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血清脯肽酶I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永兴  姜建辉 《医学争鸣》1995,16(5):349-351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行  陈振侬 《广西医学》1994,16(6):476-479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3例大肠癌病人根治术前后血清及癌组织中胃泌素水平。结果:大肠癌病人术前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高分化腺癌组血清胃泌素含量最高。根治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著。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酸性同工铁蛋白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酸性同工酶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8例HCC,30例肝炎,28例肝硬化患者及33例正常人血清酸性同工铁蛋白水平。结果显示:HCC,HP和LC组患者SAIF值均呈现非正态分布,其中位值分别为440g/L,218μg/L和120μg/L,正常组为66μg/L。  相似文献   

7.
作者检测本院1994年1月~1994年4月肝炎患者60例、其它疾病患者27例血清中的脯肽酶Ⅰ(PLDI)的水平与健康献血员血清PLD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PLDI均明显升高.急(n=24)、慢性肝炎(n=22),肝硬变(n=14)和其它疾病(n=27)患者分别为1953.6±570.7μ/L,1445.7±325.8μ/L,1831.1±370.9μ/L,1254.4±448.3μ/L,与对照组(910.8±200.3μ/L)相比,P均<0.01.急性肝炎中,PLDI与丙氨酸转氨酸(ALT)均升高,且呈明显正相关(r=0.666,P=0.0007);慢性肝炎中,PLDI与ALT虽均升高,但无相关性;肝硬变中,PLDI明显升高,而ALT多正常,提示PLDI比ALT能更好地反映肝病的转归,是一项较灵敏的肝病慢性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LD)与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检测2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2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PLD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LD活性检测可作为肝病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一个诊断指标,对肝纤维化的存在及活动程度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及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硬化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且与肿瘤直径、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与血清AFP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疗效的有效指标,与AFP同时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55例原发性肝癌,40例慢性肝病,25例肝良性占位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变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测定了14例手术切除人肝癌组织、癌旁和远隔肝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糠明显地高于慢性肝病、肝良性占位和健康人(P均<0.01)。肝癌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高于癌旁和远隔肝组织(P<0.01)。提示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的诊断指标;有助于区别肝脏恶性占位。同时,还对其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 Fas(s Fas)的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iotin- avidin enzyme- linked imm unosorbent assay,BA - EL ISA)检测来自广西的 2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2 8例正常人血清的 s Fas。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s Fas水平为 (3.6 73± 1 .2 98)μg/ L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1 4 7± 0 .5 2 3)μg/ L (P <0 .0 5 )。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 s Fas分别为 (3.6 5 7± 1 .0 99)μg/ L、(3.6 90± 1 .5 31 )μg/ L和 (2 .1 4 7±0 .5 2 3)μg/ L ,其中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分别高于正常组 (P <0 .0 1 )。结论 :血清 s Fas水平增高 ,可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尤其是 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酰肝素酶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45例中乙酰肝素酶表达阳性26例(57.8%);在高分化(6/17)、无肝内转移(12/28)和无淋巴结转移(14/31)的肝癌中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0/28)、肝内转移(14/17)和淋巴结转移(12/14)的肝癌(P<0.05).结论 乙酰肝素酶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_3共88例,其中肝硬化合并肝癌组20例,肝硬化组28例,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发现,补体C_3含量肝硬化合并肝癌组(0.972±0.329g/L)与肝硬化组(0.604±0.177g/L)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血清补体C_3含量以0.99g/L为界限,则补体C_3对肝硬化合并肝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4.6%、74.2%、77.08%,当补体C_3与AFP联合检测时则分别上升为94.4%、90.0%、91.6%,且较r—GT与AFP联合诊断肝硬化合并肝癌的价值有所提高,进一步证实血清补体C_3可以作为诊断肝硬化合并肝癌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组织及血清中GPDA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人肝癌组织及血清中GPDA活性变化,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DA比活性及12例PHC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GPDA总活性(TGPDA)进行研究。结果:PHC患者肿瘤组织中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PDA比活性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TGPDA阳笥患者肿瘤组织中膜结合性GPDA比活性较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S- P法检测 6 5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 (1.5 cm)及正常肝组织中 MVD和 VEGF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MVD计数分别为 14 .2 9± 3.74、11.13± 2 .89,VEGF表达分别为 84 .1%、75 .9% ,与正常肝组织中MVD、VEGF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MVD高和 VEGF阳性者与肝癌分化程度、有无完整包膜及静脉癌栓密切相关 ,MVD高、VEGF阳性者预后明显较 MVD低、VEGF阴性者差 (P<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 MVD和 VEGF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并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乙烯雌酚联合治疗35例男性晚期原发性肝癌,与37例仅用对症处理而未用乙烯雌酚治疗的病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乙烯雌酚治疗组生存期为8.7±3.62(4~21月),而对照组为5.0±0.92(4~8月),差异显著(P<0.025)。同时发现乙烯雌酚能使65.4%的疼痛患者疼痛显著缓解(17/26);并使44.4%的腹水患者腹水明显减少(12/27);9例黄疸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下降50%以上),从而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同工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32例和肝硬化组织11例行GSTs和GST-π表达的研究,并以γ-GT作为对照;同时对128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GSTs活性作检测。结果:GSTs、GST-π及γ-GT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阳性率越低,反之亦然;GST-π在分化良好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为后肝硬化组(P<0.05);血清GSTs活性检测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是优于γ-GT的肝癌标志酶,尤其在分化程度良好的肝癌,对临床区分肝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ALP及其同工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特征及机理。方法:检测PHC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P比活性及其同工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例PHC肝癌组织标本中,3例检测到ALP Ⅰ区带,阳性率为11.1%,而癌旁组织中均未有ALPⅠ的检出,ALP Ⅴ在癌旁组织中检出率达100%,而肿瘤组织仅14.8%(P〈0.01),且均在两种组织的可溶性ALP中检出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了宁夏地区155例HCC患者血浆HBV—M。总感染率为92.90%,HBsAg阳性率为85.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6.97%和4.65%),P<001。在HCC患者中,HBV的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为最多,占总感染人数的54.19%,而小三阳中又以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占小三阳人数的55.95%。提示宁夏地区HCC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以小三阳和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