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用刮痧板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症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症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用刮痧的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和评估变化。 结果: 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胜治疗组 结论:刮痧治疗偏瘫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合症有效。  相似文献   

2.
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予以康复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1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另外采用良肢位摆放、空气波压力治疗、冷水热水交并浸泡、运动想像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32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为33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4周。2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偏瘫侧肩痛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在减轻偏瘫侧疼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提高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2周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患手手指肿胀程度以及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2周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手肿胀的症状明显缓解;患肢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防治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手法康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80例 ,治疗手法为对肩、肘、手诸关节进行分解、被动、定量运动 ;对照组 12 8例 ,对患者进行无规则的被动或随意运动。 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简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体针、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体针、水针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改良的Fugl-Meyer量表分别评定疼痛、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偏瘫侧疼痛、水肿、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体针、水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锻炼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减少临床并发症。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肢体锻炼,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主动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等;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显著提高患侧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物理及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针刺疗法和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技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伴有肩-手综合征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20例,按常规临床处理的同时,治疗组增加对偏瘫侧上肢行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以下评定:疗效评定、目测类比评分法(VAS)、Fugl—Meyer运动功能指数(FMA)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定(MBI)。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疗效评定、VAS评分、Fugl—Meyer评分、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6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灸对消除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明显增强运动疗法的效果,防止手臂部肌肉萎缩,对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春英  吕媛  刘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74-537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早期均进行良肢位摆放及患肢小关节到大关节的被动运动.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Bobarth握手训练、避免患肢输液、患手冷热水交替浸泡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73-774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本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35例治愈,2例基本康复,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后,27例治愈,3例基本康复,10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患肢Fugl-Meyer(FMA)、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观察患侧肩手综合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结论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基础护理与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 -手综合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偏瘫肩 -手综合征患者60例 ,随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 ,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 ,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 ,提高ADL能力 ,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肌痉挛的效果。方法:将49例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25例,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改良的Ashworth方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患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所致肩手综合征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6例脑卒中后并发SHS患者分为运动治疗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还另外采用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激活生理性肩-手泵机制的运动训练方法对消除手背水肿,缓解疼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脑卒中后SHS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