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EHEC)是一种新发现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病菌。我国1986年首次发现O_(157):H_7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1999年出现暴发流行。河北省1998年从牛粪标本中分离出O_(157):H_7大肠杆菌。为切实加强对O_(157):H_7大肠杆菌感染情况的监测,2000年在石家庄市设点对动物宿主、食品、水样及腹泻病人的EHEC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96年大肠杆菌O_(157):H_7在日本引起暴发流行,感染人数之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为了解大肠杆菌O-(157):H_7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我们采用10种常用消毒剂进行杀菌效果观察。试验结果显示这些消毒剂对大肠杆菌O_(157):H_7有明显的杀灭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悉,广东进口食品首次发现O_(157):H_7致病性大肠杆菌,那么,O_(157):H_7大肠杆菌究竟是何种病原菌,传播何种疾病呢?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人类又发现30多种新的传染病,包括已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的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O_(157):H_7大肠杆菌感染等,加上一些历史上曾经在全球某些国家或地区有过流行的传染病,但经人们多年努力采取一定措施后已被控制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在日本突发流行,病例近万,病死屡现,震惊全日本,内阁召开紧急对策研讨会,定其为“特定传染病”,消息播遍全球,使世人对0_(157):H_7刮目相看,惊恐不已。那末O_(157):H_7究为何物,如此厉害,过去有无显现过,怎么引起暴发流行等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医学热点之一。查阅一番大肠杆菌的“家史”,人们不难发现,至今大肠杆菌家  相似文献   

5.
赵卫平 《肉品卫生》1997,(10):29-30
大肠杆菌司空见惯,但是当它获得了新的特性,适应于人体之后,其致病力大大增强。O_(157):H_7型大肠肝菌病两次席卷岛国日本,我国的有关部门及广大群众对此应提高警惕。1 流行情况 O_(157):H_7型大肠杆菌病,是1982年才被认识的,在美国不断发生该菌的食物中毒,至今已发生60多起,其中1993年的中毒,波及  相似文献   

6.
连月来遍染日本列岛的O_(157:H7)病菌引起我国高度重视。中央财政近日已拨出专款,用于加强对O_(157:H7)的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国预防医科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也从本月开始对全国各地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口岸卫生检疫机构的专业人员展开培训,进而建立全国监测网点。  相似文献   

7.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美国俄勒冈州和密执安州相继发生了2起出血性结肠炎的暴发,从病人的粪便和可疑食品中都检出了同一血清型的大肠杆菌O_(157)H_7,这是一群新的、有致病作用的艾希氏大肠杆菌血清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简称EHEC),包括O_(26)、O_(111)、O_(121)、O_(145)、O_(157)等。由于它们都具有产生Vero细胞毒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肠出血性大肠菌O_(157)引起的食物中毒及散发病例屡有报道。有些病人从发病到入院初次就诊这段时间,往往已服用过抗菌药物,因此从粪便中很难查到病原菌。现已知O_(157)菌感染时,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抗O_(157)LPS的IgM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所以如怀疑是O_(157)菌感染时,对于粪便中未检出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蚌埠市腹泻病人、动物宿主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O157:H7)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EHECO157:H7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5年间共采集各种标本2955份,检出10株EHECO157:H7,检出率为0.34%。结论蚌埠市部分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中存在着EHECO157:H7感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下简称O157:H7)是近些年来发现能引起腹泻等疾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菌.为了提高腹泻病人粪便中O157:H7的检出率,2000年研制了检测O157:H7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剂,并进行了实验模拟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1.
O157:H7大肠杆菌的血清学实验和针对O157:H7抗原而发展的其他检测方法 ,在O157:H7大肠杆菌的监测和实验室研究中 ,仍是判定菌种和测定菌型的主要依据。但在监测中 ,国内外均发现部分肠道菌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凝集。我们在2 0 0 0年 12月根据卫生部食检所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课题的要求对福建省食品中O157:H7大肠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时 ,从龙岩韭菜园市场采集的一份带皮生猪肉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能与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及H7血清交叉凝集的布氏枸橼酸杆菌 ,国内未见报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1 1 1 …  相似文献   

12.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先后发现了近30种传染病,从而形成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一种传染病(天花)被消灭,近30种新传染病被发现。新病原微生物和重新抬头的病原微生物使当前医学界面临着重重难题,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由大肠杆菌O_(157):H_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就是其中之一,很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由大肠杆菌O_(157):H_7引起的出血性结肠炎在加拿大和美国屡有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病初起时有剧烈的腹痛,接着在24小时内发生腹泻。腹泻可为稀便、水泻,不少患者为血性水泻。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钡餐检查见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粘膜明显水肿。病程一般一周左右,预后尚好,无须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0-2010年沿淮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情况,为防控措施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蚌埠市市区和怀远县部分乡镇的现症腹泻病人和动物宿主(牛、羊、猪、鸡等)的粪便标本,用免疫磁珠富集法进行检测,血清凝集和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000~2010年共采集各类标本5 374份,经检测EHEC O157:H7阳性标本10份,阳性率0.19%,其中鸭、兔中检出阳性标本较少见。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了EHEC O157:H7感染的普遍性,但阳性率较低,在公共卫生资源有限情况下,EHEC O157:H7防控目前不需成为沿淮地区传染病防控方面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华 《职业与健康》2000,16(8):20-21
偏方引起急性铅中毒,一般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缺乏对此种病因的警惕性,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将收治的2例资料作一分析,以利今后诊断工作。1 一般情况 2例患者系年轻夫妇,建筑工人。1998年夏季丈夫因治“皮肤病”口服治梅毒的偏方,成份:月石(Na_2B_4O_7·10H_2O)、皮鞘(Na_2SO_4·10H_2O)、樟丹(pb_3O_4)、朱砂(HgS,含量96%),含量不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探索有效预防O157:H7感染的措施,做好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工作,以确保官兵身体健康.方法:深入基层部队,采取调查、监督监测、总结的方法.结果:针对O157:H7感染特点,总结探索了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是预防O157:H7感染的前提;(2)加强健康教育是预防O157:H7感染的基础;(3)抓好"三管一灭"是预防O157:H7感染的关键:(4)把住传染病发病的三个环节是预防O157:H7感染的保证.结论:通过总结经验,提出预防O157:H7感染的措施,对指导部队做好O157:H7感染的预防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致病性血清型后,全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多起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O157∶H7能引起一系列人类疾病,如腹泻、出血性肠炎(HC)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国内自1987年徐州市[1]从腹泻病人中检出该菌以来,许多地方已发现该菌株。为此,对O157∶H7感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国外感染情况O157∶H7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牛、鸡、羊、猪、鹿等可以是O157∶H7的贮存宿主,其中牛是重要贮存宿主。Blanco等从32个牧群中采集了328份粪便标本,发现84%的牧场存在VT…  相似文献   

18.
《口岸卫生控制》2002,7(1):32-32
据哥斯达黎加大学最新一期《大学周报》报道,由玛丽亚·劳拉博士领导的哥期达黎加大学微生物系水和食品实验室科研小组近日发现,在人类食用的肉类、鸡、蔬菜、苹果汁和低温灭菌奶制品等食品中存在着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O_(157):H_7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9.
大肠埃希菌O157:H7蜚蠊实验带菌消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EHEC O157H7-EDL933株,体外染菌感染德国小蠊(Blattela germanica),观察其体内外感染和带菌消长情况.方法点滴法体外定量染菌,剂量为1 μl(菌悬液浓度为 8.0×105~ 1.9×107(CFU/ml),并采用昆虫单虫单管方法饲养观察.结果蜚蠊经体外染菌,获得体内外带菌,体外带菌时间中位数为( 144.0± 22.17)h(95%CI 100.55~ 187.45 h);体内中位数为( 144± 25.77)h(95%CI 93.48~ 194.52 h);体内外带菌消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46,P= 0.226 3).德国小蠊最长带菌时间至少216 h(9 d).结论蜚蠊不仅是EHEC-O157H7的贮存宿主和疾病传播的媒介,更重要的是潜在的人类感染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肠道新病原微生物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_(157):H_7某些生理特性作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该菌能在灭菌人胆汁中体外长期存活,经240天菌数变动不大,但活菌中有37.5%已发生L型变异.提示该菌有可能构成人胆囊慢性带菌,需引起临床和流行病学界的重视与防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