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hmann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0use—Brachmann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手法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牵拉滞针术与普通针刺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分为A组(普通针刺组)及B组(牵拉滞针术治疗组)。A组接受普通针刺治疗,B组接受牵拉滞针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A、B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通针刺及牵拉滞针术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均可取得满意效果,其中牵拉滞针术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康复训练在针刺治疗面瘫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刺治疗面瘫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治疗方法上也有许多探索和尝试,但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却很少见文章报道。笔者采用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2007年2月~2009年5月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选择发病在2周以内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和针刺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面瘫侧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年龄(岁)面瘫侧(例)男女最大最小平均左右A组84 60 24 76 18 47.67±9.37 38 46B组84 54 30 72 16 48.08±9.42 36 481.2诊断标准按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神经病学》[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制定。1.3纳入标准患者发病不超过2周,所有入组病例观察至发病60天止,年龄18~80岁,知情同意接受本试验者。1.4排除标准Hunt综合征患者;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面瘫,如脑血管疾病、外伤、肿瘤、手术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针灸方法及时机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灸组各40例。根据患者接受针刺或针灸治疗的时间(早期与稳定期),分为20例早期针刺组、20例稳定期针刺组,20例早期针灸组、20例稳定期针灸组。结果:经过治疗,早期针刺组与早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针刺组与稳定期针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愈早介入,疗效愈好;疾病稳定期治疗采取针灸治疗,效果好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巨刺法、分期巨刺法和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9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巨刺法组)33例、B组(分期巨刺法组)33例、C组(患侧针刺组)32例,3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A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B组急性期(发病1~7 d)面部取健侧穴位,静止期和恢复期(发病8 d以后)面部取患侧穴位;C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7次,连续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 3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A组(60.606%)和B组(66.667%)痊愈率均优于C组(46.875%)(P0.05);A组痊愈时间(20.55±4.763) d和B组(18.35±4.460) d优于C组(23.53±3.175) d(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A组和B组H-B评分均优于C组(P0.05),治疗后第14天、第21天B组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巨刺法和分期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且早期使用巨刺法联合中期针刺患侧的疗法优于持续使用巨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醋酸泼尼松、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1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并联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病例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6/40)高于对照组75%(30/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电针联合阿昔洛韦与传统常规治疗周围性面瘫相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iu LA  Zhu ZB  Qi QH  Ni SS  Cui CH  Xing D 《中国针灸》2010,30(12):989-992
目的:比较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探讨周围性面瘫治疗的更优方法。方法:将131例Bell’s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44例)针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太阳等穴;电针组(45例)取穴及针刺方法与针刺组相同,并在地仓、下关、太阳、阳白进行电针治疗;针药组(42例)在急性期内口服强的松、阿昔洛韦,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静止期、恢复期按针刺组方法治疗。以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判定治疗效果并观察随访1、3个月时患者未愈率。结果:针刺组愈显率为79.6%(35/44),电针组为93.4%(42/45),针药组为78.6%(33/42),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5)。针刺组病位在鼓索以上者痊愈率为54.2%(13/24),电针组为85.2%(23/27),针药组为48.0%(12/25),电针组优于针刺组和针药组(P0.01),各组鼓索以下者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随访1、3个月未愈率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和针药组(均P0.01)。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电针治疗疗效较好,提示周围性面瘫的针刺治疗宜电针早期介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石景洋  李丽 《辽宁中医杂志》2011,(10):2057-205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开始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寻找治疗面瘫的最佳治疗时机。方法:将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病程随机分为2组:发病至1周内急性期的患者为治疗组,发病1~8周内的恢复期患者及发病8周以后的后遗症期为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愈率92.0%,对照组显愈率68.0%。两者经χ2检验(χ2=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提示治疗组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会显著提高治愈率,故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时期为急性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即接受针灸治疗患者和恢复期开始接受针灸治疗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期.方法 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A、B两组,A组为发病7d内就诊的患者,B组为发病在8~30 d之内就诊患者,每组30例,均采用针灸配合闪罐等综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1)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恢复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均为100%; (2)A组的痊愈率(83.33%)明显优于B组的痊愈率(53.33%),并且A组痊愈所需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的效果,且急性期即介入治疗组其疗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针刺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2例,根据患者个人的治疗护理意愿,分为2组(护理A组和护理B组)。护理A组在常规一般护理基础上继续接受针刺护理,护理B组患者则只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较针刺护理对患者产生的疗效。结果护理A组中无效的患者例数为1例,有效率为96.2%;护理B组无效的患者例数为6例,有效率为76.9%。护理A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护理B组,且护理A组的恢复耗时少于护理B组(t=3.6174,P=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继续给予针刺护理,可以起到疏通患者经脉,加快疾病愈合的功效,同时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自卑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方法 52例贝尔面瘫患者被随机分成阿昔洛韦组(17例)、泼尼松组(15例)、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20例),治疗后2周、4周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周,阿昔洛韦组、泼尼松组、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的治愈率分别是23.5%、40.0%和75.0%;治疗后4周,阿昔洛韦组、泼尼松组、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组的治愈率分别是52.9%、86.7%和90.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能提高贝尔面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强的松片、弥可保、维生素B_1等药物治疗及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超短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由于发病1周内病情可能会有进展,西医学在临床治疗中认为面瘫急性期因炎性水肿渗出而不宜早期针灸治疗,提倡发病7天后再行针灸治疗为宜。而中医学普遍认为,面瘫早期进行针灸治疗是最佳时期,因此应用针灸治疗面瘫时最佳的介入时间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就此,笔者选择了257例急性期(3天以内)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在发病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行针刺治疗,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57例病例均为2008年11月~2011年6月我院针灸科门诊病人,均选择初诊为发病3天以内的急性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6例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结合针刺华佗夹脊、疱疹围刺治疗;观察组128例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外用阿昔洛韦霜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愈显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76.6%(P<0.01),且明显缩短消疱结痂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时机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根据接受针灸治疗时的发病时间分为A、B、C3组,针灸时间在发病1~3 d内为A组(38例),针灸时间在发病4~7 d内为B组(37例),针灸时间在发病8~10d内为C组(37例),3组均按分期治疗原则治疗,急性期者为患者发病7d内,静止期为患者发病8~15 d内,恢复期为患者发病16d及以上。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86. 8%,B组为97. 3%,C组为83. 8%,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A组及C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发病4~7 d内开始针灸治疗,疗效最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方法:纳入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病人5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25例,针刺组25例,每月保证治疗15次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Portmann(RPA)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 Brack 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为指标以评价疗效.结果:热敏灸组和针刺组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早期(1~7d)、中期(8~21d)、恢复期(22~90d)选择相应的穴位针刺并且配合刺络放血疗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中有19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普通针刺配合刺络放血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曹莲瑛  陈晞 《新中医》2013,45(12):136-13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l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nl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疗效良好,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罗飞 《光明中医》2016,(18):2699-270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及治疗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4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95.95%。对照组有效65例,总有效率87.84%。经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时间方面,治疗组(14.67±2.13)天,对照组(15.63±2.56)天,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有效率,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