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高糖刺激的炎症性疾病,泛素蛋白酶体是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关键转录因子NF-kB的上游信号系统,拟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DN的治疗作用.方法 54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糖尿病肾病模型(diabetic nephropathy, DN)组、MG-132治疗组.分别在药物干预的4、8、12周时测定大鼠体重(body weight, BW)、肾重(kidney weight, KW)及体重/肾重指数(kidney weight/body weight index, KI)、血糖(glucose, Glu)、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24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同时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与NC组比较,DN大鼠的Glu、TG、TC、24hUAER均明显升高(P<0.05).MG-132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的Glu水平、显著减少24hUAER(P<0.05),TG、TC也显著降低(P<0.05).②与NC组大鼠比较,DN组大鼠KW明显增加,KI显著增大(P<0.05).MG-132治疗后KI明显下降(P<0.05).③MG-132治疗DN大鼠的肾脏病理表现,如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得以减轻.系膜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明显减少.结论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UPP)可能是治疗DN的有效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2.
MG132对高糖刺激的肾系膜细胞中Smurf2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高糖刺激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胞内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smurf2的表达,并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为阻断剂,探讨泛素化降解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20 mmol/L高糖组、30 mmol/L高糖组、30mmol/L高糖加MG132组等.分别用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泛素连接酶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①正常组细胞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弱,高糖组Smurf2表达较正常组增强(P<0.05),呈浓度依赖性;②30mmol/L高糖组加入MG132后,Smur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高糖可诱导肾系膜细胞Smud2表达增强,MG132可阻止高糖所导致的上述变化.提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氧诱导的大鼠损伤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38信号通路激活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5)、MG-132对照组(n=5)、高氧组(n=8)和MG-132高氧组(n=8).制备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MG-132处理组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0.5 mg/kg,1次/d,腹腔注射.所有大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泛素化蛋白和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氧暴露的SD大鼠肺组织可见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炎症反应.高氧组的凋亡指数、p38MAPK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G-132高氧组(P<0.05或P<0.01).结论 高氧可以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来调控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减轻高氧引起的肺损伤,可能对p38MAPK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高糖刺激后大鼠肾系膜细胞胞内Smad7 的表达,并以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MG132作为阻断剂,探讨泛素化降解在Smad信号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20 mmol/L高糖组、30 mmol/L高糖组、30 mmol/L高糖+MG132组、甘露醇组、正常对照组+MG132、30 mmol/L高糖+溶剂组等.分别用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各组细胞Smad7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作用后,各组Smad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而正常对照组细胞Smad7蛋白表达较强;高糖组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减弱(P<0.05),呈浓度依赖性,30 mmol/L高糖组加入MG132后,Smad7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1)高糖可诱导肾系膜细胞Smad7蛋白降解增加;(2)MG132可阻止高糖所导致的上述变化.提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Smad通路的信号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IkB-α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将大鼠HBZY-1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设立正常对照组(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包括10、20和30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30 mmol/L高糖加特异性泛素蛋白酶体阻断剂MG132组及5.6 mmol/L葡萄糖加MG132组,作用48h,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IkB-α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高糖组IkB-α及泛素mRNA的表达.结果 各高糖组IkB-α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具有浓度依赖效应;各高糖组IkB-α mK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高糖组泛素mRNA的表达增加(P<0.05);30mmol/L高糖加MG132组较30mmol/L高糖组IkB-α蛋白的表达下降被明显逆转(P<0.0).结论 高糖可增加大鼠肾系膜细胞泛素表达,上调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活性,增加IkB-α蛋白泛素化降解.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南  周柏玉  王静 《医学争鸣》2008,29(13):1160-1162
目的:观察面神经损伤局部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制作大鼠面神经切断模型,12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在面神经损伤同时局部使用MG132,而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术后观察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存活情况,并使用CTB逆标的方法观察面神经元轴突变性的情况.结果: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增加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运动神经元存活数目(P<0.05),且CTB逆标面神经元的数目也增加(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损伤面神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体外扩增培养后移植入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能否改善或者治疗糖尿病肾病.方法 SD大鼠60 mg/kg STZ一次性腹腔注射,糖尿病成模后4周,成功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对照组(n=12)和干细胞移植组(n=12),另选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MSCs经体外培养、鉴定、BrdU标记后,心脏注射到干细胞移植组大鼠体内(2×106 MSCs/200 μL),一周后再次注射等量干细胞.于末次注射后1、2、8周测定大鼠血糖、体质量、24 h尿总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肥大指数,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和标记干细胞体内作用情况.结果 MSCs体外扩增培养后表达间充质细胞的表型抗原,能多向分化为成骨、成脂细胞.在体内能趋化到受损肾脏,但在干细胞定植部位未发现增殖细胞.干细胞移植组和糖尿病肾病对照组在各观察时点血糖、尿总蛋白、肌酐清除率、肾脏肥大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干细胞治疗后1周移植组较糖尿病肾病对照组血糖降低[(26.7±2.8) vs (29.9±1.6) mmol/L,P<0.05].在第2、8周,移植组较糖尿病肾病对照组24 h尿总蛋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细胞移植组肌酐清除率低于糖尿病肾病对照组,在治疗后2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1.9) vs (17.1±1.6) mL/min,P<0.05].在第2周干细胞移植组的肾脏肥大指数较糖尿病肾病对照组减少(5.5±0.1 vs 6.2±0.3, P<0.05),但高于正常对照组(3.2±0.2).结论 发现MSCs经体外培养标记后在体内能趋化到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可以暂时改善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氧诱导的大鼠损伤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38信号通路激活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5)、MG-132对照组(n=5)、高氧组(n=8)和MG-132高氧组(n=8)。制备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MG-132处理组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0.5 mg/kg,1次/d,腹腔注射。所有大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泛素化蛋白和p38蛋白的表达。 结果 高氧暴露的SD大鼠肺组织可见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急性炎症反应。高氧组的凋亡指数、p38MAPK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G-132高氧组(P<0.05或P<0.01)。 结论 高氧可以导致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来调控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以减轻高氧引起的肺损伤,可能对p38MAPK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高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组和高氧+MG-132组.(2)建立高氧肺损伤大鼠模型.(3)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例测定.检测泛素肺组织泛素化蛋白及NF-κBp65的表达.检测蛋白酶体20S及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肺组织TNF-α、IL-6表达.结果 (1)高氧组肺损伤明显,肺湿/干重比例、肺损伤病理评分均增高(P<0.01),MG-132能使肺湿/干重比例、肺损伤病理评分降低(P<0.01).(2)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结果均显示高氧组泛素化蛋白表达增强(P<0.01),MG-132增强其表达(P<0.01).(3)高氧组蛋白酶体20S活性较空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G-132抑制其活性(P<0.01).(4)高氧组MPO活性、NF-κB表达均较空气组增强(P<0.01),同时TNF-α、IL-6表达也增强(P<0.01).而高氧+MG-132组均降低(P<0.01).结论 (1)MG-132可以减轻高氧引起的肺损伤.(2)MG-132可能通过抑制NF-κB/炎性因子通路而实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经60 min冷缺血和恢复血流灌注90 min后,检测血清ALT、AST浓度和SOD、MDA的活性,并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切片.结果 IRI+MG132组大鼠血清AIT、AST水平明显较IRI组大鼠下降(P<0.05),在MG132作用下,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而MDA产生减少(P<0.05).这些差异也可以从IRI+MG132组相对于IPI组Suzuki评分的改善得到证实.结论 MG132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大鼠移植肝急性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AA)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及足细胞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AA干预组(AA组),并以正常组(NC组)作对照。干预8周后测各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测肾脏p-JNK、JNK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足细胞neph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血BUN、SCR、UAER、血糖均显著增加(均P<0.01);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透射电镜示:DM组足突增宽,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肾脏p-JNK、JNK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nephr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AA组血BUN、SCR、UAER、MDA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足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肾脏p-JNK、JNK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中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2)、RD实验组(n=15)和抑制实验组(n=15)。RD实验组和抑制实验组大鼠分别经左眼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其中抑制实验组大鼠建模后经腹腔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0.10 mg.kg-1.d-1)。建模后4 d,TUNEL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UPP的标志物视网膜细胞泛素(Ub)、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与RD实验组比较,抑制实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Ub、UCH-L1 mRNA和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RD实验组>正常对照组>抑制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后早期UPP活性增高,在视网膜细胞凋亡发生中具有保护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磷酸化p38(p-p38)和p38表达的影响,为抑郁症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制备抑郁症模型,第5~8周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氟西汀灌胃。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最后1次行为学评估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KP-1、p-p38和p38蛋白表达,并计算p-p38与p38蛋白表达的比值(p-p38/p38)。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干预后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升高(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症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p38、p38蛋白表达及p-p38/p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P-1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MKP-1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是通过p38信号通路起作用。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异常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肾病缬沙坦干预组(VAL组)和雷公藤多甙干预组(TG组).DN组、VAL组和TG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于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RT-PCR检测肾脏CTGF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UAER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肾脏CTGFmRNA表达增加(P<0.01).VAL组和TG组除血糖外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DN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VAL组与TG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两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异常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肾病缬沙坦干预组(VAL组)和雷公藤多甙干预组(TG组).DN组、VAL组和TG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于实验2、4、8、12周后分别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质量、血糖、肾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RT-PCR检测肾脏CTGF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血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UAER显著增高(P<0.05或P<0.01),肾脏CTGFmRNA表达增加(P<0.01).VAL组和TG组除血糖外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DN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VAL组与TG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甙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两者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肾脏CT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798-802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EE)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的影响,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S组、氟西汀组及EE组,每组10只。CUS组、氟西汀组、EE组大鼠分别给予8周的CUS,从第5周起EE组及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EE干预及氟西汀灌胃4周;对照组大鼠正常环境饲养8周。采用体质量增加量、旷场试验、蔗糖偏好等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造模前体质量、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蔗糖偏好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CUS组、氟西汀组及EE组大鼠体质量增加减少,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减少,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CUS组、氟西汀组及EE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及蔗糖偏好指数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及EE干预后,CUS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糖水偏好指数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减少(P<0.05);氟西汀组及EE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及蔗糖偏好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和EE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及蔗糖偏好指数较CUS组均升高(P<0.05);EE组大鼠体质量增加、水平运动距离、直立次数、穿格次数及蔗糖偏好指数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US组和E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US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E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与C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西汀组比较,EE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EE对大鼠抑郁样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对海马组织中MKP-1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EE可能不是通过影响MKP-1表达作用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7.
洛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及podoc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洛沙坦时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其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和洛沙坦干预组(L组).L组大鼠给予洛沙坦50 mg·kg -1·d -1灌胃,N组和D组大鼠给予等量饮用水灌胃于第4周和第8周检测3组大鼠24 h尿蛋白(Pro)量、血清肌酐(Scr)、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CHO)水平;用免疫组化、RT-PCR方法 检测肾皮质nephrin、podocin蛋白及二者mRNA表达水平;用透射电镜检测足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造模后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24 h Pro、Scr、TG、CHO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第4周,L组大鼠24 hPro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8周,L组大鼠24 h Pro和scr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组大鼠nephrin及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和第8周.D组大鼠足细胞数、足突平均宽度(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足细胞数、FPW、足突融合率、基底膜厚度与D组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和第8周,D组大鼠nephrin mRNA和pedocin mBNA表达水平与N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大鼠nephrin mBNA和podocin mBNA表达水平与D组大鼠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洛沙坦能通过上调nephrin和podocin表达水平来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减少糖尿病肾病大鼠蛋白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伴正常蛋白尿组(DM1组,n=30),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组(DM2组,n=33)以及糖尿病伴大量蛋白尿组(DM3组,n=31),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各组患者清晨首次中段尿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尿VEGF表达水平,同时分析尿VEGF与UAER的相关性。结果与NC组比较,尿VEGF在DM1组、DM2组、DM3组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VEGF与UAER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748,P<0.01)。结论尿VEGF可能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生物标志物,并对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胰激肽原酶(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怡开40 U,1次/日, 肌注8周 。每周测定所有患者的UAER。 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治疗4周后UAER由治疗前的(182.5±85.6)mg/24 h减少到(112.6±35.4)mg/24 h (P<0.05),而且随治疗时间延长UAER减少愈明显,第6周已降至(55.4±25.4)mg/24 h(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在治疗后第7周UAER 由治疗前的(728.5±282.4)mg/24 h减少到(525.4±128.1 )mg/24 h(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UARE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优于临床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