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重视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肝门左右肝管分叉部以上的肝胆管结石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 ,约占全部胆石症病例的 1 6.1 % ,原因可能与饮食、胆道感染、寄生虫及胆汁瘀积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较为复杂。 1 95 7年黄志强 [1 ]首先提出的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前公认的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原则是 :1切除病灶 ,取尽结石 ;2去除狭窄 ,解除梗阻 ;3建立合理、畅通引流。肝叶切除术后仍有结石残留及复发等问题 ,为提高肝叶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 ,因此要予以重视。1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病理解剖基…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病又称为肝胆管结石病,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及其肝内各级胆管内的结石同时合并胆管的炎症、狭窄、肝纤维化、肝萎缩及肝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当前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着眼点从肝叶切除、半肝切除转向选择性的规则性肝段亚肝段或局部胆管树切除,以恢复正常的肝、胆道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IHL)是指肝管分叉部位以上的肝胆管结石,发病率较高,易结石残留及复发,是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肝内胆管结石往往沿病变胆管树呈区域性或节段性分布,肝叶切除能最大限度地清除含结石、胆管狭窄及扩张的病灶,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82年 1月 -2 0 0 2年 6月间肝叶切除治疗 487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与体会。结果 肝左 (外 )叶切除 415例(占肝叶切除的 85 .2 % ) ;肝方叶切除 3 1例 ( 6.4% ) ;肝右叶切除 41例 ( 8.4% )。术后并发症 5 3例( 10 .9% ) ,包括隔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死亡 5例 ,死亡率 1.0 %。结论 肝叶切除是治疗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的较好方法 ,但对肝右叶及左右肝胆管结石病例仍有扩大适应证之可能。  相似文献   

5.
亚洲国家中以台湾地区的肝胆管结石发病率最高,肝胆管结石占所有胆道结石的20%。因右肝切除,特别是右肝叶切除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故右肝切除治疗右侧肝胆管结石病仍有争议。作者报告一组右肝叶切除治疗选择性右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治疗结果,并对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病人与方法台湾ChengKung大学医院外科于1988年~1995年共收治169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并接受外科治疗。术前通过ERCP、PTC、超声波和CT等影象学检查对肝胆系统的状况有比较完整的了解。上述检查不仅能提示结石和狭窄的特点,还能发现肝脏萎缩程度和其它相关…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之上的肝内胆管结石,可累及肝脏某一个或多个相邻肝段、肝叶、甚至全肝,通常合并存在胆管狭窄、汇合异常或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治疗困难的良性疾病,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者。虽然高位胆管切开取石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但往往难以取净结石,且术后结石复发率高。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有助于取净结石、同时一并去除病变的胆管及肝组织,具有结石残留率低、复发率低的突出优势,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因此,肝切除是肝胆管结石最为彻底的治疗方式,对有适应证的病人应积极采用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探讨其诊疗过程。结果 5例病人中有1例为右前叶胆管和胆囊管异位汇合,1例为左肝内胆管结石伴右肝管可疑狭窄,1例为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癌变,1例为右后叶胆管结石,1例为右前叶胆管结石伴肝萎缩,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特点。5例病人分别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均痊愈,且预后良好,随访无结石残留或复发,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杂肝胆管结石的诊治决策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和活学活用"取尽结石,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87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82年1月~2002年6月间肝叶切除治疗487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与体会。结果肝左(外)叶切除415例(占肝叶切除的85.2%);肝方叶切除31例(6.4%);肝右叶切除41例(8.4%)。术后并发症53例(10.9%),包括隔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死亡5例,死亡率1.0%。结论肝叶切除是治疗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的较好方法,但对肝右叶及左右肝胆管结石病例仍有扩大适应证之可能。  相似文献   

9.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0~2001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30例,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或联合手术,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结果:局限性肝叶、段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行肝段(叶)切除+胆管空肠Y型吻合,优良率达91.8%;Ⅱ级及以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行肝胆管空肠Y型吻合,优良率达87.2%;单纯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优良率达69.3%.结论: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明确结石分布和肝胆管系统的病理状况,分别选用肝段(叶)切除或联合肝胆管空肠Y型吻合术,配合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有利于提高疗效.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单纯胆总管探查盲目器械取石不适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0.
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胆管梗阻及胆管感染 ,严重胆管感染可导致肝脓肿。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和普通的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不同 ,在处理肝脓肿的同时必须处理肝胆管结石和胆管梗阻。1 肝胆管结石的病理学特点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慢性胆管感染性疾病 ,胆管内结石造成胆管的梗阻 ,胆管的感染又加速胆管内结石的形成。梗阻和感染两者交替进行。肝胆管结石病时肝内的血管改变是血管增生与血管破坏同时存在 ,最终为血管破坏 ,使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减少。结石病时胆管壁明显的增厚 ,胆管周围血管丛的血管增生、扩张。但在病变的后期胆…  相似文献   

11.
肝胆管结石是亚洲的常见病,作者报告了台北长庚纪念医院1984.1~1988.12收治614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随访结果。614例病人接受了外科手术或经友经肝胆管镜取石治疗。其中427例随访了4~10年。427例中手术治疗380例,47例行经友经肝胆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分布:左肝管结石270例,右肝管结石107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81例,胆总管结石411例。合并胆管狭窄的部位:左肝管241例,右肝管101例,双侧肝内胆管81例,肝门部胆管35例,胆总管远端61例。治疗方法:胆总管探查取石566例,胆囊切除290例,肝左外叶切除128例,左半肝切除15例,肝右叶部分…  相似文献   

12.
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发玖  刘少均  秦智 《腹部外科》2002,15(2):115-115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 1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行肝叶切除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17例术后发生膈下感染1例 ,胆瘘 2例 ,切口裂开 1例 ,肺部感染 2例。本组 17例均治愈 ,无手术死亡。随访 4月~ 3年 ,本组病例无症状复发、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结论 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能彻底去除病灶 ,解除梗阻和建立通畅的引流  相似文献   

13.
肝胆管结石及高位胆管狭窄的治疗仍为当前胆道外科难题。本文总结我院320例肝叶切除术(右肝切除34例,左肝切除286例)的经验,全组手术死亡率1.8%,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39例次。270例获1~13年随访,远期疗效优良者84.6%。文中讨论了肝胆管狭窄及结石的常用治疗方法,主张局限于一侧或一叶的肝胆管狭窄及结石,尤以左侧肝胆管狭窄及结石伴肝实质损害者,施行左肝切除术远比左肝管Ⅰ~Ⅲ级分支广泛切开及内引流术易行,切除病灶彻底,术后疗效佳。文中亦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人67例,分析肝内结石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结果 67例病人,64例治愈,1例死亡,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术后残余结石20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18例取净肝内残石。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尽量将急诊手术变择期手术,肝叶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术中采用切开肝门部胆管直视下取石并经肝切除的断面与其会师取石。术中,术后配合胆道镜取石可降低肝胆管残石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肝切除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统计分析最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具有可比性的10篇文献。结果肝切除在结石清除率和随访优良率均优于非肝切除。结论Meta分析表明肝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经验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7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复杂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47例病人中15例有胆道手术史。所有病例左右肝均有结石,其中7例合并尾叶结石,21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中发现合并肝内外胆管狭窄2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术,其中3例行右肝胆管树切除术,6例行右肝后叶胆管树切除术。附加手术:28例行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9例附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附加肝实质切开取石术。47例病人手术死亡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3例,右前叶结石残留1例,左内叶结石残留1例。随访16个月至17年,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8.89%。结论 肝左右叶联合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残留结石少、远期疗效好,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叶竹平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181-181,134
目的探讨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行多处肝叶切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行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右肝局部楔形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80例患者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左外叶切除+右肝局部楔形切除是治疗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方法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的25例病例资料。结果通过术中胆道镜确定狭窄胆管的具体属支,结合术中B超明确所要切除的肝脏区段,本组资料中有5例重新评估了结石所在的区域,并改变肝切除范围,纠错率为20%,3例由肝脏左外叶切除改成左半肝切除,2例由右半肝切除缩小为右肝后叶切除,25例中左半肝切除8例,左肝外叶切除5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后叶切除7例,右肝前叶切除3例,其中解剖性切除18例,非解剖性切除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86.5±81.6min,断肝时间为84.9±36.5min,术中出血量为462.8±213.6ml(断肝出血量为167.5±65.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5±2.8d,结石取尽率为100%,术后出现胆漏3例,腹腔感染1例,均经过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25例均获得随访,未见复发。结论以病变胆管为导向的规则性肝切除更为准确地切除病变胆管和保留更多的肝组织,有利于预防复发和减少创伤,是治愈肝胆管结石病的良好方案。  相似文献   

19.
第4、5、6肝段部分切除、肝胆管空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狭窄王炳煌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多处胆管狭窄的治疗相当困难,采取U形管支撑和经胆道镜取石均难以解决此类病例的治疗问题。对结石局限于部分肝叶或肝段胆管的病例,采用肝叶、段切除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并发症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并发症以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9例应用多处肝切除治疗累及二叶或二叶以上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内胆管结石累及二、三、四、五肝叶的病例分别为47、19、2、1例;67例行二处肝切除,2例行三处肝切除.结石手术清除率为73.9%(51/69),残留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取石,最终结石清除率为94.2%(65/69).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8.1%(47/69),包括术中大出血17例、术后肝功能不全15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5例、肝创面胆瘘2例、膈下积液1例以及胸腔积液5例.手术死亡率2.9%(2/69),死亡原因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 多处肝切除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较为肯定.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熟练掌握切肝技术、选择适当肝切除方式以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并发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