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患者岩藻糖代谢紊乱的研究*温州医学院检验系(325000)陈筱菲胡云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系(200001)王洪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增加,岩藻糖化甲胎蛋白(FucAFP)含量也增加,这两个指标都与岩...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38例原发性肝癌,103例各类肝病进行α-L-岩藻糖甘酶的血清学活性分析,结果表明,AFU活性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明显增高,与其他肝病组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检测血清AFU活性与甲胎蛋白,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对56例原发性肝癌(肝癌)、22例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及37例正常人进行纤维结合蛋白(FN)的检测,结果如附表。从附表中可知,肝硬化病人FN降低。而肝癌FN的改变与AFP阳性、AFP阴性无关,与肝功能有关,肝功损害者降低,肝功能正常者FN亦正常。因而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肝硬化在原发性肝癌血浆中纤维结合蛋白含量,结果为普遍降低,发现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与肝脏损害的程度、病程进展及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84例报告(362400)福建省安溪县医院陈巧彬(362400)福建省安溪县城关医院陈水永本文根据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辨证施治的原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自1975~1996年确诊且跟踪随访)原发性肝癌84例取得较满...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肠道菌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迄今为止,高甲胎蛋白(AFP)值是罹患肝癌的可靠标志,但尚有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血清AFP值为阴性[1]。作者在成功分离正常人的DNA结合蛋白(DBP)基础上[2],又从肝癌病人血清中分离出肝癌特异的DNA结合蛋白[3]。为此,作者以该DNA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测定了154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良性占位和健康人血清脯氨肽酶活力以及16例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组织中脯氨肽酶比活力。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45例)血清脯氨肽酶活力显著地高于肝硬化(30例)、慢性肝炎(22例)、良性肝占位(25例)和健康人(32例)(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脯氨肽酶比活力高于非癌肝组织(P<0.01)。本文结果表明:血清中脯氨肽酶可作为慢性肝病癌变的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并有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可溶性 Fas(s Fas)的水平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iotin- avidin enzyme- linked imm unosorbent assay,BA - EL ISA)检测来自广西的 2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2 8例正常人血清的 s Fas。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s Fas水平为 (3.6 73± 1 .2 98)μg/ L ,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2 .1 4 7± 0 .5 2 3)μg/ L (P <0 .0 5 )。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 s Fas分别为 (3.6 5 7± 1 .0 99)μg/ L、(3.6 90± 1 .5 31 )μg/ L和 (2 .1 4 7±0 .5 2 3)μg/ L ,其中肝癌患者 AFP阳性组、AFP阴性组分别高于正常组 (P <0 .0 1 )。结论 :血清 s Fas水平增高 ,可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尤其是 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用乙烯雌酚联合治疗35例男性晚期原发性肝癌,与37例仅用对症处理而未用乙烯雌酚治疗的病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乙烯雌酚治疗组生存期为8.7±3.62(4~21月),而对照组为5.0±0.92(4~8月),差异显著(P<0.025)。同时发现乙烯雌酚能使65.4%的疼痛患者疼痛显著缓解(17/26);并使44.4%的腹水患者腹水明显减少(12/27);9例黄疸明显减退(血清胆红素下降50%以上),从而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组织及血清中GPDA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人肝癌组织及血清中GPDA活性变化,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DA比活性及12例PHC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GPDA总活性(TGPDA)进行研究。结果:PHC患者肿瘤组织中可溶性及膜结合性GPDA比活性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TGPDA阳笥患者肿瘤组织中膜结合性GPDA比活性较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T  相似文献   

15.
以HCVNS3区单克隆抗体、LSAB法检测了116例各类肝病肝组织(其中肝细胞癌52例,肝炎后肝硬化16例,慢性肝炎40例,体质性黄疸8例)及6份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中HCV抗原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HCV抗原在肝细胞癌、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肝炎中检出率分别为13.5%(7/52)、12.5%(2/16)、10%(4/40),而在体质性黄疸及正常肝组织中未检出HCV抗原。HCV抗原可见于癌细胞或癌周肝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中,实验结果支持HCV与肝细胞癌的关联,HCV感染对促使肝病的加重也具有一定影响。肝细胞癌中,胞核型HCV抗原表达较多见。癌周组织中HCV抗原检出率高于癌组织,提示HCV可能主要作用于癌前病变,在肝细胞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作用,促使正常细胞恶性化。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了宁夏地区155例HCC患者血浆HBV—M。总感染率为92.90%,HBsAg阳性率为85.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6.97%和4.65%),P<001。在HCC患者中,HBV的感染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为最多,占总感染人数的54.19%,而小三阳中又以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占小三阳人数的55.95%。提示宁夏地区HCC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以小三阳和小三阳加抗-HBcIgM)(+)为多。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PBMCs中HBV X、P基因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X、P基因整合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 分离HBsAg阳性的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PBMCs,提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HBVX基因、P基因PCR引物.检测HCC病人PBMCs基因组中HBV的X基因和P基因的整合情况。结果 HCC病人X基因在PBMCs中的整合率为77.5%(31/40).P基因整合率为15.0%(6/4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31.43,P〈0.001)。结论 PBMCs中存在HBVX、P基因的整合.X基因片段的整合及表达是HCC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同工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32例和肝硬化组织11例行GSTs和GST-π表达的研究,并以γ-GT作为对照;同时对128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GSTs活性作检测。结果:GSTs、GST-π及γ-GT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阳性率越低,反之亦然;GST-π在分化良好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为后肝硬化组(P<0.05);血清GSTs活性检测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是优于γ-GT的肝癌标志酶,尤其在分化程度良好的肝癌,对临床区分肝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巢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CV—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否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应用巢式PCR技术和ELISA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50例除外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及抗HCV抗体和乙肝二对半。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中,乙肝二对半阳性37例(92.5%),抗HCV阳性8例(20%),HCV—RNA阳性13例(32.5%),HCV总感染率为35.0%(14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40.0%),2例(4.0%)及3例(6.0%)。在3例HBV—M阴性PHC患者中,HCV—RNA阳性2例。结论:在我国PHC的发生不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还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ALP及其同工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癌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特征及机理。方法:检测PHC病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P比活性及其同工酶,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例PHC肝癌组织标本中,3例检测到ALP Ⅰ区带,阳性率为11.1%,而癌旁组织中均未有ALPⅠ的检出,ALP Ⅴ在癌旁组织中检出率达100%,而肿瘤组织仅14.8%(P〈0.01),且均在两种组织的可溶性ALP中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