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茶对老年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为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某社区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2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自行穴位按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载使用自拟药茶方,分别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HbA1c、FPG、餐后2 h血糖(OGTT2h)、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HbA1c、FPG和OGTT2h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HbA1c、FPG、OGTT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患者采用自拟药茶方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在临床上可以对其进行广泛推广。除此之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性的生活干预也能促使其各项糖代谢指标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2.
丁曦  姚定国 《中医药学刊》2010,(9):1963-19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特征及中医的病机关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PBG),以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T2DM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I(26.0±3.67)kg/m2、PBG(15.17±3.79)mmol/L、FINS(10.77±7.93)μU/mL及HOMA-IR(3.64±3.27),与对组BMI(22.8±3.12)kg/m2、PBG(13.77±4.11)mmol/L、FINS(8.97±9.03)μU/mL及HOMA-IR(2.29±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肥胖组患者更易出现湿热困脾证。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以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湿热困脾是肥胖的T2DM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清热养阴调糖饮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河北张家口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9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试验组采用清热养阴调糖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3.48%,43/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26%,36/46)(P<0.05);两组治疗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气短、脘痞、腰膝酸软、口干舌燥等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试验组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HDL-C水平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定眩止痛贴对阴虚火旺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7)。对照组单独采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定眩止痛贴配合复方罗布麻片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血糖及血脂变化:观察组治疗后FPG(4. 57±0. 42) mmol/L与2 h FBC(6. 04±0. 73)mmol/L,对照组治疗后FPG(6. 53±0. 68) mmol/L与2 h FBC(9. 85±0. 96) mmol/L。观察组治疗后HDL-C(1. 84±0. 36)mmol/L、TC(4. 39±0. 82) mmol/L、TG (1. 14±0. 47) mmol/L与LDL-C (1. 86±0. 28) mmol/L。对照组治疗后HDL-C(1. 29±0. 30) mmol/L、TC(5. 88±1. 17) mmol/L、TG(1. 88±0. 84) mmol/L与LDL-C(2. 49±0. 35) mmol/L。2)血流变学指标:经过治疗,2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5. 22±0. 57) m Pa·s、全血低切黏度(10. 24±1. 09) mPa·s、血浆比黏度(1. 44±0. 26) m Pa·s、纤维蛋白原(3. 03±0. 26) g/L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优势。3)中医阴虚火旺证候积分:观察组总积分从(15. 41±0. 36)下降至(3. 31±0. 22),对照组总积分从(15. 29±0. 43)下降至(6. 79±0. 25)。4)血压变化: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21. 44±4. 14) mmHg、舒张压(81. 26±3. 18) mmHg、以及脉压(37. 94±1. 21) mmHg均有明显下降,收缩压昼夜节律(7. 14±1. 86)%与舒张压昼夜节律(9. 46±2. 88)%得到明显回升,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眩止痛贴配合复方罗布麻片治疗阴虚火旺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用明显,促进血糖血脂水平恢复,降低血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血压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消渴方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T2DM阴虚热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择2021年1-7月本院T2DM阴虚热盛证型患者79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消渴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2 hPG, ELISA法检测血清HbA1c、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及SOD活性, 比色法检测LDL-C、HDL-C、TC水平,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为76.92%(30/39),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 P =0.048)。观察组治疗后倦怠乏力、口渴喜饮、多食易饥、舌红少津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46、16.89、13.37、8.58、8.38, P<0.01)。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FPG[(7.31±0.90)mmol/L比(8.72±1.50)mmol/L, t=5.13]、2 hPG[(9.64±2.05)mm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食综合辨证调控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21年9月-2022年8月北京和为中医院中医科147例T2DM受试者进行自身前后的对照研究。受试者在饮食和运动干预基础上, 接受120 d的中医辨证药食综合调理方案的治疗和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主要结局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空腹血糖(FPG)、2 h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肽], 次要结局指标[血脂(TC、TG、HDL-C、LDL-C), 血压]及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 受试者治疗后FPG[(7.05±1.23)mmol/L比(8.75±2.26)mmol/L]、2 hPG[(7.07±0.78)mmol/L比(10.75±3.01)mmol/L]、HbA1c[(5.49±0.63)%比(6.82±1.47)%]、FINS[(8.82±7.28)μIU/ml比(15.4±9.33)μIU/ml]、C肽[(1.72±1.53)nmol/L比(1.95±0.91)nmol/L]及SBP[(125.79±7.57)mmHg比(137.51±17.94)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梅丸合八珍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西医(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同时应用乌梅丸合八珍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评分有效率为93. 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 3%(22/30)(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BMI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BMI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乌梅丸合八珍汤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夹痰瘀证患者安全有效,且能降低患者血糖,血脂,BMI水平及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对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T2DM)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困脾证T2DM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3. 62%(44/47)高于对照组70. 21%(33/47)(P 0. 05);两组治疗前FPG、2h PG、HbA1c、BMI、腰围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3个月后FPG、2h PG、HbA1c、BMI、腰围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 89%(7/47)与对照组17. 02%(8/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腹部穴位埋线配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困脾证2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患者BMI及腰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痰瘀)中医证候积分与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糖尿病病程和对应生化指标(血清TGF-β_1、ox-LDL和FPG、(HbA1c、TC、TG、HDL-C、LDL-C)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痰瘀),男41例,女33例。观测中医症候积分,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TGF-β_1、ox-LDL,分析中医证候积分与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痰瘀)中医证候积分与TGF-β_1、ox-LDL、(HbA1c、FBG呈正相关(P0.05);2型糖尿病(痰瘀)TGF-β_1、ox-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痰瘀)中医证候积分与(HbA1c、FBG正相关,TGF-β_1、ox-LDL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糖水平、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3例。2组患者进行控糖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治疗前后血清MTL、SS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FPG、2 h PG、HbA1c以及血清MTL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S水平均增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降低血清MLT水平,增高血清SS水平,促进胃运动,加速胃排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二甲双胍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养阴益气活血方口服,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VEGF水平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LVEF、E/A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VEGF水平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E/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西医联合养阴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糖尿病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更好降糖、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99-102
目的探析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90例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不同疗法纳入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试验组予以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5.56%,34/35)(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12.7±2.4)分低于对照组(15.9±2.7)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22±0.60)mmol/L、(1.15±0.24)mmol/L、(1.68±0.32)mmol/L、(2.25±0.43)mmol/L]均优于对照组[(5.75±0.83)mmol/L、(2.68±0.32)mmol/L、(1.25±0.35)mmol/L、(3.88±0.96)mmol/L](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11±1.85)mmol/L、(8.14±1.77)mmol/L、(6.40±1.15)%]均低于对照组[(8.24±2.02)mmol/L、(10.69±2.11)mmol/L、(7.51±1.20)%](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172.7±32.4)pg/mL]低于对照组[(265.9±72.7)pg/mL](P0.05)。结论真武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总有效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联合保留灌肠辅助西药疗法在糖尿病肾病(DN)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浊毒内停型DN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药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温胆汤加减口服+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方案。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肾功能指标[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记录其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4%vs 61.0%,P0.05)。治疗后,两组FPG[(6.2±0.9)mmol/L、(6.4±0.9)mmol/L]、Hb A1c[(4.3±0.5)%、(4.4±0.5)%]等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ER[(77.3±29.6)μg/min、(105.5±29.2)μg/min]、SCr[(73.5±10.6)μmol/L、(92.5±10.7)μmol/L]、BUN[(15.8±6.5)mmol/L、(20.6±6.8)mmol/L]等肾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4.2±1.3)分、(9.5±1.7)分]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联合保留灌肠辅助西药疗法在DN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于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糖、血脂及平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戒烟等。同时治疗组予以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850 mg/d,两组观察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空腹(FPG)及餐后2 h葡萄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变化情况,分析加味参芪复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BG及HbA1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芪复方治疗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能明显改善证候疗效,改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以及糖脂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振源胶囊治疗气阴两虚证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脂代谢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收集200例气阴两虚证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服用振源胶囊和安慰剂,每次50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PG)及甘油三酯(TG)]、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有188例受试者完成本试验,其中试验组96例、对照组92例。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A1c、2h PPG、FBG及TG均显著降低(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SAQ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HbA1c及FBG均显著降低(P0.05),心绞痛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1),心绞痛症状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升高(P0.01),SAQ评分显著升高(P0.01);两组2h PPG及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心肌梗死史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无心肌梗死史者(P0.05)及SAQ评分的疗效均优于无心肌梗死史者(P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振源胶囊可改善气阴两虚证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脂代谢异常患者的糖脂代谢和心绞痛症状,尤其对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疗效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提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T2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糖等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功能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Betatrohin水平,并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变异系数(CV-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P 0. 01),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30 min胰岛素增值(I30)和血糖增值(G30)之比(ΔI30/ΔG30)高于对照组(P 0. 01),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 01);血清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Betatrohin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并提汤加减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缓解中医证候,治疗T2DM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RBP4,Betatrohi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6例。在降糖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组加服芪黄汤,两组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浆葡萄糖(FPG)、2h血浆葡萄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肌酐(C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Cr、UPR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Cr、UPR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气阴亏虚、脉络瘀阻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化裁方口服,连续给药12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TC、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血糖、血脂、血压、SOD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2 h PBG、HbA_1c、UAC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气阴亏虚、脉络瘀阻证早期DK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肾脏疾病进展,为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性评估益肾清淋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抚顺市中医院内三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清淋汤内服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及复发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7.25±1.38)分,血清肌酐(141.31±11.28)μmol/L,尿素氮(6.82±1.52)mmol/L,复发率13.33%;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1.38±1.57)分,血清肌酐(158.48±18.39)μmol/L,尿素氮(7.51±3.68)mmol/L,复发率26.67%,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益肾清淋汤内服可显著改善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代谢效率,中西药合用可显著抑制细菌感染及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辅助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老年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对其血糖水平与肾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Ⅳ期病例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取丹参多酚酸盐单纯给药治疗,观察组采取百令胶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2组在血糖水平和肾功能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肾功能β2-MG(2. 03±0. 84) mmol/L、UPE (120. 61±9. 25) mg/d、Scr (220. 56±12. 18)μmol/L、BUN (2. 42±0. 69) mmol/L、UAER(325. 13±12. 08) mg/24 h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观察组Leptin(7. 03±1. 09) ng/mL、2 h PG(7. 61±0. 85) mmol/L、HbA1c(7. 56±1. 23)%、FPG (5. 13±1. 2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APN (15. 22±2. 16)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7. 69%和对照组9. 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可采取百令胶囊配合丹参多酚酸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多项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