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根据艾灸及艾叶炒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用“炒盐艾糠散”(炒艾叶100克,谷壳(碾碎)150克,食盐60克)炒成黄褐色,稍候冷至40℃时用双层纱布袋(5×6cm左右)包扎好敷脐部(神阙穴),每次2~3小时,日1~2次。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效果。如治陈某某,女,1岁半。腹泻  相似文献   

2.
张××,女,3岁。1990年8月初诊。患儿腹泻10天,刻下大便日行三四次,呈蛋花水样,腹不痛、稍胀,食欲减退。苔薄白微腻。大便检验示脓细胞+。诊为小儿腹泻。给予止泻敷脐方加黄连3克,外敷脐部。药后症情逐渐改善,连用5次而收全  相似文献   

3.
脐疗法,系指将药物制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实,笔者在儿科临床中每多应用之。现举述如下: 一、腹泻药物组成;吴茱萸15克,公丁香、淡干姜各4克,小茴香3克,黄连5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功用:温脾祛寒,化湿止泻。适应证:虚寒性腹泻。用法:每次取上药末5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消炎止痛膏或麝香膏等胶布封贴,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一般1~3次即可痊愈。同时,可以用热水袋隔衣热熨半小时左右,早晚各1次。[案1] 王×,女,4岁。患儿吐泻3日,泻出黄绿色水样便。今日加剧,已行10余次,伴腹痛,腹胀。来诊时呕吐3次,尿少,有低热,眼眶下陷,神疲乏力,经用上方敷脐,一天呕止,腹胀、腹痛、腹泻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如法再敷一次,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敷脐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腹泻2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135例,女97例;年龄2月~3岁;腹泻每日4~10余次不等,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伴不同程度脱水呕吐,大便镜检有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大多数腹泻患儿病程短,故未作大便培养,其中10例患儿病程迁延1个月,大便培养均阴性。治疗方法黄连、吴茱萸、木香各2克,肉桂、苍术各3克,共为细末,用食醋调做成饼块状约2×2 cm大小,置于脐孔上立即以5×5 cm胶布或伤湿膏严封,并用手轻轻按摩片刻,每隔日换药1次,连用2次,4日为1疗程,效果不显者则改为其它疗法。敷脐药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1.适用于婴儿腹泻的轻、重型及迁延型,相当于中医伤食、风寒、湿热、脾虚型腹泻,对肠炎失水严重者加抗生素和补液疗法。2.患儿脐周皮肤破溃、糜烂暂不用。个别患儿贴敷后脐部皮肤  相似文献   

5.
刘×,男,4岁。1984年3月5日诊。患儿前日汗后受凉,昨日起发生肠鸣腹泻,大便清稀带风泡沫,日数次,伴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外感风寒腹泻。拟解表散寒为治。用葛根汤原方:葛根12克、麻黄5克、桂枝6克、白芍10克、大枣三枚、生姜二片。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临床中屡用吴茱萸研末外敷治病获效 ,兹举例二则 ,供同道参考。1 小儿腹泻何×× ,男 ,1岁 ,于 1995年 10月 12日初诊。腹泻 5天 ,经西药抗炎、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未效。延余诊治时 ,其泻如水样、日行 10余次 ,神瘦嗜睡、面色苍白、眼眶凹陷。大便常规 :淡黄、极稀 ,白细胞 (+ )。取吴茱萸 2 g研末 ,以白醋调成糊状 ,加热至 4 0℃左右 ,纱布包敷于脐部 ,配合白参 3g、神曲 5 g、山楂炭 5g、炮姜 2 g、黄连 2 g、槟榔 4g、甘草 3g、灯芯 0 .5 g ,煎水频频喂服 ,4小时后大便次数减少 ,质地变稠。 2 4小时后泻止而愈。按 :本例…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自拟温经行气散敷脐并配合热熨,治疗辨证属于寒凝气滞为主的痛经证,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方药组成:肉桂3克吴萸6克当归9克干姜6克艾叶6克元胡9克沉香3克香附6克小茴香6克。偏于血淤者,加蒲黄9克五灵脂9克。二、使用方法:上药共为细末,置于双层纱布袋中缝密,敷于脐部,外用绷带固定。另用热水袋置药上温之,一日三次,每次半小时。三、病例介绍:杨××,女,25岁,农民。1985年11月3日初诊。  相似文献   

8.
<正> 填脐疗法即用某些药粉或药膏填敷在肚脐上,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其方法简便、安全、易行、疗效好,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法治疗部分儿科疾病,现简介如下:疳积:用自拟疳积散:山楂生栀子桃仁大枣(去核)各7个葱头9个芒硝30克。共研末加适量面粉,酒调作成3×3×1厘米大小药饼外敷肚脐上,用伤湿膏固定即可。案例:杨某,男,3岁,1977年5月10日初诊。患儿形体消瘦,肌肉松驰,腹如舟状,纳差,大便失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证属脾胃虚弱。遂选用疳积散外用  相似文献   

9.
18.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方1]敷灸法 方法:麻黄10克、法半夏10克、白果仁10克、白芥子5克、公丁香5克、肉桂5克,将上药研成极细粉末,装瓶备用。用镊子夹取药末分别敷灸于神阙、定喘穴处(药末团约蚕豆大小),滴2-3滴75%酒精于药末团上,然后用4×4厘米大小的医用胶布将药团固定穴位上,24小时后去药并洗净穴位处充血潮红的皮肤。再隔24小时后进行第2次敷灸,3次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用益脾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7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今报道如下:药物组成:白术12克山药10克干姜6克鸡内金6克熟枣肉10克加水一升半,煎取半升,分三次服用。病案举例:王×,男、2岁,一九八四年十月四日入院。发热、腹泻,呕吐十余天,近  相似文献   

11.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拟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腹泻19例,全部治愈。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连10克,黄芩15克,砂仁、米壳各6克,焦山楂20克,五倍子5克。将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面适量,以陈醋调成糊状,填满脐窝,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去掉。一般贴2次即愈。典型病例:李×,男,2岁。腹泻2天,日泻稀水样便10余次。伴纳差腹痛,哭闹不宁。查指纹紫暗。予止泻散贴脐一次,腹泻即减为每日3次,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余年来,用自拟消化散外敷脐部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药物组成及用法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取上药一料,共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稠成稠糊状,临睡前敷于患儿肚脐部,再用绷带固定即可。第二天早上取下,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乳食停滞加陈皮6克,酒大黄5克;脾湿困中加白扁豆10克,苡米10克;  相似文献   

14.
方药组成及用法:吴茱萸、公丁香各30克,肉桂15克,广木香、炒车前子、胡椒粉、五倍子各10克。诸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粉1.5—2克,然后用醋或酒调成饼状,置于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1~2天换药一次。患儿有脐炎或皮肤过敏者忌用。典型病例:徐××,女,2岁。1983年7月23日初诊。患儿经常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一日7~8次,纳差,腹稍大,消瘦。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73年以来,运用民间盐酒糟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经实践改用胡连苍术酒糟泥敷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5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肠鸣腹痛,泻下水样便,每日6~8次,多到10次以上。粪色黄而微酸臭,混有小量粘液。食欲差,烦躁,低热,泛恶,或滥乳,口渴,小便短黄。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均见 ~  相似文献   

16.
涂××,男,39天。1988年4月30日诊。腹泻一周,大便稀溏如蛋黄,日十余次。伴低热(38℃),吐乳,夜啼易惊,神疲。大便常规:粘液便,WBC(+)。西药治而无效。查:腹部稍膨隆,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指纹深红至气关。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骤受惊吓,以致肝木横逆乘脾。治当泄木安土。五福汤加味:钩藤、炒白术、山楂、山药、葛根各7克,蝉蜕、谷芽、麦芽各5克,薏苡仁10克,车前子3克。2剂后热退,大便次数减至日5~6次。守方续服4剂,诸症消失,大便成形,日行一次,常规检查正常。【按】“五福汤”系福州民间验方。方中钩藤、蝉蜕平肝泄木,谷芽、麦芽、山楂消食和胃健脾,加白术、山药、薏苡仁、车前子健脾渗湿以止泻,葛根解肌退热。如此配合,使肝阳平,脾胃安,则泄泻可止。  相似文献   

17.
方药组成:木香10克,丁香10克,肉桂10克,白胡椒10克,冰片5克。先将前四味,研极细末,再入冰片研匀,贮瓶备用,勿泄气。用量用法:每次10克,装入三层纱布袋内,用酒精棉签将脐部常规消毒,药袋敷脐上,胶布固定,再以布带盖脐束腰一周,二日一换。适应润症:虚寒泄泻。用于小儿腹泻,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注愈攀项:(1)发热者慎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激泳 《新中医》2000,32(2):28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药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 取香附、白芍、厚朴、沉香、丁香 ,按 2∶2∶1∶1∶1 用量研成细末。每次用药约 3~ 5g ,以麻油加少量万金油调成膏状。脐部用 75%酒精消毒后将药填敷脐中 ,外盖胶纸固定。每天换药 1次 ,5次为 1疗程 ,间隔 2天后行第 2疗程。 2个疗程后改隔天敷药 1次 ,并逐渐延长间隔天数至停药。共用药 1 5~ 2 0次。病案举例 李某 ,女 ,32岁 ,1 997年 1 0月 2 1日初诊。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已 6年。经大便培养及大便常规检查 ,未见异常 ,肠镜检查亦未见异常。诊断为肠易…  相似文献   

19.
从 198 9年以来 ,笔者自拟中药止泻敷脐散 ,应用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52例均为门诊患儿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3例 ;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6岁 ;病程 3~ 5天者 2 9例 ,6~10天者 18例 ,10~ 15天者 5例。患儿每日腹泻数次或十数次 ,严重者数十次 ,伴呕吐。治疗方法止泻敷脐散由吴茱萸 6 0 g、炒苍术 6 0 g、公丁香 15g、白胡椒 6 g、木香 6 g组成。将上述诸药焙干研粉 ,混合均匀 ,装瓶密封备用。每次取药粉 2~ 3g,用热稠米汤或醋调匀 ,将调好的药糊温敷于脐部 ,外加塑料薄膜隔湿 ,纱布复盖 ,胶布固定。每 2 …  相似文献   

20.
<正> 药物: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煎服法:每日1剂,煎两次兑在一起浓缩至100ml。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1周岁以下儿童减半。疗效:经治小儿腹泻376例,全愈358例占95.2%,无效18例占4.8%。多数患儿服1~2剂即愈。案例:王××,女,1岁。患儿每日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