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牙体大面积缺损在根管治疗后,采用椅旁Cerec AC CAD/CAM即刻修复全瓷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大面积缺损的后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牙体预备,通过应用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即刻上釉染色,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即刻和6个月后评估全瓷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 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修复体外形全部达到A类标准,其他指标均超过90%,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快捷方便,能为后牙牙体缺损提供高质量、高美学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贴面修复四环素染色牙的优势。方法 选取四环素染色牙患者20例(共80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按照树脂贴面修复的牙备要求对患者上颌4颗切牙进行牙体预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材料(NET型)及3M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制作成树脂贴面,利用Kerr全酸蚀粘接系统进行粘接。贴面完成后进行6~30个月、每次间隔6个月的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yge贴面复查标准及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作为临床检查指标,观察贴面色彩稳定性、边缘适合性、邻接边缘变色情况、继发龋及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等,评价2种材料制成贴面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6~30个月、每次间隔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实验组的修复体无松动脱落,无继发龋,边缘无明显染色,色泽稳定;对照组有5只贴面出现脱落,2只出现折裂,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结果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3M复合树脂材料,everStick高强纤维树脂材料用于四环素染色牙的贴面修复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色泽稳定,对牙龈刺激小,有利于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椅旁CAD/CAM牙体修复方式、修复材料以及修复牙位与修复体失败的关系;分析修复体失败的原因,以期提高椅旁CAD/CAM修复治疗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经椅旁CAD/CAM修复治疗的患者4 468名。其中男性2 060名、女性2 408名,年龄18~80岁。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修复方式(嵌体、高嵌体、贴面、全冠)、修复材料( Vitablocks Ⅱ、IPS e.max CAD、Celtra Duo、Vita Suprinity、Vita Enamic、LavaUltimate)、牙位(上颌牙、下颌牙、前牙、前磨牙、磨牙)、是否需要更换修复体及更换原因等。计数资料描述为频数和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 OR),探讨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AS 1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检验均为双尾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 468名患者共4 933颗患牙中失败病例160颗,总失败率为3.2%。修复方式中贴面的失败率最高,失败风险高( P=0.014),其次为冠和嵌体,高嵌体失败率最低;修复材料中Vitablocks Ⅱ失败率最高,失败风险高( P=0.016),其次是Celtra Duo( P=0.033) ;牙位中上颌牙比下颌牙失败率高,失败风险高( P=0.015) ;前牙失败率最高,失败风险高( P=0.005),其次为磨牙,前磨牙失败率最低。结论 采用任何一种椅旁CAD/CAM修复方式及修复材料都有一定的失败率,修复体失败与多种因素相关。采用椅旁CAD/CAM修复技术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及材料、规范临床操作,减少修复体并发症,降低椅旁CAD/CAM系统的临床失败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椅旁CAD/CAM CEREC AC全瓷修复系统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观察自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采用CEREC AC全瓷修复系统所修复的70个病例,其中瓷嵌体10颗,全瓷冠60颗,由同一医生利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对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修复体的外形、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修复后敏感性、牙龈健康及继发龋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70件修复体在观察期内保存完整,边缘密合,无明显松动、脱落、折断、继发龋、明显的牙齿敏感以及牙龈炎症等不良现象发生,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的临床评价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REC AC全瓷修复系统可以高效地应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基于此方法制作出的修复体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桩用于后牙牙体严重缺损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1 年4 月我院牙科门诊接诊的84 例后牙桩核冠修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实验组采用纤维桩核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核冠修复,对修复后第6 个月和12个月的修复效果采用X 线根尖片进行复查评估,对2 组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组在修复后6 个月和12 个月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解剖外形、表面、X 线根尖评估均为“好”,其中实验组在2 个时间点分别有1 例出现牙龈健康状况评估为“可接受”,第12 个月有1 例评估为“不可接受”。实验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5.83%,仅有2例出现桩冠松动或脱落,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81.81%,实验组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桩用于后牙牙体严重缺损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金属桩核,修复成功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数字化金属激光烧结(DMLS)烤瓷桥对牙列缺损固定桥修复失败再治疗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后牙牙列缺损固定桥失败患者24例72个单位修复体,拆除原修复体后,针对病因完善治疗基牙后,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数字化激光烧结烤瓷桥修复,对照组采用传统铸造烤瓷桥修复。根据改良式Ryge标准分别评价2组修复体的就位情况、边缘适合性、基牙颊侧冠边缘色泽,并在患者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修复体完整性及修复体周围牙龈状况等评价分级,对2组修复体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修复体在就位的准确性、基牙边缘适合性及3个月和6个月后基牙牙龈状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修复体基牙冠颊侧边缘色泽,3个月和6个月的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激光烧结的金属烤瓷桥在临床就位、边缘适合性及修复后牙龈状况方面优于传统铸造金属烤瓷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双锥度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修复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08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平行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双锥度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咀嚼效率、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 修复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牙根折裂,牙龈边缘变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咀嚼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牙齿松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2个月后,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锥度玻璃纤维桩在修复牙体缺损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美观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颗需要树脂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Nd:YAP激光处理牙面后,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对照组直接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和树脂充填修复,分别在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对牙敏感性,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和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牙齿敏感度改善情况、充填体固位性、充填体边缘密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YAP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系统对改善牙本质敏感疗效明显,充填体固位力和边缘密合度优,适合用于需要充填的牙本质敏感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后牙邻面边缘提升术后即刻椅旁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9颗邻面缺损达龈下的后牙,邻面边缘提升后,采用CEREC椅旁CAD/CAM修复系统即刻完成修复体并粘接。1年后,参照改良修正后的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在修复体边缘染色、边缘继发龋、边缘适合性、崩瓷折裂或脱落、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状况6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邻面边缘提升后的修复体在边缘染色、继发龋、边缘适合性等6个方面的临床评级A级成功率均达93.88%以上,其中修复体边缘染色、边缘适合性以及修复体颜色的A级成功率可达100%。结论 运用邻面边缘提升和CAD/CAM即刻椅旁修复完成的修复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当牙体修复需要作铸体时,必须预备牙齿。在制备恒久修复体的过程中,还应作暂时修复体。暂时修复体的功能:1)必须复盖整个预备好的牙面,以保护预备的牙体结构;2)其外形不刺激牙龈边缘;3)修复体应保持咬(牙合)高度,以防止对颌牙伸长;4)如果制作固定部份义齿,可保持基牙与相邻牙间的正确位置;5)暂时修复体对基牙有额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比较双线排龈法和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对前牙全瓷冠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5 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门诊就诊的行前牙全瓷冠修复患者106例(181颗基牙),随机分为对照组(89颗)和试验组(92颗),对照组应用双线排龈法,试验组应用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排龈后制取印模,灌注模型,完成修复体。对牙预备体肩台及龈沟、牙龈止血效果、印模、模型清晰程度和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双线排龈组与印模材联合排龈线组比较,预备体肩台及龈沟、印模、工作模型肩台及软硬组织界限、修复体适合性的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牙龈止血效果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239,P < 0.05)。印模材联合排龈线组的牙龈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双线排龈组。结论    双线排龈法和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均为较好的排龈方法,但在牙龈止血效果方面,印模材联合排龈线法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DMGLuxatemp临时冠材料(珞赛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行固定义齿修复病例随机分成两组,牙体预备完成后分别用DMG Luxatemp临时冠材料和化学固化丙烯酸树脂临时冠材料(自凝塑料)制作临时冠,粘结完成后立即评价其边缘适合性、解剖形态、颜色和表面光滑度,10d后复诊再次评价其食物嵌塞情况、有无异味和牙龈状况。结果:DMGLuxatemp临时冠材料组各项满意率均高于传统的自凝塑料组,满意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GLuxatemp临时冠材料组总体效果优于传统的自凝塑料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采用临时冠进行牙龈诱导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9月,选择满足适应证的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修复患者共45例,随机平均分为A、B、C 3组,每组15例。A组术后即刻采用临时冠进行牙龈诱导成形;B组术后延期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C组术后只安装愈合基台过渡,3个月后进行永久冠修复。修复完成后当天、6个月及12个月,以红色美学指数(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同时在永久修复一年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美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在追踪评估期间内,A、B、C 3组病例永久修复完成当天PES评分分别为(12.17±1.26)、(11.69±1.08)、(8.73±1.02),统计学分析可见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A、C和B、C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一年后随访调查发现A组患者的美观满意度(92.6%)也明显高于B、C组(87.3%、69.6%)。结论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技术,临床上具有可行性、短期美学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3种暂时冠桥修复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  章非敏  陆支越 《口腔医学》2004,24(3):163-165
目的 评价 3种暂时冠桥修复材料临床使用性能及其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采用PerfectTEMPII暂时冠桥修复材料、预成聚羧酸酯甲冠和丙烯酸自凝塑料制作暂时冠桥。暂时冠桥戴入后即刻及戴入后2周分别评价其边缘完整性、颜色匹配、表面染色、疼痛 /敏感、牙龈状况、牙龈指数和牙周指数。结果 各组暂时冠桥的边缘完整性、疼痛 /敏感、牙龈指数和牙周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颜色匹配、表面染色、牙龈状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PerfectTEMPII暂时冠桥修复材料和预成聚羧酸酯甲冠制作暂时冠桥部分指标优于丙烯酸自凝塑料。  相似文献   

17.
The metal-acrylic resin implant-supported fixed complete dental prosthesis (IFCDP) is a reliable restorative option. However, clinical complications and laboratory fabrication concer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se restorations. Maintenance and repair lead to increased chair time, but recently introduced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can improve efficiency and mitigate complications. In this clinical report, the existing design principles and CAD-CAM materials were combined to fabricate a metal-acrylic resin IFCDP that minimized individual tooth fracture and facilitated efficient resurfacing of worn surfac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牙龈差距对龈成形术及冠修复后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15例上颌双侧中切牙拟行全瓷冠修复且牙龈高度不一致的患者,术前测量牙龈高度,采用高频电刀对一侧行牙龈成形术,术后立即行牙体预备并采用临时冠修复,3周后采用氧化铝全瓷冠行永久性修复,修复后1年观测牙龈指数,以对侧同名牙为对照组,比较牙龈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对牙龈高度差距和牙龈指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牙龈成形并冠修复组的牙龈指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牙龈高度差距和牙龈指数呈正相关,r=0.746,p〈0.05。以牙龈差距3mm进行分类统计发现,3mm以内组牙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3mm以上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牙龈差距对牙龈成形术并冠修复后的牙周组织健康存在影响,其中3mm以内行牙龈成形术对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