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纯静脉溶栓疗法和静脉溶栓加冠状动脉(冠脉)内溶栓疗法的疗效。方法:前法以(150~200)×104U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后法以(150~200)×104U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后,再以(20~50)×104U尿激酶行冠脉内溶栓。结果:前法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为60.0%;后法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为76.9%。2组比较,χ2=3.86,P<0.05。住院病死率静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加冠脉内溶栓组分别为12.5%和9.6%,2法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66,P<0.01)。心功能1~2级者2组分别为90.8%和94.2%(χ2=6.64,P<0.01);心功能3~4级者分别为9.2%和5.8%(χ2=6.65,P<0.01)。结论:冠脉内溶栓再通率高,在治疗的同时,还可了解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和狭窄情况;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可在发病早期实施。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缩短了等待溶栓的时间;静脉溶栓结合冠脉内溶栓优点,使血管再通率明显提高,并进一步降低了患者近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静脉延迟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6 3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 6~ 12h的老年患者进行延迟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探讨该时间段的治疗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 将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列为溶栓组 ,未经溶栓治疗者列为对照组 ;溶栓组又根据胸痛和ST段抬高情况再分为 3个亚组 :ST段仍抬高并伴有明显胸痛者 (A组 ) ;ST段抬高 ,不伴有明显胸痛者 (B组 ) ;无明显ST段抬高 ,但有明显胸痛者 (C组 ) ;观察溶栓组及亚组梗塞血管再通率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梗塞后 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1.溶栓组总的梗塞血管再通率为 4 1 3% ,A组、B组和C组则分别为 4 6 4 %、 2 8 6 %和 4 2 9% ;2 .溶栓组 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有明显下降 (P <0 0 1) ,尤以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减少最为显著 (P <0 0 1) ,同时心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 (P <0 0 1) ;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对发病后 6~ 12hAMI患者应积极进行延迟溶栓治疗 ,尤其对于仍伴有明显胸痛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体会,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71%;14例(23%)并发轻度出血;有10例(25%)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结论:做好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的护理,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药物溶栓的疗效早已被临床肯定 ,溶栓距发病时间愈短 ,血管再通率愈高。为了缩短AMI发病到溶栓时间 ,我院急诊科开展AMI溶栓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急诊科有溶栓适应证[1] 的AMI病人 5 2例 ,男 36例 ,年龄 32~ 75 (平均 5 3)岁 ,女 16例 ,年龄 4 8~ 77岁 (平均 5 8岁 ) ,梗死部位 :前壁范围 2 3例 ,下壁范围 2 2例 ,混合型 7例。溶栓距发病时间 4 0分钟至 6小时。1 2 方法 嚼服阿司匹林 32 0mg(胃病可减半 ) ,尿激酶 (UK)…  相似文献   

5.
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 将院内溶栓延迟的4个时间段(4D’S)前移至院前开始,达到院前、院内一体化,对院前AMI病人施行急诊静脉溶栓。结果 ①AMI病人急诊溶栓延迟时间缩短至32.8min;②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65.22%;③应用简易试管法检测凝血时间(约20min)监控小剂量肝素的使用时不良反应少。结论 ①在完善的EMSS中开通.AMI急诊静脉溶栓的绿色通道可使AMI病人获得及时救治;②肝素的早期使用和适时监控,可减少再闭塞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进展之一。经研究表明,AMI早期溶栓,尤其是发病后ld内溶栓,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连云港市中医院自2000年开展溶栓治疗以来,已成功救治了121例心肌梗死患者,现将AMI行静脉溶栓的护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10多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医疗,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也证实了溶栓疗法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预后,并显著改变了AMI的自然病程,其疗效快、效果好.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间,采用院前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 2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相关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因方便、易行、有效,已被临床广泛接受。为使静脉溶栓治疗AMI达到最佳效果和安全,本文对163例AMI患者接受尿激酶制剂天普洛欣(UKTP)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病死率及出血发生率,按不同溶栓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进行了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4年10月~1997年3月湖南省14家医院住院的AMI患者163例,其中男124例,女39例,年龄35~85岁。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①胸痛持续1/Zh以上,含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0.ZmV(前壁AMI)…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因素。方法 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分为冠 脉再通组(n=25)和未通组(n=21),所有患者均测定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 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比较两组的上述各生 化指标,UA、BUN、Cr、TC、LDL-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G、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 论 血尿酸及BUN、Cr、TC、LDL-C可能都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的因素;而TG、HDL-C则对其并 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急诊溶栓和院内溶栓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超早期溶栓(≤3小时)可使肌酸磷酸激酶高峰提前,再通率提高,病死率降低,但左室射血分数并无改变,因此,加强和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提高院前急救及医院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水平,早期溶栓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缩短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 ,提高溶栓疗效 ,探讨院前静脉溶栓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接受院前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 5 2例为观察组 ,同期住院后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5 8例为对照组 ,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观察组为 3 .12± 1.17小时 ,对照组为 5 .42± 1.92小时 ,P <0 .0 1。冠脉再通率观察组为 71.2 % (3 7/ 5 2 ) ,对照组为 5 1.7% (3 0 / 5 8) ,P <0 .0 5。 5周病死率观察组为 7.7%(4 / 5 2 ) ,对照组为 10 .3 % (6/ 5 8) ,P >0 .0 5。院前AMI诊断准确率达 10 0 % ,院前无 1例死亡。结论 AMI院前静脉溶栓能赢得救治时间 ,提高冠脉再通率 ,院前静脉溶栓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静脉溶栓治疗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措施,尽早再灌注可以保存坏死心肌周围尚未至不可逆损伤的心肌,而缩短患者就诊后至获得有效溶栓的时间是保证患者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接受溶栓治疗的关键〔1〕现就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开通急诊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晓星 《新医学》2001,32(4):202-202,237
1引言静脉溶栓作为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发展趋势看,静脉溶栓的场所将从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转移到急诊室,甚至在救护车上或患者家中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故各级医院从事急诊工作的内科医师应熟悉和掌握这一方法,才能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结合笔者近年的临床经验,论述静脉溶栓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道们参考。2诊治体会2.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症状呈多样性例1男性,59岁。因突发性气促伴颈部紧缩感1小时来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比较不同年龄组AMI患者分别经静脉溶栓、一般内科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净有效率的差异。结果~60、~65、~70、~75岁年龄组间AMI病例静脉溶栓治疗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再通率、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一般内科治疗同年龄组短(P<0.01);再通率平均63.24%,较PCI组低(P<0.05)。结论75岁以下AMI病例对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以年龄判定是否施行静脉溶栓治疗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女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在EICU住院的适合静脉溶栓的24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男181例,女65例,两组均由尿激酶150万U进行静脉溶栓,结果:(1)女性溶栓年龄高于男性(P<0.05),(2)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女性多于男性(P<0.05);(3)女性再通率低于男性(P<0.05),(4)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PM<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女性疗效不如男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0%、92%、11%、2.5%;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6%、30%、2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组出血6例,常规治疗组出血4例,出血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不影响后续治疗。两组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MI患者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充分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药物(如尿激酶)的效果。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溶栓药物,能使冠状动脉再通,心肌重新得到血液灌注,从而拯救濒死的心肌组织。结论: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能限制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选用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56例。在发病6h内用尿激酶150万U加入0.9%氯化钠100ml,30min内静脉输入,配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阿司匹林片口服,同时进行密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43例再通。13例未通,再通率76.8%。其中ST段回降≥50%有47例,占83.9%;胸痛基本消失40例,占71.4%;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者41例,占73.2%;死亡2例(3.6%)。结论: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观察,及时发现严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溶栓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7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溶栓时间分为A(62例),B(16)二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血管开通率显著高于B组,而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时间应早期(≤12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