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文玉  吴劲松 《光明中医》2023,(15):2917-2920
目的 讨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金溪县中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住院的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4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比较2组胃肠道反应程度、频率。结果 从症状程度来看,2组护理第5天及第7天恶心、呕吐程度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食欲好于护理前(P<0.05),且试验组上述时点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频率来看,试验组恶心、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可改善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便散神阙穴贴敷联合优质护理对帕金森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帕金森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在给予通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指导,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2周后观察2组患者大便间隔时间及便秘治疗疗效。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大便间隔时间为(2. 87±0. 25)d,对照组大便间隔时间为(3. 72±0. 60)d,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0. 0%,对照组为72. 5%,P0. 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便散神阙穴贴敷治疗帕金森患者便秘有效,通便散神阙穴贴敷联合优质护理组较单纯通便散神阙穴贴敷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3.
邵剑琴 《新中医》2016,48(10):166-16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恶性肿瘤进行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内科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昂丹司琼止吐治疗,观察组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4天。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以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胃肠道反应情况,进行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及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CGIS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KPS评分均提高,CGISI评分下调,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上调及CGISI评分减少更加明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超声波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不适反应,有效保护机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和肺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 00%)高于对照组(76.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 00%)高于对照组(76.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全面护理措施对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加红外照射联合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安慰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加红外照射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安慰组给予穴位贴敷安慰剂加红外照射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3组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3组TCSS评分、VPT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 0. 05),3组之间对比差异明显(P 0. 05),观察组最优,安慰组次之;观察组和安慰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P 0. 05),观察组和安慰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安慰组护理质量对比差异不明显(P 0. 05)。结论穴位贴敷加红外照射联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中医特色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50例按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2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重,严重者导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观察组化疗后胃肠道反应轻,且5-HT3受体拮抗剂的用量少。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毒副反应等优点,可有效减轻肺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提高化疗期间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耐受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穴位贴敷联合特定针刺手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压药及镇静安眠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原有降压方案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特定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失眠改善的疗效、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特定针刺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防治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住院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9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化疗前给予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性止吐,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治疗从化疗前1 d开始至化疗后1 d结束。比较两组患者CINV完全缓解率、全期无恶心及无明显恶心的比例以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期观察组患者CINV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全期无恶心及无明显恶心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E)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防治胃肠道肿瘤CINV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云玲  叶春丽  毛爱钰 《新中医》2020,52(15):173-176
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血浆抑制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比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胃肠道反应。结果:2组护理前AChE活性、抑制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ChE活性、抑制素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更高,而胃泌素、胃动素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护理后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1个疗程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胃肠道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4例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观察组264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和护理方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5%,对照组为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法结合中医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缓解支气管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化疗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行结直肠癌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托烷司琼进行术后缓解胃肠道化疗反应,对照组除此之外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则附加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观察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当天、第3天、第7天胃肠道化疗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68/7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6%(58/70);观察组化疗后当天、第3天、第7天胃肠道化疗反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缓解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化疗反应治疗中,半夏止吐方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易海燕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3):94+96-94,9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注射干预化疗后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住院化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穴位贴敷加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比较两组的止吐效果。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9.29%,对照组为64.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加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呕吐有明显止呕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时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时间直至化疗结束后三天。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运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研究表明,患者恶心持续时间短,迟发性呕吐控制率高,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透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的KOA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透灸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 0%,对照组有效率为75. 9%,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透灸结合穴位贴敷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抗结核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04 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52 例。2 组均给予督导短程化疗方案(DOTS)治疗,对照组在 DOTS 基础上联用面粉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 DOTS 基础上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 2 组临床疗效、恶心呕吐 反应出现时间、恶心呕吐反应分级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 28.85%,高于 对照组 5.77%(P<0.05)。2 组恶心呕吐反应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反应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 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16.
任霞 《新中医》2016,48(7):194-19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消炎平喘以及抗过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62.82%,治疗组85.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功能情况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膏剂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明显、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的护理措施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机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配合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的护理措施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补法穴位贴敷治疗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8年10月于肿瘤科住院的86例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贴敷。结果各症状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免疫功能比较:治疗后治疗组CD3+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D4~+、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卡氏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673,P=0. 011 0. 05),治疗后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 944,P=0. 049 0. 05)。结论通补法穴位贴敷治疗肺癌咳喘(痰湿瘀阻型)能够缓解患者咳喘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06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证胃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疾病与并发症的同时,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观察2组症状疗效及室性早博疗效。结果:2组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室性早搏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正常服用常规西药的前提下,吴茱萸穴位贴敷作为辅助方法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可提高临床疗祷.能垂有效她改善患者的白帚症状.较西医常规疗法更能减少室性旱搏的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