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52-1253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元气之根本,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病,更为重要的能治好各种脾胃以外的疾病,所以有“久病不愈,治脾以安五脏”的说法。通过5则病案的分析对此理论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治脾以安五脏”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阐释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医学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属“胸痹”“心痛”等范畴,病位在心,病机与瘀血阻络、心气不足等引起的心脉痹阻相关。现代医家认为“脾虚”亦贯穿UA始终,主张调脾护心,治法多以健脾益气为基础,随证应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法,疗效显著。本文基于“治脾以安五脏”理论,探讨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应用,以期提供临床治疗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阐述了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说明了脾胃对于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至关重要。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更是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重要学术思想。他在《脾胃论》中说:"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伤寒论》疾病治疗及组方的分析,发现脾与五脏密切相关,心、肺、肾 ,肝病变时可以从脾论治。脾与心,心系疾病常从脾治,如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的运用;脾与肺,生理上,土生金,病理上,母病及子,如肺疾以麦门冬汤培土生金;脾与肾,肾虚通过补脾益气以温肾;脾与肝,“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气充实则肝病自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脾温肾汤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补脾温肾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加补脾温肾汤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7.
农耕文化孕育了崇尚土德的五行观。"土爰稼穑","吐生万物",为"万物之母",而脾主运化,其中"化物"和"灌四旁"的功能类比于土,故脾在五行属土。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是气和血,其来源于脾运化之水谷精微;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升降出入,而脾升胃降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脾具坤静之德、乾健之运,颐养形神,故为五脏之本。  相似文献   

8.
在临床上,脾胃病常可见超出脾胃病象以外的"复杂病象",若单纯从脾胃论治,疗效多不佳。梁超教授深入挖掘《内经》"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等相关经文,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脾主五脏"理论,并整理出一套较为完整、便于初学的辨治方案,名之曰"五脏评估法",临床应用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生病起于过用"理论提出了疾病起于饮食、气候、劳倦、情志等过用的观点,揭示了内在或外界各种因素都有致病与非致病的二重特点,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发病学的重要思想。"生病起于过用"不仅对中医病因观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也对现代病因学研究有着现实价值。基于藏象理论,分别从五志、五味、五劳及脏腑生理特性等角度来归纳总结"过用"对五脏的损害,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临床中防病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已故曾辅民老师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研究工作.先生精研中医基础理论,推崇仲景,继承清末著名伤寒大家郑钦安学说,首重扶阳,善用经方,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受其指导,获益良多,在学习老师医案中发现曾老结合三焦学说,依据五脏解剖位置及功能差别,将肝肾归属下焦,肝脾归属中焦,心肺归属上焦;并结...  相似文献   

11.
泄泻,盖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之病证。泄泻为病之脏,非但在脾,亦多与五脏相关。试从理论基础、治法方药及组方配伍等方面探讨五脏论治泄泻之规律,以期为泄泻的临证辨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脾统四脏"学术思想指导下,蔡淦教授将其紧密地与中医辨证论治以及理、法、方、药等结合起来,形成了其"治脾以安五脏"的临床治法,选药组方时,务使用药平和、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1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由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贫血症状。病变脏腑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均相关,心主生血、主行血,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息息相关;肝主疏泄,促进血液的运行和输布,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主运化、主统血,为血液的化生提供原材料,并统摄血液不溢于脉外;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推动血液的运行;肾主藏精,主骨生髓,精髓为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为血液化生提供原材料。故在诊治肾性贫血时,从五脏入手,准确辨别病变脏腑以及相关证型,采取适当的中医药治疗,当起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6.
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了五脏相通、五脏与自然、五脏与情志、五脏与人生长衰老的关系。我们从"五脏相通""四时五脏""五脏连七情"和"五脏系长衰"等理论重新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可以更好地指导四时季节调理,正确运用中医干预方法去协调五脏功能,使得五脏和则百病不生,从而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韦弦  李顺民 《新中医》2016,48(12):145-146
正李顺民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载,善于从脾论治五脏病,强调心血的化生、肺气的充盈、肾精的滋养、肝血的归藏均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关系密切,临证时秉持《脾胃论》"中土为四运之轴,上输心肺,下益肝肾,外灌四旁,充养营卫,脾胃一健,则谷气充旺,可令五脏皆安"的理念。笔者为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有幸跟师学习,现分享李教授从脾论治医案4则,以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想健康地活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活到百岁。健康的身体来自哪里呢?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有顺序的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四个方面,即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平和的心态;第二,均衡的营养;第三,适量的运动;第四,充足的睡眠。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天天失眠,少活十年。”  相似文献   

19.
王道坤教授论治脾胃病,着眼于肝、肺、心、肾,调五脏以安脾胃为要。调和脾胃,宜先达肝;宣降肺金,宜健脾胃;温补脾土,宜振心肾,寓达肝、畅肺、温肾、振心于调理脾胃之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74-275
目的:根据邓铁涛教授提出的五脏相关理论,总结近几年作者进行的肺脾相关理论的实验研究,探究它们如何体现中医五脏系统整体和关联的特点,如何指导临床。方法:运用培土生金法为理论指导,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切入点,运用邓铁涛教授根据肺脾之间的母子相生关系拟定的强肌健力方为载体,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两虚型模型来探讨作用机制以及相关性。结果:(1)成功建立肺脾两虚型慢阻肺大鼠动物模型。(2)根据肺脾相关理论拟定的强肌健力方,运用该方来治疗肺脾两虚型慢阻肺大鼠,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强肌健力方治疗可显著降低TNF-α,升高IL-10的含量,同时可抑制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气道重塑。(3)关于AQP1在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AQP1在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中表达无异常,说明水通道蛋白的表达与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的理论之间无直接关系,是否与脾主运化水液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根据肺脾相关理论的实验结果显示,运用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COPD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强肌健力方可能通过减轻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起效。由此也为COPD的中医药治疗开拓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