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颖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136-2139
目的 总结本院右胸小切口直视微创下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配合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主动脉瓣患者36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24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2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5±11)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3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3例。所有患者均拟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右胸小切口直视微创下主动脉瓣置换术,术中行体外循环。手术室护士做好患者术前宣教,术前物品及器械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完善手术室护理流程。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记录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预后及术后相关并发症。 结果 所有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为(232±33) min,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20±2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91±29) min,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平均为(11±5) d。 结论 右胸小切口直视微创下实施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近期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行健康指导,做好手术所需药品、设备、器械和耗材准备,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严格遵守操作原则及流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14 年12 月-2016 年7 月于该院接受了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60 岁心脏疾病患者14 例。患 者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第3 ~ 5 肋间隙分 别戳孔1 个,全胸腔镜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 术、单极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内口缝闭术等手术操作。结果 全组无中转前正中开胸,无死亡,均痊愈出院。 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30.71±34.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9.14±36.08)min,手术时间为(252.50± 80.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8.93±5.40)h,术后ICU 停留时间为(24.93±16.08)h,术后住院时间 为(9.93±3.03)d。术中失血量为(160.71±84.10)ml,术后24 h 胸腔引流量为(108.57±55.59)ml,胸腔 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5±1.47)d,平均输血量为(375.00±183.71)ml。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患 者随访(10.21±7.63)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P <0.05);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 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 <0.05)。结论 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采用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戳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操作,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采用保留头臂动脉的孙氏手术治疗头臂动脉未受累及的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为4例患者实施该手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16.02)岁,急性期手术2例,慢性期手术2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同期行升主动脉置换术3例,无冠窦及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结果:体外循环时间(220±58.21)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9.25±52.87) 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53.75±29.24) min。术后24 h胸腔心包引流量(337.5±202.22) ml。无开胸止血,无昏迷或截瘫,1例术后因呼吸功能不全行无创呼吸机通气。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前复查CT: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无扭曲,胸降主动脉内支架血管复张、贴壁良好,夹层真腔扩大,假腔闭合或缩小。术后随访1~10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及再次手术。结论:保留头臂动脉的孙氏手术治疗头臂动脉未受累及的复杂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运用腔静脉内阻断技术实施微创三尖瓣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2月一2012年6月,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运用腔静脉腔内阻断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微创三尖瓣再次手术4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13~67岁。术中运用TEE全程监测配合整个手术,主要包括指导和评价腔静脉插管的位置、球囊阻断效果,以及评估术前、术后瓣膜反流及心功能情况。结果在TEE引导下运用腔静脉内阻断技术,4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微创三尖瓣再次手术。在建立体外循环时,所有患者上、下腔静脉插管顺利,无再次插管病例;有2例患者TEE显示腔静脉首次阻断不完全,在TEE指引下重新调整插管球囊的位置和大小至阻断完全。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61±52)min,平均建立体外循环时间(手术开始至体外循环开始时间)(55±15)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58±23)min。术中TEE显示所有患者三尖瓣启闭功能良好,无明显残余反流,无瓣周漏。全组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结论运用腔静脉内阻断技术实施微创三尖瓣再次手术时,TEE可安全、可靠地引导和监测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冠脉外科围术期管理及其外科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2015年10月—2017年12月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70岁以上的患者27例。统计其合并症、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患者主动脉瓣阻断时间为(106.32±45.25)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64.95±52.43)min,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15.8±1.6)h,移植血管数量为(2.8±0.8)根,术后留置ICU时间为(45.3±38.5)h,患者住院时间为(35.45±6.3) d,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2例,全组术后共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CABG术后低心排、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全组术后早期并发症总次数为10次,术后低心排综合征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伤口感染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事件1例。 结论 7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差,但是在完善的术前准备、相应的手术处理方式、严密的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基础下是安全可行的,并有积极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伟军  周成伟  朱勇刚  朱斌斌  赵晓 《浙江医学》2019,41(20):2208-2210,2214
目的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60例因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患者保留自主呼吸喉罩麻醉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NIVATS)28例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单孔电视胸腔镜(OVL)手术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准备时间、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复苏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咽喉不适情况。结果NIVATS组麻醉准备时间(16.3±5.2)min、复苏时间(12.3±4.5)min、住院时间(2.5±1.0)d、住院费用(2.13±0.21)万元、咽喉不适(3.6%)低于OVL组[(33.2±6.3)min、(31.2±8.6)min、(3.5±1.2)d、(2.56±0.32)万元、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IVATS单孔肺大泡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1例 ,男 3 8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2 7岁 ,平均 ( 7.1± 4.8)岁 ,体质量 11~ 71kg ,平均 ( 2 2 .0± 11.6)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 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皮肤切口沿右侧第 5肋间长 5~ 8cm ,经第 3或第 4肋间入胸 ,距右膈神经前 2 .0cm纵向切开心包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 ,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皮肤切口长 ( 6.9± 0 .9)cm。体外循环时间 ( 5 7.4±2 1.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3 6.2± 14 .8)min ,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 ( 8.5± 5 .8)h ,ICU时间 ( 3 3 .6± 16.9)h ,术后住院 ( 8.2± 1.9)d。术后胸腔引流量 ( 2 0 6.1± 15 0 .7)ml。 5 2例 ( 85 % )未输库血。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年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 ,残余分流 2例。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微创美观 ,安全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 ,库血用量小 ,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8.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45例成功经验。方法: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4~6 cm),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断主动脉,冷血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直视下经左房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手术时间80~291(139±35)min;体外循环25~110(49±21)min;升主动脉阻断18~77(33±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4.5~45(14.8±10)h;胸液引流量50~1 050(262±110)mL;住院5~14(7.5±1.8)d。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非小细胞肺癌(NSCLC)32例均行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9.62±12.66 min(108~213 min),术中失血量为128.42±16.48 mL(20~560 mL),淋巴结清扫数为12.11±4.39枚(6~23枚),引流时间为5.56±1.13 d(4~8 d),胸腔引流量为387.79±45.78 mL(296~812 mL),VAS 评分3.78±0.56分(3~5分),术后住院时间为8.69±2.01 d(6~10 d)。32例患者均无术中中转开胸、术后非计划二次开胸手术,无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6.17±9.28 min,术中出血量102.28±14.76 mL,少于对照组的86.09±18.02 min和198.17±57.8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89-92
目的 探讨两种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应用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8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随访情况:术后3 个月的Harris 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为(8.43±2.59)cm,观察组为(9.53±2.8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8.16±5.34)mL,观察组为(374.2±7.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1.34±2.26)min,观察组为(92.50±4.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为(110.48±5.35)mL,观察组为(657.31±4.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下地活动时间(1.48±0.50)d,观察组(3.06±0.8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9.98±0.82)d,观察组为(11.00±1.4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 个月的Harris 评分为(78.14±2.12)分,优良率为82.00%;观察组为(78.15±2.07)分,优良率为72.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半髋置换术因其术中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下地活动时间早从而短期效果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Bentall(升主动脉带瓣人造血管置换)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1例。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84~226min.平均(160.4±30.3)min,心肌阻断时间58~172 min,平均(117.6±24.6)min,1例脑部低流量灌注时间24 min。手术顺利,术后4h内全部清醒,无手术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变部位常影响体外循环的正常进行,需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用右锁骨下动脉插管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内侧肌下入路及内侧髌骨旁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膝关节置换患者38例,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股内侧肌下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内侧髌旁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引流,直腿抬高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00±3.45 min,长于对照组的53.10±4.4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引流量192.50±10.45 mL,直腿抬高时间1.18±0.34天,下床活动时间2.95±0.58天,分别少于对照组的208.00±22.53 mL,3.35±0.93天和4.90±1.0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周HSS评分平均89.05±4.01分,高于对照组的85.75±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可保护伸膝装置,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我们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实施心脏直视手术8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6例;年龄7个月~59(8.0±9.1)岁;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21例(不停跳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例,二尖瓣成形1例),室间隔缺损60例(同期行右室流出道疏通4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右室双出口1例。回顾分析体外循环中主动脉插管选择、灌注方法、灌注压力、转流时间以及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主动脉弯头插管69例,直头插管14例;其中弯头插管出现高阻力泵压5例,1例更换为直头插管,其余4例调整插管位置后泵压恢复正常;直头插管中无高阻力泵压出现。体外循环时间21~185(66.9±32.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5~122(32.5±25.5)min。80例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6.4%。3例经电击除颤1次后心脏复跳。全部病例都顺利脱机。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右侧腋下小切口选择性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等优点;稳定可靠的体外循环、正确的管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配合处置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肥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肥胖(Ⅰ~Ⅱ级)患者50例临床资料,其中25例(25膝)行UKA治疗,25例(25膝)行TK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下降量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和8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OM)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UKA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72 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2.1±8.4 min,42.6±18.7 mL,10.2±6.4 g/L和7.14±1.48 d,低于TKA组的87.1±10.4 min,69.9±48.3 mL,25.2±10.4 g/L和9.84±1.0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8个月VAS评分UKA组分别为2.02±1.15分和0.78±0.75分,TKA组分别为3.11±0.61分和0.84±0.70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UKA组VAS评分低于T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8个月ROM UKA组分别为110.63±4.54°和112.27±3.26°,TKA组分别为103.29±8.40°和111.82±4.07°,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膝关节ROM大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个月两组关节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易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和尿潴留,TKA组易发生肌间静脉血栓,但与UK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发生1例浅层金黄色葡萄菌感染,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UKA和TKA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肥胖患者均可取得满意的早期疗效,但UKA围手术期疗效优于TK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实施主动脉弓置换术的麻醉经验,探讨其手术指征、术式、心功能维护和有效的脑、脊髓和血液保护方法。方法14例患者在常温非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实施主动脉全弓或部分弓置换术,其中男12例女2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12例,先天性弓部动脉瘤2例。其中5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6例行部分弓置换术,3例行全弓置换、胸降主动脉替换、象鼻支架术。5例采用血泵法血液回收输入技术。结果1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28±1.23)h,降主动脉阻断时间(16.33±7.25)min,术后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7.11±10.59)h,血制品用量:血浆(872.72±586.67)ml,血小板(1.7±0.48)IU,红细胞(630.00±298.32)ml,自体血(1573.84±1584.78)ml。1例因术后引流多行二次手术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五天有一过性头晕,短暂意识消失。12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在非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实施主动脉弓置换术是可行的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保持脑灌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23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的患者,72 h内手术20例,3~14 d内手术3例。结果本组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全组体外循环时间(209±5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5±2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8±15)min,24 h平均胸引流量为(570±263)mL,术中平均输红细胞悬液量(5.5±3.8)单位,无再次开胸止血病例。23例患者中术后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短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延迟苏醒)2例,一过性截瘫1例,败血症l例。无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成形加支架象鼻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置换的方法,具有安全可行、容易控制出血、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特点。方法对22例尿毒症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过程顺利,麻醉时间153~281 min,平均(171±34.26)min,转流时间(101±4.2)min。8例经1~2次电击除颤复跳,其余自动复跳。术后6~8 h拔管14例,10~24 h拔管8例;术后10~14 h行血液透析10例,18~24 h行血液透析6例,1周内行一次血液透析6例。22例尿毒症合并瓣膜病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近期死亡病例。结论尿毒症伴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麻醉只要做到术前有效血液透析,术中维持循环稳定,良好的电解质、血气检测水平,合理用药,并且术中体外循环超滤,术后根据患者肾功能及血钾情况及时再行血液透析,此类手术的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 min和(215.00±22.01) 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 ml和(262.78±80.70) 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 d和(10.14±1.51) 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68-171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 年1~12 月我院行计划性剖宫产术的孕产妇4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0 例,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术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限)、术中护理(给予适量的麻醉剂量、采取保温措施、缩短剖宫产手术时间)、术后护理(饮食指导、体位管理、主动运动指导、心理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疼痛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13%,高于对照组的93.04%(P<0.05);观察组手术前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为0.86%、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6.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剖宫产手术时间为(55.47±5.33)min、母乳分泌时间为(19.23±4.37)h、排气时间为(20.58±3.37)h、下床活动时间为(38.82±6.54)h、产后48 h 子宫底高度为(5.66±1.26)cm、住院时间为(4.65±1.48)d,全部低于对照组的3.91%、13.91%、11.30%、(61.78±6.04)min、(26.45±4.80)h、(29.35±4.28)h、(49.40±5.56)h、(7.25±1.40)cm、(5.70±1.50)d(P<0.05)。结论 针对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产妇术后尽快下床活动,并促进产妇快速康复,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