丙酸的测定,结果二者的相符率为79.8%.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蔗中毒死亡患者食剩的同节甘蔗、同批库存及市售甘蔗进行了真菌分离,结果节菱孢菌检出率分别为70.0%、57.1%及43.5%。而同时期市售正常甘蔗未分离出节菱孢菌,但检出镰刀菌的占37.5%。对中毒死亡患者食剩同节甘蔗汁及节菱孢菌产毒液进行乳鼠毒性试验,均证实节菱也菌毒素是甘蔗中毒病因。在试验研究中,对节菱孢菌产毒培养和动物试验的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一起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分析诊断的霉变甘蔗中毒。以患者吃剩的同节甘蔗汁进行小鼠毒性试验,引起小鼠发病及死亡。蔗瓤真菌计数达2.7×10~6/g;蔗瓤分块点种培养,节菱孢占真菌相的70%;共分离出 35株节菱孢,其中6株进行了产毒试验,有3株为产毒株。  相似文献   

11.
天然毒素3-硝基丙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4年,我国从引起食物中毒的变质甘蔗中分离到了一种产毒霉菌一一节菱孢(Arthrinium),并证明节菱孢是变质甘蔗中毒的病原菌,它的有毒代谢产物3-硝基丙酸是引起中毒的主要致病毒素。从而,阐明了这种十多年来一直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病因。 3-硝基丙酸(BNPA)是一种由某些高等植物和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早在1920年Gorter从狗角藤属植物(Hiptage mandablota Gaertn)的茎皮中提取到一种葡萄糖苷——狗角藤苷(hiptagin),经水解后得到一种酸,命名为狗角藤酸(hiptagenic acid)。1949年,Carter等证明了这种物质为BNPA。并在以后相继从多种高等植物和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60多年来,国外科学家对BNPA的理  相似文献   

12.
正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甘甜可口,也是一种直接食用的美味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么好的一种美食,却在每年春节过后屡屡出现食用中毒事件,甚至致人死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 "清明蔗,毒过蛇"的真实含义民间有一种说法:"清明蔗,毒过蛇。"从这句民间谚语中不难看出食用甘蔗中毒在我国由来已久,并且代价惨痛。清明节后,天气逐渐转暖,甘蔗易发生变质,变质甘蔗致人中毒是由于节菱孢菌霉菌产生的3-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引起的,这种毒素毒性极强,  相似文献   

13.
甘蔗因污染节菱孢菌(霉菌的一个属)引起食物中毒已早有报道〔1、2〕,而蔗糖因污染霉菌变质尚未见报道。前不久,广东一大型糖厂在其仓库中发现有大量蔗糖变潮处出现浅红色斑点,经化学测试,排除了加工工艺或化学因素引起这类变质。从微生物污染方面进行调查,实验表...  相似文献   

14.
刘江 《卫生研究》1992,21(6):303-30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影响产毒节菱孢产毒的因素。按照实验室中影响产毒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菌株>温度>时间>培养基>pH值。在实验条件下,以麦芽汁-酵母膏产毒培养基,20℃培养21天,pH4.5时产毒量最高,可作为节菱孢在实验室的最佳产毒条件,产毒培养物在9个月的放置过程中,其3-NPA的含量未见变化。  相似文献   

15.
食用霉变甘蔗引起中毒的报道,已引起国内医学界的重视。现已证实,甘蔗霉变的病原菌是节菱孢霉菌,它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严重破坏中枢神经组织,病人可在1~3天内死亡,即使幸存,多数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6.
从麦芽汁、马铃薯汁、蛋白胨、酵母膏和蔗糖等成份组成的培养基中,筛选出麦芽汁-蛋白胨、麦芽汁-酵母膏和马铃薯-酵母膏-蔗糖三种节菱孢产毒培养基。节菱孢产毒株的三种培养物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54.oml/kg、55.0ml/kg和52.0ml/kg。  相似文献   

17.
一起变质面粉食物中毒霉菌及产毒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起因食用变质面粉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霉菌分离及产毒实验。 5份样品均检出了霉菌 ,污染率 10 0 % ;平均霉菌数面粉 3.8× 10 4个 / g;馒头 7.3× 10 2 个 / g。并分离出霉菌 3属 5种。毒性试验结果其中白曲霉、构巢曲霉、交链孢霉为产毒霉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讨霉变甘蔗中毒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重症霉变甘蔗中毒进行临床分析、远期随访、病原学检查、动物模型及病理检查。结果 临床特点:F镁以吐泻为首发症状、明显无力、步态不稳、视物不清迅速出现嗜睡、昏迷、惊厥、颈项强直、扭转痉挛。以食剩甘蔗培养物喂哺小白鼠后产生类似症状,患儿尸检及病鼠脑组织可见广泛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结论 节菱孢霉菌为零变甘蔗中毒主要致病菌。胃肠道、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探讨霉变甘蔗中毒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8例重症霉变甘蔗中毒进行临床分析、远期随访、病原学检查、动物模型及病理检查.结果 临床特点:均以吐泻为首发症状、明显无力、步态不稳、视物不清,迅速出现嗜睡、昏迷、惊厥、颈项强直、扭转痉挛.以食剩甘蔗培养物喂哺小白鼠后产生类似症状,患儿尸检及病鼠脑组织可见广泛性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结论 节菱孢霉菌为霉变甘蔗中毒主要致病菌.胃肠道、神经、椎体外系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甘蔗采购、贮存、质检及普及有关知识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漳州市郊农村土壤的产霉菌生态。方法:采样检验漳州市24个自然村48件土壤样品,用孟加拉红琼脂平板涂布法进行霉菌计数并分类鉴定。结果:48件土壤样品的霉菌数量未见异常,检出34属3357株霉菌,镰刀菌和青霉为优势菌属,木霉,拟青霉和枝孢霉也是常见菌属,在检出的4株黄曲霉菌株中2株为产毒株,黄曲霉毒素B1产量分别为6,7ng/g,均不产生黄曲霉毒素B2,G1,G2。2株杂色曲霉均为产毒株,结论:漳州市郊农村土壤黄曲霉在菌相中所占比例极低,而且产毒能力极弱,应作为农业区划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