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宏 《职业与健康》2005,21(9):1421-1423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区各级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结果①不同年龄、学历、工龄、职称护理人员希望得到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不同年龄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学历、工龄、职称不同差异无显著性.③护理人员最希望的继续教育方式是短期培训,其次是专题讲座,第3是长期培训.④不同年龄、工龄、职称护理人员认为影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素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学历不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继续教育培训是当务之急;多渠道、多形式的在职教育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途径;规范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体系,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某医院医护人员对肺结核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制定《肺结核感染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和执业医师为调查对象。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调查问卷各项目得分及总得分情况。对调查问卷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并进行赋值,将受试者调查问卷得分设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完成问卷调查的348名受调查者中,总得分为(29.84±3.45)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工龄、科室、治疗或护理肺结核患者经验的受调查者之间,调查问卷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职称及学历越高、工龄越长、有治疗或护理肺结核患者经验的受试者,其调查问卷总得分越高,呼吸科、传染科的受试者,调查问卷得分高于其他科室;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学历、工龄、科室、治疗或护理肺结核患者经验为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某院医护人员对肺结核的相关防治知识总体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培训、体检、防护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遂宁市产科护士对轮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疫苗认同状况,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5—8月抽取遂宁市5家二级医院产科护士16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士对轮状病毒疫苗知识得分为7.28±1.76,态度得分为3.12±0.65,行为得分为3.22±0.71;知识得分与态度和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r=0.314、0.286,P0.01),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3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产科工龄、学历、职称及月收入是产科护士轮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产科工龄、学历、职称及月收入是产科护士轮状病毒疫苗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产科工龄、职称及月收入是产科护士轮状病毒疫苗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遂宁市产科护士对轮状病毒疫苗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轮状病毒疫苗相关态度和行为水平相对较高,应加强相关疫苗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转变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药师为慢病患者送药上门的药事服务模式是否适合进一步发展推广。方法:从医院慢病患者门诊率和慢病治疗成本两方面对药事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对300例慢病患者就药师送药上门参与慢病管理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慢病门诊率有所下降,药师配送率逐步提升,为社会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患者对这种模式满意度为99.7%;99%的患者认为这一举措很有必要。结论:药师为慢病患者送药上门的药事服务可以减少慢病患者门诊率,降低患者治疗成本,保证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经济性和方便性,此模式适合进一步发展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共病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月使用Charlson共病指数对326例老年癌症共病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低级别共病组和晚期共病组,并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其生活质量,分析共病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老年癌症共病患者Charlson共病指数(CCI)评分为5.26±1.69,各系统癌症共病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共病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65.95±11.79,晚期共病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48.46±14.15,2组患者生活质量除在躯体功能维度、气促、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症共病患者情绪功能维度得分为79.83±19.96,除各个系统癌症共病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症共病类型不同,生活质量维度评分不同。共病与老年癌症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呈负相关(r=0.463,P0.01),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恶习与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丧失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癌症共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呈中等偏下水平,共病状态与总体生活质量负性相关,共病越多患者生活质量越差,需加强癌症患者的共病管理,预防和控制共病的发生与发展,降低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前该科室的60名护士作为集束前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后重症监护病房科室的60名护士作为集束后组,对比分析两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并且对护士不同年龄、工龄、学历等因素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集束后组护士在实际手卫生次数、应手卫生次数上明显多于集束前组,同时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集束前组(P0.05);进一步对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年龄较低、工龄较低、学历较低及职称较低的护士,其手卫生依从性也更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中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6月,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郑州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45名门急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对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调查;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94.18±30.53)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夜班频率、婚姻状况、子女状况、雇佣方式和家庭平均月收入的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 学历、工龄、职称以及夜班频率是门急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43、0.139、0.163、-0.126, P<0.05)。结论郑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门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仍然较低, 且受到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职称以及夜班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预防工作门诊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与就诊者满意度的情况,并分析人员素质影响满意度评分的因素。方法对河东区12家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专业等6项,每个门诊选取20名家长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对可能影响满意度评分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满意度调查显示门诊建设前(2009-2011年)平均评分为7.92分,门诊建设后(2012-2014年)为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88,P=0.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与满意度相关,工作年限与满意度呈负相关,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与满意度呈正相关。结论工作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年限与满意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了解社区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现状,为后期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非精神科临床医师心理卫生知识调查问卷"。结果家庭医生心理卫生知识总体平均得分(50.37±18.62)分,总知晓率54.75%,各维度平均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否参与精防工作是心理卫生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参加培训在焦虑相关问题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和郊区的得分在所有维度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高于郊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龄间的心理卫生知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偏低,需结合实际工作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郊区的知识水平提升工作,提高家庭医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和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研究其培育对策。方法抽取全国637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道德品质特征、社会责任特征、成就行动特征、人际关系能力四方面得分。结果性别、婚姻、科室对职业精神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学历、毕业院校、职称、工作年限、接受职业精神培训的频率对职业精神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年龄、学历、毕业院校、职称、工作年限、接受职业精神培训的频率这些因素建立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为完善HIV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北京市和甘肃省2家三级甲等医院324名在职医护人员的HIV职业暴露及防护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51例(77.47%)调查对象有明确的HIV职业暴露史,有无HIV职业暴露史人员间对暴露危险性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调查发现,医护人员HIV知识平均得分为3.45±1.58,工龄、学历、职称不同,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态度平均得分为13.07±2.49,第3类科室高于其他科室(P0.05)。在标准防护培训方面,196例(29.63%)调查对象参加过培训,是否有过HIV防护相关培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员工培训、相关防护制度建立均明显影响医护人员知识和态度得分(P0.05)。结论 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风险较高,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和防护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HIV职业暴露保障制度,切实减少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徽省合肥市哨点医院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诊断能力与其知信行(KAP)的相关性。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合肥市哨点医院18所,通过问卷调查食源性疾病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678人,并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工龄1年、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无职称的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KAP得分较低,与组内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诊断中,工龄1~5年得分(6.50±2.39)低于工龄1年(7.55±2.00)、6~10年(7.01±2.39)和11~20年(7.09±1.90)(P0.05);检验方法选择和疾病报告中,本科组得分(9.39±1.17)高于硕士及以上人员(8.91±1.6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因诊断、检验方法选择、疾病报告与食源性疾病KAP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食源性疾病KAP得分受医院等级、工龄、文化程度和职称的影响(P0.05);病因诊断和检验方法选择均受医院等级的影响(P0.05),疾病报告受工龄、文化程度和职称的影响(P0.05)。结论合肥市哨点医院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普遍知晓,但认知程度和诊断报告有待加强,应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主动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抚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变化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抚州市城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对2012、2013、2014年工作人员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工作时间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工作绩效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工作人员学历构成有显著差异(χ~2=18.63,P0.05)且平均绩效有显著性升高(P0.05)。各年份工作人员职称构成及工作年限构成未见显著差异(χ~2=5.692,6.108,P0.05)。平均绩效与学历构成呈显著正相关(P0.05),职称构成、工作年限与平均绩效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抚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变化与工作绩效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学历水平的变化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民营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心理授权和离职意愿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413名护士,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认同评分为(98.32±15.87)分,心理授权评分为(37.56±5.16)分,护士离职意愿得分为(15.23±3.57)分。年龄越大,每周夜班数越多的护士其职业认同越低(P0.05)。工龄、学历、年收入和职称越高,职业认同越高(P0.05)。年龄越大,工龄、学历、年收入和职称越高的护士,心理授权越高(P0.05)。年龄越大,年收入越高,护士的离职意愿越低(P0.05)。未婚护士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和较低的心理授权和离职意愿(P0.05)。5~10 a工龄和"护师"职称的护士具有较高的离职意愿(P0.05)。护士的职业认同、心理授权评分与离职意愿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民营医院管理者需加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提升心理授权水平,从而降低护士离职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药师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用药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苏州工业园星湖医院150例慢性非传染性病患者,实施社区药师管理干预,分析对比患者在干预前后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安全用药认知程度、不良反应、用药依从性等。结果实施社区药师管理干预后,150例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知识掌握率高于管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认知程度高于管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依从性高于管理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慢性传染性病患者,社区药师管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安全用药的掌握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人员建设现状。方法通过专家咨询设计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现状调查问卷,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检验,分析各地区疾控机构之间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结果潍坊市县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涵盖所有主要业务科室,应急队员平均年龄38.85±8.14岁,从事卫生应急工作时间7.81±6.70年,学历主要为大专和本科,职称主要为初、中级;各县市区之间应急队伍专业构成(χ~2=104.525,P0.05)、应急培训(χ~2=34.115,P0.05)、应急演练(χ~2=54.657,P0.05)以及现场应急处置(χ~2=41.191,P0.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县级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在卫生应急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合理优化应急队员间性别、职称、学历以及专业的构成比例;大力开展卫生应急相关培训及演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部分医学实习生焦虑情绪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制调查表对湖南省5家医院396名医学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实习生焦虑总发生率为18.20%。不同科室、学历、性别之间的焦虑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但在家庭经济状况,身体健康没有差异(P0.05)。不同科室类型、学历、户籍类型和带教老师职称是焦虑发生的相关因素。比值分别为2.697、3.414、0.224、和3.363。结论湖南省医学实习生焦虑总发生率较高,并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且有其特殊性。其心理健康工作有待加强,及早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焦虑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绍兴市中心医院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绍兴市中心医院的108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疲劳量表-14(FS-14)描述、分析护理人员的疲劳现状。结果不同工龄护理人员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科室护士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及疲劳总评分最高,急诊科次之。注射室躯体疲劳评分居第3,手术室脑力疲劳评分居第3,五官科、妇产科、感染科的疲劳总评分相对较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躯体疲劳评分和疲劳总评分最高,护师的脑力疲劳评分最高,主管护师及以上躯体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最低。运动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运动频率2次/周者(P0.05)。夜班频率≥2次/周的护士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夜班频率2次/周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疲劳现象,工龄、值夜班、运动、职称、科室分布等都与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其与职业倦怠和工作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调查5所三级医院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以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评估职业倦怠情况,由相应科室护士长评估工作效能感。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工作效能感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结果共调查介入手术室17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35岁,平均(27.42±2.26)岁。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平均为(222.32±23.17)分。不同年龄、学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年限较长、职称较高、职业倦怠评分较低、工作效能感评分较高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优于工作年限较短、职称较低、职业倦怠评分较高、工作效能感评分较低的护理人员(P<0.05或P<0.01)。各项心理健康评分与个人成就感、工作效能感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情绪衰竭及情感淡漠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倦怠评分较高(OR=2.171)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工作年限较长(OR=0.651)、工作效能感评分较高(OR=0.412)、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OR=0.623)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较好。结论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与工作年限、职称、职业倦怠及工作效能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于2021年7—8月抽取连云港市公立医院1家三级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对2家医院内各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并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医院级别、所在科室、职称、合同性质、工龄、夜班频次、相关培训学习经历资料,描述性分析共情能力,采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349名护理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共情能力总分(96.75±12.17)分,其中观点采择维度(51.23±9.81)分、情感护理维度(32.60±7.14)分、换位思考维度(11.05±2.9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33)、学历(β’=0.281)、所在科室(外科β’=0.109、内科β’=0.163、妇产科β’=0.096、康复科β’=0.456、手术室β’=0.280、其他科室β’=0.263)、合同人员(β’=-0.109)、工龄(β’=0.087)、夜班频次(β’=-0.487)、相关培训学习经历(β’=0.369)以及职业倦怠(β’=0.357)均是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通过相关培训学习、降低职业倦怠达到提高共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