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肾祛瘀泄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益肾祛瘀泄浊汤口服,对照组用西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00%,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等减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益肾祛瘀泄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有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别浊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加益肾别浊汤治疗组50例和单纯基础治疗对照组50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尿微量清蛋白。结果:益肾别浊汤治疗组显著降低尿微量清蛋白。治疗2个月后,临床综合总疗效治疗组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肾别浊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肾泄浊化瘀汤,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1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有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降糖精低剂量组、降糖精中剂量组、降糖精高剂量组,ACEI组(阳性对照治疗组)各16只,另以16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降糖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降糖精颗粒9 g(生药量)/kg,18 g(生药量)/kg和36 g(生药量)/kg,1次/天; 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1 mg/kg·d-1)灌胃,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0. 9%Na Cl溶液灌胃。共观察8周,检测各组8周末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肾重/体重、肾功能(Scr、BUN),免疫组织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 0. 05),体质量明显下降(P 0. 05),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明显增加(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 0. 05),体质量明显高增加(P 0. 05),肾质量、肾质量/体质量明显降低(P 0. 05)。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AER、BUN和Scr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UAER、BUN和Scr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 0. 05)。由Western blot结果看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CTGF和VEGF含量高于正常组;降糖精各剂量组及ACEI组大鼠肾组织CTGF和VEGF含量均低于模型组;降糖精剂量升高,CTGF和VEGF表达降低。结论健脾益肾、祛瘀化浊法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GF、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肾消浊利水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肾病3~4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予益肾消浊利水汤联合穴位贴敷,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肾功能,检测并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经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血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消浊利水汤联合穴位贴敷对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益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均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肾通络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则给予患者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证候积分、疗效以及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患者积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患者的BUN、24 h-upro以及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cr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自拟益肾泄浊汤联合血液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疗效确切,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推广运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通络益肾汤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STZ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通络益肾汤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糖适平+洛汀新).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肾功能(BUN、Scr)、血浆蛋白、血浆NO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病理组比较,通络益肾汤治疗组大鼠一般状况改善较好,血糖升高不明显(P<0.05),血清BUN、Scr显著降低(P<0.01)、TG、TC降低,HDL升高,(P<0.01或P<0.05).血浆NO含量明显升高(P<0.01).通络益肾汤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络益肾汤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浆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格列喹酮、依拉普利、胰激肽原酶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益肾汤(自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0.73%、观察组92.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降低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健脾益肾祛瘀汤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早期DN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益肾祛瘀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 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治疗后UAER、SCr、BUN、24hUPQ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健脾益肾祛瘀汤能够改善早期DN患者肾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法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DN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肾泄浊法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炎性反应变化、氧化应激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U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蛋白氧化产物(AOPP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OD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肾泄浊方可显著降低中晚期DN患者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产物的生成,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机体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升清养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糖尿病肾病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升清养阴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 65%,对照组为68. 2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 05),并且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升清养阴汤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黄益肾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O及NOS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取1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第8周末测定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肾质/体质量比、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干预后各组大鼠肾组织匀浆NO和NOS含量。结果: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肾质/体质量和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三黄益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匀浆NO和NO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三黄益肾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匀浆NO和NOS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匀浆NO及NOS含量,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7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能改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益肾汤(主药:黄芪、黄精、丹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作用机理,采用5/6肾切除造模方法复制大鼠CRF模型,然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汤治疗组(简称益肾汤组)、肾衰宁对照组(简称肾衰宁组).对后两组分别喂予相应药物,一个月后比较各组大鼠的肾功能,以及血SOD、MDA、NO、NOS的变化.结果:益肾汤可显著降低CRF大鼠的MDA,升高SOD、NO、NOS,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肾衰宁.结论:益肾汤可显著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其机理可能与提高大鼠清除过氧化物的能力、改善肾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由入院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疗法,干预组35例基于此实施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G、TC、ALb、24hUPQ、SCr、BUN水平比较无差异(P 0. 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TG、TC、24hUPQ、S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肾化瘀利水汤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肾功能,及时改善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肾化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和联合健脾肾化瘀汤治疗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血脂TC、TG、LDL及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UAER(尿蛋白排泄率)、m Alb(微量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明显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HDL治疗后明显升高(P 0. 05)。结论:健脾肾化瘀汤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血脂调节和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sICAM-1、MCP-1以及ET-1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并且辨证为肾虚血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釆用常规降糖用药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联合健脾固肾活血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损伤指标、肾血流参数、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 0%,对照组总有效率68. 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的炎性指标sICAM-1、MCP-1、ET-1显著降低(P 0. 05),肾功能指标Scr、BUN、m Alb及UAER的水平也均显著降低,Ccr明显升高(P 0. 05),并且观察组得炎性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Vs max、Vd min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PI、R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并且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 0. 05),并且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低(P0. 05),而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健脾固肾活血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修复血管内皮损伤,可显著抑制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益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肾汤干预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变化,探讨益肾汤保护肾脏的部分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益肾汤干预治疗10w,观察大鼠糖代谢、肾功能及肾皮质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HbAlc、血尿素氮、24小时尿总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含量、24小时尿量、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升高;肾皮质SOD活性显著减少。益肾汤干预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具显著性差异。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过程,益肾汤对DN的治疗作用部分是通过抗氧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益肾通脉方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通脉低剂量组和益肾通脉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1h),再灌注24 h后对造模成功大鼠分别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及血清MDA、SOD、HIF-1α、ET-1、e NOS、NO水平。结果:益肾通脉低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2、3、4、5天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0. 05),但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益肾通脉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前两天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OD的含量在模型组和益肾通脉低剂量组中显著下降,而HIF-1α却显著增加。结论:益肾通脉方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升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HIF-1α和e NOS含量,提示其脑保护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