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了对6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手术的护理.术前向家长讲解TCS的知识,认真做好各项术前检查;术后注意保持正确的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脑脊液漏,认真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2.
郝玉华  沈红 《现代护理》2006,12(20):1912-1912
报告了对6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手术的护理。术前向家长讲解TCS的知识,认真做好各项术前检查;术后注意保持正确的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脑脊液漏,认真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3.
脊髓栓系综合征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9岁,腰痛,双下肢无力10余年加重5天来诊.查体:腰椎曲度变直,无侧突及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减退.CT轴位平扫,骨窗显示腰3,4椎间盘水平椎管内纵行完整骨间隔,把椎管、脊髓分为左右两部分,局部椎管横径扩大,双棘突畸形.诊断:脊髓纵裂并双棘突畸形(图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ATCS)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TCS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 32例ATCS患者,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41.2岁。腰骶部、臀部或会阴区不同程度的疼痛为典型临床症状,同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磁共振显示脊髓圆锥低位22例,终丝增粗17例;存在脊髓纵裂4例,椎管内脂肪瘤14例,皮样囊肿7例,脊髓脊膜膨出2例和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例。全部病例均显示椎管和终池扩大,长T1长T2信号脑脊液聚集。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ATCS的有效方法,可为外科手术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贾文霄  代莉 《现代医用影像学》1997,6(6):248-252,262
目的:分析总结脊髓栓系综合征(TC)的磁共振像(MRI)表现,旨有评价MRI对TCS诊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TCS的认识。材料恙方法:12他MRI诊断的TCS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生后腰骶部包块或包块切除史;大小便失禁;排悄困难或遗尿;下肢神经功能障碍;下肢缩短并马蹄足。全组病例均应用Philips0.5T-Ⅱ型超导磁共振机进行检查。对第一病例的脊髓圆位置、终丝粗细及并存在的其他异浑进行分析结果。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31例TCS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TCS中伴有骶管内皮样囊肿7例(22.5%);脊髓空洞7例(22.5%);脊髓膨出17例(55.2%);椎管内脂肪瘤15例(48.3%),隐性脊柱裂15例(48.3%);皮毛窦5例(16.1%);皮下脂肪瘤15例(48.3%);畸胎瘤2例(0.46%);脊髓纵裂3例(0.96%);终丝增粗12例(38.3%)。MRI脊髓圆锥末端均低于L2椎体下缘。结论 MRI是诊断TCS及其伴病变的最佳影像学诊断手术之一;MRI应作为脊髓栓系和脊柱闭合不全术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1岁。渐进跛行2年。查体:背部有毛发,可扪及L1以下棘突增宽畸形。左下肢较右下肢细,左足内翻,左踝关节僵硬,左足背屈差,跖屈尚可。左下肢肌张力稍高,痛温触觉较右侧差,双下肢远端浅感觉较近侧差,未查见明显感觉障碍平面,深感觉无异常,肛门反射弱。MRI表现(图1~5):腰2椎体呈楔形,其两侧椎板在中线部不连,被脂肪组织充填,相应水平椎管变窄。腰2以下椎管扩大,脊髓圆锥位于腰4椎体水平,且分叉为两个独立的圆形结构,内部呈脑脊液信号,边缘为低信号包膜,部分层面显示两者之间有短T1、短T2及短T1、长T2组织分隔,横断层面显示两圆形结构…  相似文献   

9.
脊髓栓系综合征23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男 ,66岁。四肢僵硬 4年 ,在外院诊断为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无效。近 1年出现双下肢无力 ,行走困难 ,双足针刺样痛感 ,且逐渐加重 ,无四肢震颤及“搓丸样”动作。1996年 3月入我院。查体 :双上肢肌力 级 ,双下肢肌力 级 ,四肢肌张力增高 ,以双下肢明显 ;上肢共济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2 6例TCS患儿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病理所见及随诊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原发者均有腰骶部包块及脊椎裂 ,继发者均有腰骶部手术史 ;②脊椎裂畸型与X线和CT报告一致 ,手术病理表现与MRI报告一致 ;③早期正确手术方式可提高疗效。结论 ①CT、MRI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手段 ;②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报道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患儿术后护理经验。本组4例患儿静脉全麻下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术后安置患儿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臀部防止脑脊液漏;加强大小便管理,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预防颅内感染;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需注意保暖;加强疼痛护理,减少患儿哭吵,减轻切口张力;注意脑脊液漏、颅内压增高、下肢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本组4例脊髓栓系患儿,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经俯卧位、切口加压包扎及延迟拆线等方法,切口愈合良好。4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下肢功能障碍,无大小便失禁,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14例MRI均明确诊断为脊髓栓系综合征;腰椎生理曲度正常7例,生理曲度变浅3例,生理曲度明显加深4例;患者均有脊髓位置下降;终丝横径正常者l例,余13例终丝横径均增粗;12例终丝内可见短T1长T2异常信号,2例终丝信号正常;14例患者中合并脊柱裂2例,双脊髓1例,脊髓空洞2例,骶管囊肿2例,中央管扩张1例,骶管裂1例;脊膜膨出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2例。结论MRI对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影像学特点,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5例脊髓低位,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0例,椎管内脂肪瘤3例.脊髓纵裂2例,皮样囊肿2例,脊柱裂、腰骶椎分节不全15例。结论MRI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引起栓系的原因及伴发畸形.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是婴幼儿发育过程中脊髓圆锥在椎管内上升障碍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和畸形症候群,发病率仅为07%。临床表现为:(1)下肢、肛门周围直肠深部及会阴部疼痛;(2)进行性下肢运动障碍;(3)马鞍区及下肢感觉障碍;(4)泌尿系统障碍:遗尿、尿频、尿急及压力性尿失禁;(5)排便障碍:便秘、大便失禁;(6)肢体发育畸形,如高弓足及足内翻畸形。MRI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检查手段,脊髓圆锥显微外科松解术是治疗TCS的有效手段。我院收治1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7岁,因硬脊膜膨出术后伴小便频于1999年11月入院…  相似文献   

16.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术前做好患儿及其家长心理护理,消除忧虑,帮助患儿练习卧位和清洁皮肤。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当体位,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和康复训练。认为做好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的护理,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1)做好53例Tcs患儿家长术前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忧虑;(2)病儿卧位练习和清洁皮肤;(3)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适当体位,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皮肤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53例术后无褥疮发生。45例伤口Ⅰ期愈合,4例行切口皮下穿刺引流后愈合,1例穿刺2次愈合,3例经再次手术修补。随访1年,婴幼儿组仅1例术后尿失禁,学龄儿童5例小便失禁有不同程度改善,2例马蹄内翻足跛行有好转。结论做好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增强家长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为医生提供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诊治依据,对病儿治疗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6例患儿切口Ⅰ期愈合,6例发生脑脊液漏后切口延期愈合,多数患儿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做好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儿家长对手术治疗和护理的了解和配合,有助于及早防治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琴  张勇  景世元 《当代护士》2018,(1):105-106
回顾性分析20例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良好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宣教。认为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对于提高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髓空洞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2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解栓术10例,间歇性清洁导尿3例,膀胱扩大术2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3例,骶神经调节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16例获6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12例膀耽、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2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7.5%。结论:对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应行尿动力学与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解栓术、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扩大术、尿道周围胶原注射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