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苯地平缓释片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除能有效地治疗心绞痛外,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但有降压作用,还具有良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我们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小剂量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35例,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剂量硝普钠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98例确诊为肺心病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50例给予抗感染,吸氧、小剂量利尿剂及西地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除常规治疗外另外给予硝普钠0.4~0.8ug/(Kg.min)静脉微泵注入,及卡托普利12.5mg,2~3次/d口服。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低剂量硝普钠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常规组(P<0.01),并且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付作用。结论低剂量的硝普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紧张素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较快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临床上常用的第一代ACEI有巯甲丙脯酸(captopril,卡托普利),第二代长效ACEI苯丁酯脯酸(enalapril,依那普利),第三代ACEI培哚普利(perindopril)和苯那普利(benazepril)、西拉普利(cilazapril)等。ACEI的应用范围较广,除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的高血压及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外,还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肾病、肾实质性…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互影响,终止妊娠的时机、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1例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1例为本次妊娠初次发病,4例为控制期或缓解期受孕。17例处于SLE活动期。除2例病情稳定外,其余病例孕期及产后均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SLE病程5个月~13年,平均(4.97±3.49)年。21例妊娠中,9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8例平产分娩,1例产钳助娩。足月产12例,早产6例,先兆早产3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9例,足月新生儿体重<2500g有3例,无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SLE患者妊娠及分娩可促使SLE活动,应在缓解期或控制期受孕,根据母胎情况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在整个孕期和产后应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加强围生期保健,以期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合用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62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5 mg/次,2次/d)和氯沙坦(5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8周。结果:治疗组TNF-αI、L-6I、L-8比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0.7%、42.7%和39.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合用能明显减少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卡托普利(XAPTOPRIL)是一种口服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临床上多用于重症、顽固性高血压。近年来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认为是难治性心衰在治疗上一个重要突破。本文对30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加服卡托普利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低渗性膜牵张引起豚鼠胃窦环行肌细胞卡巴胆碱诱发的毒蕈碱受体门控电流(I_(CCh))增加过程中胞内钙的作用.方法:采用传统全细胞膜片箝技术,对以胶原酶急性分离的单细胞进行低渗灌流,观察I_(CCh)的变化.结果:低渗性膜牵张明显增强I_(CCh);I_(CCh)阻断剂奎尼丁3 μmol/L完全抑制I_(CCh)和 低渗膜牵张引起的I_(CCh)增强效应;胞外无钙状态下低渗膜牵张引起的I_(CCh)增强效应完全被抑制,但是单纯钙通道阻断剂尼卡地平5μmol/L或牵张刺激敏感阳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钆100 nmol/L不能阻断;同时用尼卡地平和氯化钆处理能够完全阻断低渗膜牵张引起的I_(CCh)增强效应;用钙引发钙释放受体激动剂ryanodine处理也完全阻断低渗膜牵张引起的I_(CCh)增强效应.结论:低渗性膜牵张增强I_(CCh),这种增强效应与胞外钙进入胞内并诱发钙引起的钙库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甲胺磷(MAP)研究了iv,pc和sc MAP在家兔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以全血胆碱脂酶抑制率为毒效学指标对MAP的药物代谢-药物效应同步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MAP7.05mg·kg~1 iv呈三室开放模型,pc和sc50%MAP乳剂均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MAP经皮肤吸收较快,不到3h吸收相基本结束,吸收率F约为45%。sc MAP乳剂,吸收速度比pc快10倍,吸收率F高达98%,提示完整皮肤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MAP呈周身分布,周室富集,消除较快,t_1/2小于8h,物质蓄积作用弱,存在肾外消除途径。MAP pc全血胆碱酸酶抑制率相对于血MAP浓度存在一个逆时针方向的时滞环。胆碱酯酶抑制率的I_(max)为60.9%~65.8%,IC_(50)为0.83~0.94μg·ml~1,k_(co)为0.243~0.293 h~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使用心先安(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患者顽固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组采用心先安联合卡托普利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强心利尿合剂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86.4%,除1例患者咳嗽厉害(但是没有退出治疗)外,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先安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肯定,安全系数较高,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342例。平均每日剂量:卡托普利45mg,尼群地平18mg。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用药后1周即开始降压,1个月后除药物不良反应6例停药外,240例患者血压均达到有效〈140/90mm Hg,90例加用双氢克尿塞治疗后血压达到有效〈140/90mmHg。结论小剂量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可有效降压,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卡托普利+尼群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171例。平均每日剂量:卡托普利45mg,尼群地平18mg。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用药后1周即开始降压,1个月后除药物不良反应6例停药外,120例患者血压均达到有效〈140/90mmHg,45例加用双氢克尿塞治疗后血压达到有效〈140/90mmHg。结论小剂量联合使用降压药物可有效降压,临床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用于后鼻孔填塞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Foley导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对56例鼻腔后端顽固性出血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再根据病因进一步行手术、介入等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颅内出血)外,余55例用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止血均有效.结论: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法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止血,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用于后鼻孔填塞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Foley导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对56例鼻腔后端顽固性出血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再根据病因进一步行手术、介入等治疗.结果:除1例死亡(颅内出血)外,余55例用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止血均有效.结论: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法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止血,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与硝普钠合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8至2009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Ⅳ级)中随机选择60例,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ACEI等药物治疗,并纠正病因诱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与硝普钠。结果观察组组与对照组用药7d后相比,心功能改善明显,心肌耗氧减少。结论硝普钠与卡托普利合用治疗重症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是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致哮喘、皮肤瘙痒1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男 ,4 1岁。因高血压病口服卡托普利 (Cap)2 5mg ,bid ,两周后出现干咳、哮喘。患者首先自购药及在个体诊所治疗十余天病情未见好转 ,继来我院就诊。停用卡托普利后给予抗菌素和氨茶碱 ,病情缓解 ,一周后症状消失。一月后再次服用卡托普利 ,第三天又出现上述症状并全身瘙痒。即来我院就诊 ,结合病史证实为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 ,立即停药 ,除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外 ,加用抗组胺药扑尔敏 ,四天后恢复正常。讨论 :卡托普利系一种常见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 ,有良好的效果。该…  相似文献   

16.
龙本栋  王丕荣 《贵州医药》2001,25(10):895-89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影响。方法检测 48例EH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和 2 2例正常人的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EH患者血浆ET1浓度 131 0± 32 2pg/m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CGRP浓度2 5 4± 8 3pg/ml明显降低 (P <0 0 0 1) ;经卡托普利治疗 8周后ET1浓度为 119 4± 2 2 5pg/ml,CGRP浓度为 32 7± 7 9pg/ml,二者均有明显改变 (P均 <0 0 5 )。结论ET1和CGRP参与了EH的发病过程 ,卡托普利治疗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改善其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卡托普利组另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另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一般生化常规及UAC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UACR、血BUN及Cr水平均降低(P<0.05);且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Cr水平为(58.76±13.28)μmol/L高于缬沙坦组的(47.46±17 29)μmol/L(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及缬沙坦均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CR,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r-C)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2~3级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缬沙坦组(n=40)、苯那普利组(n=40)、卡托普利组(n=40),分别进行治疗前、后三组之间降压幅度、UAER、Cr-C的比较。结果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苯那普利及卡托普利一样有效。但缬沙坦对UAER[(130±26)mg/24h]、Cr-C[(75±10)ml/min]的影响明显优于苯那普利[(170±28)mg/24h、(63±11)ml/min]及卡托普利[(270±27)mg/24h、(64±13)ml/min],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缬沙坦组未见干咳现象,而苯那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干咳发生率分别为2.7%、13.7%。结论缬沙坦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还有更好地降低UAER、提高Cr-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托普利是最早发现的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近年来,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除对多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外,还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还对左室肥厚、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DN)、降低胰岛素抵抗(IR)、糖尿病神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以下就卡托普利在临床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风湿病抗核小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ELISA法检测Anu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dsDNA).共检测146例SLE,169例对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多发性肌炎(PM)、骨关节炎(OA)、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强直性脊柱炎(As)和30例正常人.结果 SLE组中60.9%血清AnuA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AnuA的滴度以SLE组最高,除SLE外,AnuA阳性也见于RA(10/80)、SSc(5/16)、pSS(2/15)、MCTD(1/5)和As(1/34).在SLE中AnuA、ANA、抗dsDN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9%和87.2%、94.5%和56.8%、43.2%和98.9%.AnuA和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敏感性为65.1%.AnuA与抗dsDNA两抗体相关,但两抗体并不完全重叠.结论 AnuA对SLE诊断有重要价值,敏感性显著高于抗dsDNA且可与之相互补充,特异性低于抗dsDNA,也可见于其他风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